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2022-02-28银川建设用地服务中心马驰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智慧人才

文|银川建设用地服务中心 马驰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响等特点而受到人类普遍关注。近几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属于典型的突发性强,紧急性高、需要应急处置的公共卫生事件。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密切相关。如何基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增强智慧城市应对风险能力,加强智慧城市风险防范和风险治理至关重要。

1.智慧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智慧城市越来越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端形态,智慧城市建设也势在必然。所谓智慧城市,是指智能化的数字城市和网络城市的相互整合和相互协调,二者综合统筹城市的运行管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行政效能,凸显了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战略。具体而言,智慧城市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诸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将城市分散的资源、系统、平台等进行智能化整合,形成城市建设各部门智能化的信息感知、数字网络化的匹配协调、管理决策和应用服务的一体化。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智能化建设和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视角,基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手段,实现智慧城市政务、交通、医疗、教育和科技等多方面的智能化和现代化,以服务于城市智慧治理体系和社会现代化治理能力,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满意感。智慧城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全面充分的数据支撑。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收集大量的智慧化数据支撑才能进行信息化的数据处理,而不仅仅是获取少量数据。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和庞大信息资源的支撑,全面充分的数据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数据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和前置条件。

(2)互联网的普及和全面。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借助互联网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处理中心,互联网终端分布范围大、信息传送畅通、快捷、方便,才能将数据信息及时传达。为此,互联网普及和全面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枢纽与沟通桥梁。

(3)开放兼容的智慧平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搭建各类智慧平台,便于存储信息、整合信息、提取信息,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需求,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撑,也为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4)人本主义服务理念。智慧城市建设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理念,有机整合城市建设硬件设备和软件要素,支撑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和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最终目的是为居民服务,凸显人本主义理念,围绕居民需求核心,致力于解决居民生活问题,方便居民城市购物、生活和娱乐等日常生活,使居民体验真正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生活。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功能

尽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随机性、突发性、危害性和紧急性,对居民生活、城市建设、经济稳定、社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高效稳定的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降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传播期间,智慧城市建设由于启用城市“智慧化大脑”,搭建疫情大数据共享平台、疫情防控管控信息地网、疫情医疗咨询服务平台、疫情监测预警等现代化技术,帮助政府部门有效传达、研判和决策疫情信息,提高疫情管理的科学、智能和高效。

(2)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尽管给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城市公共服务并未完全按下停止键,主要得益于智慧城市通过布局广泛的基础设施、统筹监管的交通网络、现代智能的生产设备、信息智能的检测设备对整个城市资源合理调度、对交通信息网络管控,对人员流动在线监测、对疫情防控动态掌握,优化了城市公共服务。

(3)优化城市政务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政务领域为满足居民服务需求,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推进智慧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便于优化城市政务服务,高效实现政务服务的数据融汇、开放共享、便捷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减少疫情期间办理业务的面对面接触感染风险。

(4)便捷城市民生。智慧城市通过云平台、大数据采集和收集各方信息,探索“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并将部分数据信息提供给居民,在重大突发性事件爆发时,居民足不出户也能掌握各种信息。尤其在疫情防控居家隔离期间,居民的生活用品采用大数据电商和物流行业无接触配送,生活基本需求得以保障,为居民危机事件后的生活提供了便捷。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其随机性和危害性,智慧城市建设应对中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信息技术保障欠缺。疫情期间,部分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慢,尚未大规模保障室内外互联网技术,导致在本次疫情传播期间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卡顿、瘫痪等现象频发,限制了智慧城市建设信息技术的有效性保障。此外,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相关人才,也无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精准的专业分析和强大的技术保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社会发展。

(2)数据融合程度不高。此次突发疫情,虽然智慧城市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但数据管理依然存在层级分割、地区分割等现象,导致智慧城市之间数据融合不高,数据壁垒未被打破。疫情期间,通过大数据可以实时定位和探测人员流动轨迹,但数据离散程度和分散范围存在跨城市差异,使得智慧城市之间数据的跨城市跨区域联动协同和数据资源共享力依旧不足。

(3)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智慧城市建设兼顾数据功能和安全双重性,实现数据信息的广泛和全面覆盖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其前提是数据的融合、共享、采集、传送、管理、处理、运用等均要保障安全性。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的保护和个人数据的安全尤为重要,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有效、全面保障是个体心理安全和信赖的基础,否则,数据信息泄露就会给个体生活隐私和财产安全带来一系列问题。

(4)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智慧城市建设在智慧交通、智慧照明等方面发挥重要优势,但对突发事件的智慧化应对能力亟待加大。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智慧城市建设在应对公共卫生、生态环境、数据追踪等方面还处于劣势状态,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智慧化建设的人员、技术和设备不足,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挪用和照搬其他城市疫情防控模式和范例,造成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性不足、城市本土化未能凸显,优势互补特色不足,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角和应急应变思路,探索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潜力的智慧城市,实现智慧城市“以各地域现实为基础、以各地域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路径,是智慧城市创新的重要议题。

(1)加大培育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人力资源,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建立在人才素质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人才素质无法跟进,智慧城市建设就会落空。智慧城市建设逐渐要从技术开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逐渐转向以技术和研发的知识创新演进,以实现技术与基础设施兼容并蓄。尤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不确定、紧急突发影响因素凸显,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具体做法:一是为现有技术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提供优厚的待遇、解决其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用心爱护人才,以情留住人才;二是积极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合作、学术交流,发挥技术创新人才优势,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城市实践;三是重视培育技术创新人才,发挥经验丰富的技术创新人才“帮传带”和“领头雁”作用,积极培育极佳潜力的技术创新人才,形成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和人才培养机制,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创新人才的优势和价值,可为智慧城市在软件与硬件的持续互动中发生转型提供创新视角。

(2)构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疫情期间,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合各城市,各部门、各主体之间的数据,防止数据割裂、重复、陈旧等问题影响疫情防控信息的精准与真实。突发公共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要构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一是将本城市中的通讯、政务、交通、社区、教育、医疗等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二是加强各智慧城市之间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共享,以节约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本,有效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数据割裂、粗糙等消极影响。

(3)重视数据信息安全。智慧城市建设描绘了一幅城市居民生活的美好愿景,通过智慧城市自动化和自适应建设,进行智慧城市远程管理和控制,建立智慧城市中央管控中心,使得居民方便快捷获得城市生活和环境信息,居民生活也变得更加数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而突发公共事件下,个人和集体数据一旦泄露,不但对个人和集体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城市建设和社会安全造成危害。所以,将数据安全性和风险性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城市建设的安全规划和安全管理能力非常必要。具体而言,一是建立数据安全级别,统筹规划城市数据管理机制,降低个人和集体数据泄露的风险;二是加强数据安全技术和设施管理,主动建构安全、和谐、良好的数字资源环境;三是要加强数据平台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确保数据平台的安全、可靠、可控;四是开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和动员,提高个人和集体数据保护的安全意识和技术。

(4)提升城市建设应对风险能力。突发公共事件下,智慧城市风险防控和管控是城市安全的有效保障和重要考量,也是社会现代化管理效能的重要体现,甚至关乎居民的生活安全和幸福和谐。提升城市建设应对风险能力,一是要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整合公路、铁路、水利、市政等互联网与大数据,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高效高能;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应对风险能力建设,使之为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效保障;三是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体系,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数据风险的预处理和预监测,便于及时准确的提出突发公共事件风险应对方案。

5.结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现阶段智慧城市突发风险评估、防控措施和应对风险能力的重大检验,也对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和治理能力严苛的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智慧城市在城市高效管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便捷民生方面功不可没,但依旧存在信息技术保障欠缺、数据融合质量不高、信息安全存在隐患、风险防控能力不足,亟待有效、有力、有序推进和完善优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各式各样的风险挑战和不足,要通过加大培育技术创新人才、构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重视数据信息安全、提升城市建设应对风险能力,使智慧城市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满意感和主观幸福感及安全感。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智慧人才
人才云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