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22-02-28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张先邹佳庆陈元勇

内江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高双师职业院校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张先 邹佳庆 陈元勇

当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发展理念由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效能转变,加快“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各高校发展共识。然而,由于“双师型”教师激励措施不健全、校外引才渠道狭窄、教师实践技能欠缺等问题,“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进展与现实要求相去甚远。本文以“双高建设”为背景,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实践经验为例,介绍其在制定制度,优化团队建设环境;提升素质,铸强团队建设能力;搭建平台,挖掘团队建设潜力等方面,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2019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1]提出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同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2],明确了教师队伍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细致要求,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1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价值功能

(1)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繁荣的动力源泉。理论素养强、专业技能优、师德水平高、实践经历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正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实践应用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在各行各业的工作要求中愈发突出,近些年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呈指数上升。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3]明确提出,增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细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趋势。人是一切生产力的根本,教师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而高水平“双师”队伍则为教育和生产力搭建了现实桥梁。由于理论素养能与时俱进、实践能力更贴合实际,相对于普通教师来说,“双师型”教师在学生教导中能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使理论紧密结合实际,满足行业企业更丰富、更实用、更多元的人才现实需求。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4]文件对“双师型”教师提出具体目标,2023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要超过50%。“双师型”教师教学队伍建设业已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又一次机遇,抢抓黄金关键时期、提高双师质量水平也成为全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努力方向。

(3)高水平“双师型”能力是新时代职业教师应有的内涵需求。新时代职教改革的发展、“双高”建设的推进使得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理念、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职业院校教师的职能也从最初的理论传授者,转变成品德、理论、技能、方法、实践、创新等多位一体、双向促进的教育者。而教师要想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双师型”教师就是他们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理论与实际双管齐下,立足书本、联系实践,做学生象牙塔里的陪伴者、社会技能上的引导者。

2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双高计划”中提出“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1]。“四有”标准为双师型教师的理念、情操、学识、仁爱等方面给出基本遵循。“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意味着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需要达到充足的覆盖比例;且不仅对校内教师提出双师能力要求,也更注重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双师打造,在全社会形成均衡合理的双师结构队伍。而“高水平”则表明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将向“工匠型专家”转变[5],在职教生涯中提升执教能力,要求职业院校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努力开发教学资源,提高课堂组织力、技术应用力、研发创新力等。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6]中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7]中更是明确提出“以选聘制度改革为关键,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完善招聘制度、培养培训体系、绩效工资制度等,从源头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3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双高”建设背景下,加大对“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许多院校正如火如荼开展相关工作,但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第一,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双师型”教师目前大多被认为只是一种精神荣誉,由于缺乏其他激励措施,部分教师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申报和培养并未投入太多热情,在面对相应的双师培训、荣誉申报、证书考取时总是抱有消极态度。第二,“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内部的人员组成不均衡。目前大多数“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多为校内教师,由于引才渠道不通畅,具有企业经验、技能水平高的校外“双师型”教师人才缺乏,这导致“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中人员不均衡,技艺大师、行业好手不能很好加入进团队建设中。第三,“双师型”教师现场技术技能水平不高。目前职业院校中的大部分教师均为毕业后直接录入,未能真正到企业深入参与生产实际,所以在教育教学中空有理论,而与企业现实结合不紧密,且此类教师的知识更新多是通过书本和其他老师传授的经验,与最新的技术出现一定脱轨。

4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例

近年来,伴随着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和不断的成长,学院“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中的优质教师数量、能力和素养也逐步得到提升,2019年学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学院现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若干名。根据《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学院现有符合标准的“双师型”教师近200人,占所有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约32%。学院通过外引内培、赛训融合、科研创新等方式,“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4.1 完善“双师型”教师制度,优化双师团队建设环境

(1)标准建立,为双师团队的成长奠定基础。为推动职业能力素质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学院早在2006年就制定了《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和《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制度,并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打造了大批“双师素质”教师,为后续“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学院目前采用的是江西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原校内标准已经取消。

(2)制度完善,为双师团队的品质提供保障。为保证“双师型”教师能育好、留住、用准,学院从教学、实践、督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选拔管理、选派交流、奖励激励等方面,全链条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师资管理工作条例》《国内访问学者选派和管理办法》《骨干教师的选拔和管理办法》等条例、制度,形成“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选拔、培养、考核系统。

(3)政策引导,为双师团队的壮大注入动力。学院对“双师型”教师给予政策倾斜,激发广大教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如对“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适当加分,帮助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审和聘用;对于取得技师、高级技师人才补贴和人才入库工作,提高教师参培和取证的积极性,助力团队培养高水平“双师型”教师。

4.2 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铸强双师团队建设能力

(1)内培外引,激发双师活力。一是做好外部引进。积极在行业、企业中引进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等,加强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如引进江西省百千万人才,聘任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江西省公路投资有限公司道路检测工程技术专等担任兼职教师,并积极引导校外技能大师进校开展项目攻关、技艺传承,协调建立工作室,提升团队整体的技术攻关能力。二是开展内部培养。每年定期邀请行业知名学者或技术能力卓越的企业技能人才来校作专题讲座;积极参加国培、省培项目,遴选教师以脱产形式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开展理论和技能培训;大力支持教职工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开展学习充电和对外交流。近年来,年均派出约109人次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以强化教师团队的知识结构框架。三是鼓励考证取证。学院积极推动教师报名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员和高级考评员培训及认定,引导教师主动适应“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近5年,学院有60名以上教师获得考评员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建造师、工程师等职业或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更是达到100余人。

(2)赛训融合,锤炼双师技艺。一是以比赛促能力提升。学院将教师培训与比赛相融合,出台了《教师竞赛管理办法》,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赛事活动,将被动转化为主动,促进骨干教师自觉提升课堂教学本领。二是以沟通促团队交流。学院通过公开课、微课、教研活动等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如邀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作为主讲教师,为全院教师开展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为每位新进教师指派一名老教师与其结对,通过多方进行帮扶指导开展技艺传承。

(3)实践锻炼,培养能工巧匠。一是校企合作,锻炼能力。学院借助交通背景优势,安排校内教师前往相关公路企业及校办实体,对口企业项目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践锻炼。目前,我院有8名教师先后进入省高速公路项目办进行脱产实践锻炼,另有20余名教师进入学院产教实体实践锻炼;通过与丰田、现代、江铃等公司合作,寒暑假期间派遣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开展新技术培训,教师双师实践能力得到了实在提升。二是科研创新,提升技术。学院鼓励教师参与合作企业、同行院校的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项目,提高教师创新服务的能力。同时,资助教师将企业创新和实践的成果融入教改项目,力争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院教师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交通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等相关荣誉,教师教学团队的技术实力得到进一步充实。

4.3 打造“双师型”教师平台,挖掘双师团队最大潜力

(1)校企合作,提供双师发展机遇。学院注重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共建平台项目,充分挖掘教师创新能力、拓宽双师培养路径。如学院入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成为全国第二批共计78所筹建合作院校之一;与十余家大型企业签署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与广汇汽车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新建7个共享型“厂中校”、1个“校中厂”。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方面持续深化建设,“双师型”教师含金量得到显著提升。

(2)国际交流,抢抓双师发展机遇。一是加强对外沟通。推动人才“走出去”,近年来选送了36名中青年教师到欧洲、大洋洲等地方开展访问学习;强化平台“引进来”,先后接待了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职业院校代表组成的国际职业教育代表团和俄罗斯彼尔姆边疆区高职院校及企业访问团,就双方合作办学展开深入交流,学习国际“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先进经验。二是深化海外合作。学院依托与海外企业的合作项目班,进一步深化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此外,学院与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先后举办多次座谈交流,探讨开展海外“鲁班工坊”的建设计划,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极大促进。三是引入先进模式。引进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德国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教学大纲与学生考核标准,与在华德系车企深度合作,开发教学计划、补充实训设备,并建立示范性培训中心和证书体系,共同培养高端汽车服务人才,也为学院“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遇。

5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反思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已经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在“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中也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双高计划”中“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今后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探索和努力。第一,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津贴补贴、职称晋升、科研启动经费等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第二,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人才培育。加强校企合作,分阶段、分批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或科研机构挂职;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具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参加相关行政部门或行业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或到相关高校进行专业技能进修和培训。第三,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对亟需引进的“双师型”专业人才及骨干人才,给予职务聘任、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方面配套服务和保障,并辅之以严格的考核招聘制度,提高“双师型”教师引进质量,增强引进效果。

猜你喜欢

双高双师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