APP下载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2022-02-28马国强代润霞高应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循证医务人员

马国强,代润霞,高应军

清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甘肃天水 741400

公共卫生管理主要是对某区域执行的健康管理工作,其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如重大疾病或是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慢性疾病的防控管理等。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保护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安全,避免发生重大的公共卫生与安全事件[1]。就医院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而言, 应注意预防院内感染问题,同时,强化对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及慢性病防控等相关工作的重视和处理力度,确保医院范围内的公共卫生与安全[2]。但目前,大多数的医院都将管理重点落实在各个科室的患者救治和管理工作中,对院内公共卫生管理力度比较薄弱,这不仅会增加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威胁在院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同时还会阻碍医院的发展[3]。 目前,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在2019 年1 月—2022 年1 月期间对清水县人民医院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来自管理前后的工作评分量表,及相应的文书档案。

1.2 方法

2019 年1 月—2020 年 12 月期间执行常规的公共卫生管理方式,按照医院以及国家相关制度、规定进行管理, 不对人员做出特殊的岗位要求或是工作规范等。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期间执行循证管理方式,详细内容如下。

1.2.1 建立循证管理小组 抽调30 名人员组成循证管理小组, 首先针对医院目前公共卫生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力度薄弱、上级重视程度低、管理制度缺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而后,通过查阅近5 年内现关的文献、研究资料,并结合医院工作情况,提出适合的管理方案。具体执行工作,由小组承担,并监督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1.2.2 执行 ①提升对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视度: 小组人员应向医院领导提出目前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对于医院发展、医院工作开展和医院社会形象建立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分析公共卫生管理与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引起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分析小组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规划,加大上级领导和单位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包括人力资源支持、资金投入和设备支持、制度支持等。②强化人员培训:目前来说,医院各岗位、科室对公共卫生管理的认知度较低,同时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工作技巧等,可采取几种培训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意识以及制度方面的培训,提升人员的公共卫生管理意识和技术。 其次,还要注意引进人才,加强人员的考核力度,落实相关的奖惩制度,督促人员主动学习公共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提上自己的业务水平。 ③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目前,医院所制定的一些公共卫生管理制度都流于形式,因缺少制度参考和依据,许多工作的执行也遇到了阻碍。故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应明确公共卫生管理的详细内容,并划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力, 同时要求各科室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建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小组,对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监督,同时监督小组有权要求各治疗科室为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发挥作用,尽到职责。

1.2.3 反馈 每个月进行1 次集体会议, 总结当月的工作成果和问题,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应予以奖励,存在重大过错和责任的,应进行处罚。同时,调整拟定后续的公共卫生管理措施,不断提升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自制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评分量表,评估管理前后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质量,量表从院内感染控制、健康档案管理、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及慢性病防控方面进行评估,每项0~100 分,评分与工作质量成正比。

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主要从理论、实践操作和工作绩效3 个方面进行考核,分值范围0~100 分,评分与医务人员的考核成绩成正比。

比较管理前后的文书写作质量, 主要有完整性、规范性、标准化3 个指标,每项0~10 分,评分与医务人员文书写作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管理前后相关数据比较进行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管理后,院内感染控制、健康档案管理、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及慢性病防控分值均较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管理前后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管理前后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分]

时间管理后(n=30)管理前(n=30)t 值P 值院内感染控制 健康档案管理 重大疾病防控 突发卫生事件处理 慢性病防控93.42±3.34 86.54±3.56 7.720<0.001 92.73±3.57 84.62±3.47 8.922<0.001 94.01±2.34 84.11±3.36 13.243<0.001 92.74±4.03 86.01±3.15 7.207<0.001 92.11±3.46 83.65±3.57 9.321<0.001

2.2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考核成绩评分比较

管理后,医务人员的理论考核、实践操作以及工作绩效分数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的考核成绩评分比较[(),分]

表2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的考核成绩评分比较[(),分]

时间 理论考核 实践操作 工作绩效管理后(n=30)管理前(n=30)t 值P 值91.56±3.55 84.56±4.53 6.662<0.001 92.04±2.41 85.11±3.05 9.765<0.001 93.06±2.37 87.82±3.15 7.281<0.001

2.3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文书写作质量评分比较

管理后,医务人员文书写作质量在完整性、规范性、标准化方面的分值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文书写作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文书写作质量评分比较[(),分]

时间 完整性 规范性 标准化管理后(n=30)管理前(n=30)t 值P 值9.11±0.23 8.64±0.46 5.006<0.001 8.75±0.34 8.12±0.25 8.177<0.001 8.45±0.56 8.01±0.15 4.157<0.001

3 讨论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是医院管理及发展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不仅和患者及所有在院职工的身体健康相关,同时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4-5]。 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内容比较复杂,且现代医院多将资源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对该项工作缺乏重视程度, 故使得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长期停滞不前[6-7]。

本次,通过落实循证管理措施,建立循证管理小组,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出了该项工作主要存在管理力度薄弱、上级重视程度低、管理制度缺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主要问题,并拟定从提升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制度方面出发,对工作进行改进[8-9]。最终,在结果中指出:管理后,各项公共卫生管理项目评分相比,在院内感染控制、健康档案管理、重大疾病防控、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及慢性病防控方面分值均较高(P<0.05);管理后,医务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以及工作绩效考核分数均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文书写作质量在完整性、规范性、标准化方面的分值均高于与管理前(P<0.05)。表明, 循证管理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改善人员综合素养,提升相关文书写作水平。

循证管理通过查找循证依据确定管理措施,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可避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和经验主义情况。因而,在落实该管理措施之后,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显著提升[10-12]。

综上所述,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执行循证管理措施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 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循证医务人员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