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探析

2022-02-27蔡永军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双向广播电视无线

◎蔡永军

(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浙江 丽水 323000)

引言

借助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建设无线宽带、完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为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如何将其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深挖广播电视业务潜力,成为广播电视网络公司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分析

(一)LTE发展现状

LTE在时代的发展下成为移动通信领军技术,且被大规模应用。由于700M频段具有穿透性高、信号传输质量较高、覆盖范围较广等优势,所以逐渐成为LTE通信的低频频段。目前,该技术已非常成熟,而且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为运营商经营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例如,在700MLTE的支持下,人们的通信越来越快速、便捷,运营商也可以利用较少的成本实现快速完整覆盖。

(二)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应用700MHz无线接入技术的可行性

1.政策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广电运营商于2015年年底,在广东、重庆、贵州、甘肃四省市进行公开招标,明确提出投标设备为700MHz频段4G(TD-LTE/FDD-LTE)设备。在2016年1月,广电获得了七张跨地区电信业务牌照,为700MHz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保障。2016年2月,广电总局明确将700M频段划给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国网),并成立“中广移动”,由其负责700M频段的运营。2016年5月5日,国家相关部门向广电发放《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综上可以看出,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应用700MHz无线接入技术得到了政策支持,所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传输方面

广播电视网络是全国互联互通的骨干网络,具有建设全面、渗透全面、覆盖广泛的特点。所以,通过700MHz无线接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形成天地一体、有线无线卫星全覆盖的全融合广播电视通信数据网络,在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传输的同时,为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应用700MHz无线接入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700MLTE基础网络架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700MLTE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是指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其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网络结构全IP化。该模式具有支持各类技术模式的特点,而且可以结合固网与移动网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多媒体业务的实现[1]。二是网络架构模式扁平化。LTE无线接入模式下的网络架构可直接接入,与传统的RNC相比其具有降低感知延时、提升操作通信体验的特点。同时,很多技术的功能得到了拓宽。此外,借助网格这一方式,EBN可直接接入。三是网络架构引入X2、S1接口。前者具有管理用户移动性的特点,一般设置在ENB分布式接口附近。后者可使组网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可充分提升网络空间的冗余性,做到均衡网络负载。

(四)700MLTE无线技术原则

所有技术的实现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700MLTE无线技术也不例外。首先,需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利用700MLTE无线技术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所以在进行须严格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具体而言,相关工作人员需对市场环境发展需求进行了解,然后基于市场环境情况对数据流量进行分流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网络环境规划建设的一体性、协同性,按照实际情况持续性地进行网络建设。其次,需广泛收集资料[2]。700MLTE无线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到较多内容,所以在进行LTE无线网络规划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花费一定时间搜集相关数据、频段,然后根据搜集结果,对无线网络模型进行调整,对内部业务需求及模式进行调整。再次,需进行覆盖规划。在进行无线网络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需以服务区域功能、人口密度等为依据进行区域划分,分好区域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方式的应用,实现分类管理。这可实现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不同区域地形的网络结构模式,并为其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二、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无线接入关键技术

想要实现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有效应用,就需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解。因此,下列进行简单阐述。

(一)信道编码调制技术

就目前情况而言,地面传输信号为广播电视网络的主要传输方式,由于地面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进行信号传输时,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此外,目前信号传播的方式有发射、散射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信号传播,但是容易受到频率选择衰落因素的影响[3]。所以,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无线网络与蜂窝网络势必会进行有机融合,并且基于此可将双通道信道编码调制技术构建起来,从而为信道环境的稳定性、编码效率及纠错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双向接入技术

在以往的广播网络传输中,信号传输依托于广播大塔,虽然可实现大范围覆盖,但位置不占优势的用户在接收广播电视网络信号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应用无线接入技术时,需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尽可能降低外界因素对网络信号传输的影响,使频谱使用率得到充分提升。虽然蜂窝网隶属于双向传输通信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通信效率,但其覆盖范围相对较小,所以双向接入技术与增加信号发射塔数量,成为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数据推送技术

数据推送技术也是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无线接入的关键技术之一,因为通过这一技术在双向网络通信架构中的有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传输效率。具体而言,先借助广播大塔对数据进行大范围推送,如果出现用户接收初始信号失败的现象,可及时向对应小塔发送信息,在小塔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初始信号接收失败的信息后,会根据实际情况以点对点的方式重新传输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双向塔通信技术与广播大塔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通信传输效率、扩大数据传输范围[4]。

三、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组网设计与实现

(一)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组网设计

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组网设计较为复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其重视起来。就目前情况而言,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为融合网络设计,二为协同覆盖通道建设。

1.融合网络设计

需以u频段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完成系统双向网络的布局规划,并向用户提供无线网络电视交互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可做到自身内容优势与无线高速运行网络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提供视频服务、移动数据服务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拓宽业务运营范围。

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广播电视部门尚不具备双向接入技术储备模式,所以需以优频段无线广播电视交互技术为基础,以现有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业务为根本,通过相关方式进行高效试验[5]。同时,可将组播模式与广播模式充分利用起来,实现相关内容的有效分发,为用户提供多种业务。

通过这一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获得更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客户,进而极大提升业务渗透率。而且同一宽带用户通常可以服务于多个客户,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宽带价值。

2.协同覆盖通道建设

广播电视网络具有为用户提供确定数量的数据信息的优势,但暂时还没有办法实现数据的交互处理[6]。在此景下,只能通过宽带网络以低速下行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且数据的传输速率较低。而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会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可将广播、双向交互信道相结合,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这是因为二者的融合实现了三网融合。此外,其可实现新媒体业务与各类数据的结合。在进行通道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广播大塔为主的通道搭建。

(二)实现

1.参数规划

以某市无线发射站台为例,相关工作人员先是对实验网中的广播网络频段进行分析,然后对市内可使用频率空闲段进行研究,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二者的有机融合。

通过分析研究,获得了扫频频段、该市市区确认的广播电视信号分别为698MHz—806MHz、694MHz—751MHz。通过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发射站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受到影响的发射站有两个,且位于城区。通过pss与sss进行小区搜索、行同步,并借助小区标识与CP识别,可得出主同步序列。

PSS映射处于宽带内,时域周期为5 MS,且映射在了子帧0与5之间的第一个时隙最后一个时域符号上[7]。

2.测试环境

在进行测试环境营造时,需以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为主,即根据该市区网络频段情况、国内常见支持制式,选择适合的700m频段设备进行测试环境营造。依据LTE同频组网模式,通过PCI对小区进行区分。其中,一共有PCI504个,通过以三个一组的方式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108组。鉴于设备系统很容易受到MOD3的干扰,所以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段内MOD 3规则的增设。

融合试验网模式,在该市三区四点进行环境创设。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将BBU+RRU的eNB方式选为了主要方式。具体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可于近端机柜安装BBU,在室外车面上安装RRU。针对无机房,可采用户外一体化机柜模式;对于有机房,可将室内标准机柜构建模式利用起来。此外,可将承载网设置为IPRAN传输技术组网,完成1个核心ER节点、四个汇聚节点的建设。在每个接入环带中,需确保其有六个到八个基站[8]。

3.测试方案

基于设备性能、设备信号、设备业务对LTE各无线系统性能进行考察,并对TDD在广播电视网络频段环境中造成的影响与FDD在广播电视网络频段环境中造成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各厂家产品的差异,为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建设、系统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借助采样测试这一方式,通过道路、室内对各种数据及指标进行采集,并在获得数据后,以统计计算分析的方式获得结果。

4.结果分析

在计算分析后发现,小范围组网下对各种指标进行测试可确定该组网模式的可行性,并采用适合手段进行优化。在进行后期网络规划时,可根据测试得到的各种数据,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修改[9]。而且借助DT测试、CQT测试可模拟用户行为,从而了解用户的使用体验及感受。

四、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业务规划

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业务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原先的单向HFC业务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双向高清电视业务;二是实现原有网络与700MLTE网络的有效结合,开通WIFI运营业务;三是与其他营业点进行合作,将表单数据、相关业务利用电视机呈现,即开通自动抄表业务。

(一)单向HFC开通双向高清电视业务

互动业务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单向HFC网络向双向网络的改变。但若是借助以往的改造方式进行改造,很有可能面临很多现实问题。而通过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可达到改造双线网络的目的,并确保原有导向HFC网络不发生变化。具体而言,700M无线基站、核心网为载体对上行信令进行传输,接通核心网与广电业务平台,最后使用增加CPE终端的方式连接机顶盒与基站。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造双线网络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适用于未进行双向改造的地区,如部分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等[10]。

(二)Wi-Fi运营业务

Wi-Fi运营业务可为用户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保障,可推动智慧化农村的建设。比如,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布设MIFI产品、CPE产品,借助LTE基站、无线网络等进行通讯。具体表现为:在广播电视无线双向网做回传,实现wifi在公共区域的有效覆盖。此外,可接入一些广告平台,为有线宽带业务、非有线宽带业务予以不同的QOS。

(三)自动抄表业务

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还可体现在自动抄表业务上,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广电运营商业务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可将各种表单数据利用电视机呈现给用户,并通过与营业点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要点击相关菜单,便可及时获取各种数据信息。同时,可与服务数据商数据信息、营业点相连接,为用户提供故障事件、定量限制等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想要将其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需进行不断探究、实践,就需做好业务规划。因此,上述就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未来广播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业务的承载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为我国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是,700MLTE无线接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会应运而生,这些技术皆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须对相关技术予以关注,需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做到相关技术的灵活运用。这样便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技术的效用,为我国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业务的承载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我国未来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从而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猜你喜欢

双向广播电视无线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