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食品团体标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2-02-27陈华观

海峡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团体福建省标准化

陈华观

(泉州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福建 泉州 362000)

1 概述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1]。随着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的颁布实施,正式确立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2]。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团体标准发展能够积极带动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的释放。2022年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对推动团体标准优质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近年来,随着我国团体标准政策体系的不断建立健全,各级社会团体积极地开展标准化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是,当前团体标准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标准定位不准、认可度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引导[3]。

本文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福建省食品团体标准等相关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分析福建省食品团体标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为基础,通过搜索该平台发布的相关数据,查询日期截至2022年8月25 日。

2.2 数据统计

运用Excel 2016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从团体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公开情况等方面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3 福建省食品团体标准现状分析

3.1 团体注册数量

福建省目前已注册的社会团体共241个,其中与食品相关的社会团体66个。例如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福建省酒业协会、泉州市茶叶协会、永泰县蜜饯协会等。

3.2 团体标准发布数量

全国目前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3366个,其中福建省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45个。例如2022 年8 月15日,福建省酒业协会发布《福建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技术规范》(T/FADA 0002—2022);2022年1月20日,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福州鱼丸》(T/FJSP 0015—2022)。

3.3 福建省团体标准公开情况

在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中,可以在线查看的团体标准为9个,占 20%;未公开的团体标准为36个,占80%。未公开的比例较高,可能是因为起草人认为起草的团体标准内容涉密,不便公开。

3.4 团体标准每年发布数量

福建省从2018年开始发布食品团体标准,2018年发布数量为1个,2019年数量为4个,2020年数量为3个,2021年数量为18个,2022年1—8月数量为19个,发布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此可以推断,食品团体标准的社会知晓度和社会地位正在稳步提高,发展潜力较大。

3.5 团体标准类型

食品团体标准的标准类型主要为产品标准、控制管理标准、检验与评价方法标准三类[4]。在已发布的45个食品团体标准中,涉及产品标准的有25个,占56%;涉及控制管理标准的有13个,占29%;涉及检验与评价方法标准的有7个,占15%。

3.6 生产许可分类情况

按照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已发布的45个食品团体标准主要涉及茶叶及相关制品、粮品加工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酒类、肉制品、饮料、豆制品、方便食品、水产制品、食糖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12大类,大部产品为当地的特色食品,比如泉州乌龙茶、古田红曲酒、福州鱼丸等。具体分类情况如下:茶叶及相关制品14个,占31%;酒类8个,占18%;蔬菜制品5个,占12%;水果制品4个,占9%;粮食加工品3个,占8%;豆制品2个,占4%;方便食品2个,占4%;食糖2个,占4%;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2个,占4%;肉制品1个,占2%;饮料1个,占2%;水产制品1个,占2%。

4 福建省食品团体标准发展现状

食品标准化在原料釆购、食品加工、添加剂使用以及检验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5]。由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周期较长、修订速度慢,时常跟不上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需求,而团体标准则相对比较灵活,可以适时进行调整和变化,同时,实施范围又比企业标准广,市场效果比较好[6]。随着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进一步确立,发布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宣传力度不够、预期不高、公信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团体标准的健康有序发展。

4.1 社会团体活跃度较低,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团体标准的制定主体并无层级上的限制,只要依法注册的团体均可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福建省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45个,占全国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比例1.4%。与浙江、贵州、山东、广东等省份发布的数量相比,福建省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较少,整体活跃度不高[4]。在福建省已发布的食品团体标准中,均由省级社会团体发布,市、县两级团体整体活跃度较低。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市、县两级的团体标准社会认可度不高,无法提供较为优质的标准发布平台。同时,已公开的部分团体标准还存在引用作废文件、标准内容不够严谨等错误,暴露出了社会团体审核把关不严、专业基础不扎实、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4.2 地方特色食品发展较快,前景较为广阔

本研究中,产品标准所占的比例较高,是当前食品团体标准中的主要研究方向。福建省地方特色食品的团体标准每年的发布数量逐渐增多,这与2017年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确立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息息相关。地方特色食品标准主要涉及茶叶、粮食加工品、酒类等产品,如《铁观音红茶》(T/SA 41—2022)、《油茶栽培技术规程》(T/FJBS 2—2022)、《福建红曲酒》(T/FHQJ 0001—2021)、《福州鱼丸》(T/FJSP 0015—2022)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方特色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广阔,其食品质量安全也受到极大关注。现有的大多数特色食品企业规模较小、生产工艺落后、行业自律性较差。 通过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食品行业发展的团体标准,有利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良性发展[7]。

4.3 标准化体系不健全,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福建省未公开的食品团体标准文本比例较高,不利于社会公众获取团体标准信息,不利于接受社会和消费者的评价和监督,不利于评价标准质量和交流学习。由于团体标准化体系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标准制定缺乏技术审查等因素,团体标准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第三方评估机制尚未建立,对团体标准的执行情况跟踪力度不够,无法评判团体标准的实施成效,难以进一步完善提升,一定程度制约了团体标准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信力的提升。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规范引导,提高社会团体活跃度和团体标准社会认可度

团体标准的产生、发展和成熟需要一个过程[8]。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审批程序,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社会团体,依法予以撤销或者不予批准成立。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社会团体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等内容,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加大对团体标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团体标准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各级社会团体应加强团体标准申报和立项的审核把关,确保团体标准的质量和水平,应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机构,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

5.2 加强标准化能力建设,推动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深入社会团体和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引导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制定程序,健全标准管理制度,明确标准编制程序、技术审查、评估改进等内容[9]。加强标准文本内容编写规范,包括团体标准的表述方法、强制性要求等内容,明确标准编制目的、范围和框架。加大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助力标准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行业协会或者企业开展行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活动,强化团体标准业务培训,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带动福建省团体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5.3 加强政策帮扶,助力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

可以采取鼓励研发投入、资金补助等方式,支持各地特色食品行业制定团体标准,推进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提高地方特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同类型行业的沟通协调和资源有效整合,建立相互认可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团体标准的实施范围。鼓励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制定食品团体标准,为标准的规范化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团体标准的公信力。

5.4 加强监督抽查,健全团体标准工作机制

各社会团体要健全以财务管理和自律诚信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教育,建立奖惩分明的工作机制,对于活跃度较低的社会团体责令限期整改或撤销,对于违反行业规章制度的会员予以适当惩处。市场监管等部门可以制定团体标准年度监督抽查计划,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查,对于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或者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的团体标准,予以责令限期整改或废止。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引入团体标准第三方评价工作机制,适时对社会团体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团体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公开,增强社会团体的自律性,提高团体标准的质量水平。

6 结束语

作为新时代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团体标准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市场贴合性等特有属性,其与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机结合和相辅相成,必将在推动地方特色食品安全健康发展中发挥引领性作用[10]。本研究通过分析社会团体注册情况、社会团体区域分布、食品团体标准发布数量、食品团体标准分类等相关数据,总结当前福建省食品团体标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规范引导、加强标准化能力建设、加强政策帮扶和加强监督抽查等对策建议,有助于下一步推动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为福建省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工作基础。

猜你喜欢

团体福建省标准化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标准化简述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