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与健康理念在体育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28吉林体育学院孙丽丽

内江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理念素养

◇吉林体育学院 孙丽丽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其身体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又是众多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多数从事的工作都与提高大众身体健康素质密切相关,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运动与健康的理念,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运动的自觉性,是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大众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关注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阶段是学习知识、养成健康身心、形成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大学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运动与健康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运动的自律性,有助于加快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大学阶段是养成正确健康观、形成良好健康素养的重要时期,已有研究表明,健康素养对导致个人健康认识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健康状况、预防保健行为,健康素养低的人群普遍患病风险高,健康素养高的人群有利于预防疾病,为此各国先后将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写入国家政策。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去向多数与国民健康密切相关,对整个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是传播健康理念、引领运动潮流、建设健康中国的主力军,更应该重视健康素养的培养。

健康是其他一切事务展开的根基和保障,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运动是良医”,健康的身体离不开长期规律的体育运动,经过科学的验证,运动目前已作为防治慢性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提升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善精神面貌,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增强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积极影响。

2 运动与健康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

(1)增强运动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如闭目单足站立、头手倒立等检测学生的平衡能力,5-10-5测试、T测试、三标志桶测试等检测学生的灵敏能力,直立体前屈、坐位体前屈等检测学生的柔韧能力,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也可以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或体育竞赛中,将所做、所学、所思,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上进行汇报,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运动中,通过这种成果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与自觉性。

大学时期是塑造健康行为的重要阶段,对以后的生活方式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体育院校中,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重视运动,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会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自主将运动与健康的理念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1]。教学中,没有将教学内容与运动联系起来或将健康的理念贯穿于课程之中,就失去了体育院校的教学特色和本质特征,将健康中国建设,人文自然知识融入到教学,既发展学生运动思维,又培养学生运动情感,教会学生何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科学的进行运动来促进健康,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健康素养。

(2)激发运动兴趣,形成运动自觉。生命在于运动,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运动与健康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健康不是一次两次随机的锻炼就能得到的,必须依赖于长期科学的运动,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从事直接与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的职业,每一个课程的开展都围绕着运动,而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2]。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瑰宝,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让学生认识到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身体的系统功能,也是推动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深化学生对运动促进健康的理解,进而激发运动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后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最新、最热的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赛事,并让学生总结在这次比赛中,收获了哪些运动技巧或体育情感,并在课上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热烈赛场气氛的感染,全面激发运动的热情,投入运动实践。

在教学中,讲解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运动项目的产生过程和发展史,让学生可以从源头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深化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了解,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增强运动意识与自我防护的能力,进而形成运动的自觉性。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及各种体育联赛,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在运动中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既能锻炼身体,也对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有积极影响,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认识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培育体育文化,发挥榜样作用。通过校园APP内容推送,校园网页面、食堂视频播放等方式,宣传我国体育健儿或我校优秀运动员参赛夺冠的事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运动的热情和自豪感,培养体育道德风尚,引导形成和完善正确的健康观。根据学生层次,结合各专业的学科特点,适当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体育活动或组织运动健康讲座,向学生推广健康知识,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体会运动与健康的关系,重视体育运动,用身心去体验运动,感受运动的激情和魅力,培养健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运动自觉[3]。在教学中,将体育文化与精神贯穿于课程内容,教学定位为培养学生运动促进健康的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做到实现“以体育人”的目的。

教师在学问、品德等诸多方面都应该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有榜样力量的支撑与引领,要想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健康意识,形成运动自觉,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就要做出传达这种理念的活动,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使学生向老师靠拢,增强运动精神。此外,可给学生讲一些他们熟知的体育明星的训练日常,通过更多的了解体育明星的先进事迹和可贵人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已经超出了竞技层面的争金夺银,现今已经落实到了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上,利用明星效应带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也可将新闻报道或生活中,通过运动促进损伤的康复、运动提高身体素质,运动促进健康生活的实际案例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榜样身上能直观、直接的看到这种理念带来的实际意义。

(4)营造良好环境,重视实践教育。体育锻炼是提高身心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运动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大工程,要想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并创造适宜的运动促进健康的大环境,优质的体育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激发运动的热情,养成运动的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4]。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运动精神相结合,可进行知识竞赛、辩论赛、制作“运动与健康”为主题的手抄报等活动,此形式是学生知识与思想的集合体,体现了校园体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运动实践,促进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进一步增强了对自我的认知,也使自身能力得到了锻炼,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对运动与健康的理解。

课余时间,可让学生通过生活日记记录每天或每周自己应用了哪些运动与健康的知识或通过哪些运动对自身健康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每周的班会中进行总结与讨论,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健康打卡”活动,每学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详细的运动锻炼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运动指标及上传打卡,通过运动过程中的反应,监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调整运动项目,并实时修正运动次数与强度,不仅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更能切实感受到自己健康情况的大幅度改善,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健康打卡”活动的持续进行,久而久之,让学生明白运动是其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毕业走出校园,仍然能坚持进行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形成终身运动。

3 教学中融入运动与健康理念的意义

(1)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大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能力的重要体现,能有效改善大学生亚健康的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焕发精神活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传达运动与健康的理念,能帮助大学生克服惰性,增强对学习和运动的专注力,强化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完善正确的三观。体育院校学生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参与者,他们良好作息与运动方式的养成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健康,大学期间,保持健康的生活模式,规律的运动习惯,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国家。

(2)形成运动自觉。体育院校学生肩负着引领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在教学中融入运动与健康的理念,提高他们的健康认识,形成运动自觉,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直接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体育院校的学生相对其他高校的学生而言,不仅有着良好的运动基础,也拥有更好的运动环境和资源,在校期间,会参加各种运动比赛和体育活动,更有利于运动习惯的养成,同时通过学习专业化的课程,了解运动方法与技巧,预防运动损伤,搭配运动营养,制定运动计划,能更好的指导和帮助国民提高健康水平。

(3)提高教学质量。初入大学,大学生面临着很多重大改变,没有家长的陪伴与照顾,生活和学习的难题都靠自己来解决,大学生活的新鲜感过后,极易出现难以适应新环境,心情低落的时期,教学过程中坚持运动与健康的理念,让学生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和运动的重要意义,从教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运动增进健康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养成积极运动的意识和习惯,并主动运用所学健康知识解决运动中遇到的问题,形成运动促进学习,学习强调运动的良性循环,从而科学的认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

综上,增进学生健康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融入运动与健康的理念,强调运动与健康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和意识,同时,教学理念的转变,也将带来教学策略的改变,进而推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理念素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