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2022-02-28王继嵘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诊断

王继嵘

【摘要】本文在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探讨了生猪大肠杆菌这一疾病的相关原理以及诊断防护,首先对这一疾病的探讨我们从病原分析以及病学特征入手,根据疾病的发病仔猪日龄以及症状进行了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以及仔猪水肿症的划分,并对其流行性特征以及临床症作出分别性的分析,然后从加强对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加强仔猪出生后的护理工作、药物预防以及疫苗防治四方面对这一疾病的综合防治提出了借鉴性的意义。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诊断;综合防治

随着猪价的连续攀升,在市场价格的驱动下,小型的集约化、规模化的猪场逐渐落地与发展,虽然集约化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猪的养殖成本,但是过于密集的养殖密度也给养殖场带来流行病的风险。猪大肠杆菌病作为一种较易发生的生猪疾病,呈现出病情蔓延较快且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且由于目前生猪疫苗的滥用性也导致了细菌产生耐药性,养殖中的治疗难度较大。本文主要从猪大肠杆菌病的介绍以及诊断划分入手作出探讨,同时从病情防控的角度对这一疾病的综合防控提出建议。

1猪大肠杆菌病的基本概述

1.1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析

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引起猪大肠杆菌病的病菌为病原性大肠杆菌,这一病菌属于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从病菌的外观来看,这一病菌无芽胞,有多根鞭毛,呈现出无荚膜且两端钝圆的短状杆菌,在普通的培养基上即可成活,在营养丰富物质中生长旺盛,生化反应活泼。且可以分为溶血性以及非溶血性两种。具有致病性的大肠杆菌的抗原与一般的大肠杆菌具有差异性,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够释放毒力因子,从而引发疾病。

1.2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学特征

1.2.1易感性

根据临床资料可知,猪大肠杆菌病可以划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以及仔猪水肿病三种。由于仔猪黄痢这一疾病多发生于一周龄的仔猪,且在1-3日龄是疾病的高发期,这段时间仔猪的抵抗力较低,尚未形成对外界病菌较好的保护能力,因此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1.2.2传染性

如果母猪携带猪大肠杆菌这一疾病,或者引进了携带疾病的仔猪,工作卫生不当,交叉混养就会导致这一疾病的扩散,使猪群被感染这一疾病,严重者会导致猪舍内猪群的群体性死亡。主要的感染途径就是通过粪便以及带病菌母猪的乳头和皮肤等。

2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特点分析

2.1仔猪黄痢

在患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同一窝仔猪中有1-2头仔猪精神不振、逐渐消瘦、有脱水的表现,严重者会出现死亡的现象。随后一些天内,这种脱水、体质消瘦的现象逐渐出现在同窝的其他仔猪身上,患病仔猪伴随有腹泻、粪便稀薄,呈现出黄中偏灰的特点,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大部分仔猪昏迷、死亡的现象。

2.2仔猪白痢

患病的病猪往往表现为突然性的腹泻,粪便呈现出灰白色的糊状,但不影响病猪的采食以及体温。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病猪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怕冷、聚集取暖的表现,并且还会伴随着病猪的食欲减退以及呕吐问题。这一疾病相较于仔猪黄痢的病死率较低,患病的仔猪可以在一周的时间左右自行康复,但如果病猪的康复时间较长可能会影响其后续的生长,出现生长缓慢以及皮毛粗乱的表现。

2.3仔猪水肿症

病猪通常表现为突然性发病,病猪精神不济、食欲下降,并且伴随着神经性症状盲目行走或者转圈、口吐白沫、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倒地抽搐等。病猪的体温可能在患病初期有所升高,但后续会逐渐恢复到常温状态甚至有所偏低,并且伴随着眼睑以及结膜等其他部位水肿,病程在1-2天左右。病理切片的结果表现为胃壁粘膜水肿。

3猪大肠杆菌疾病的综合防治

3.1加强对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

要保持繁殖母猪的圈舍干净、清洁,定期对母猪圈舍进行清理。在母猪分娩后对母猪的乳房进行清洗以及消毒,如果发现母猪的乳房存在炎症,要及時尽早的对其进行治疗。同时在母猪分娩之间要调整母猪饲料的供应,减少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同时在饲料的选择上要做好严格的把关,不能选取发霉变质的饲料,避免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为了降低仔猪在出生以后的患病率,可以在母猪分娩以后适当的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一定的抗生素,使抗生素转化为乳汁,进而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3.2加强仔猪出生后的护理工作

仔猪在出生后要尽快的让母猪进行哺乳喂养,从母猪的乳汁中,仔猪能够获取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同时仔猪还能够从奶水中回去免疫球蛋白以及生长因子,不仅能够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抵抗能力,减少发病的风险,除此之外,在仔猪断奶之后要及时注射一些抗菌药物,对易发的一些疾病如仔猪水肿病等进行预防。同时也要做好饲料的选取,在日常采食的过程中,在其饲料以及饮水中增添铁等矿物质元素。

3.3药物预防

除了仔猪白痢这一疾病,患病仔猪能够进行自我康复外,仔猪黄痢以及仔猪水肿病的病死率均较高,仔猪不能够进行自我的恢复,因此在仔猪出生后要进行大肠杆菌疾病的防治,遵循止痢以及消炎、抗菌的原则使用疫苗进行事先预防。在仔猪患病的初期可以采取庆大霉素以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对患病仔猪进行肌肉注射,在患病的中后期采用阿托品以及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帮助仔猪形成抗体,一般情况下,这种疫苗注射的方式每天保持两次,维持三天效果较明显。

3.4疫苗防治

由于猪大肠杆菌这一疾病主要的病原来自母猪,因此在母猪分娩前的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对其进行疫苗接种,通过母猪接种K99以及K88两类大肠杆菌的菌苗进行事先的预防,同时在母猪分娩前的二十天左右接种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以及胃肠炎疫苗,提升母猪的抗体,从而在仔猪出生后通过母乳获取抗体,减轻患病的危险以及病死率。

4总结

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愈加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的态势,但生猪疾病的升高也成为威胁这一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养殖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探讨了目前高发的猪大肠杆菌疾病的发病因素以及病情诊断特征,并且从疾病的防止上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邓樟林. 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9):2.

[2] 姜爱莲. 猪大肠杆菌病诊断与综合防治[J]. 中国畜禽种业, 2018, 14(12):2.

[3] 苏春广. 浅谈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22):1.

作者简介:王继嵘(1974.11-),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 四川省广元市,学历: 大专,职称:兽医师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诊断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