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与沟通技巧

2022-02-27卓素君

传播力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顺利开展工作

◎卓素君

(饶平县融媒体中心,广东 潮州 515700)

为了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记者要对采访活动进行合理策划与主导,以期提高采访的成功率。不仅如此,记者要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在工作中发挥主动作用,才能确保被采访者配合记者的工作,顺利完成采访。

一、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为确保新闻采访工作顺利开展,记者要掌握扎实的技能与必要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首先,记者要对事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记者要有意识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善于观察,为被采访者打造舒心、和谐的采访环境,这样才能获得一手资料,做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新闻。基于此,记者要高度重视自身在采访中的价值,采用娴熟的沟通技巧,积极与采访者进行交流,为其带来良好的沟通体验。

二、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具备的能力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对新闻高度关注。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些平台正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这也使得传统媒体面临较大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新闻记者必须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开展,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新闻,增强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一)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记者要合理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具体需求,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要明确每一个采访问题,引导被采访者合理进行陈述,认真解答问题。由于采访现场环境比较复杂,记者要结合实际情况,随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及时调整采访策略。如果被采访者对问题比较抗拒,记者要结合其特点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如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使被采访者不再抗拒,主动配合采访工作。

(二)调动自身的综合潜能

记者要考虑到新闻媒体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解决在采访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新闻的质量与深度,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记者要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积极学习所采访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对新闻进行精心策划与制作,合理安排采访事宜,灵活运用各种沟通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为了顺利完成采访任务,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采访人员的特征和新闻事件的性质,制订完善的采访计划。记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获得高质量资料的同时,要明确新闻报道的原则,在采访的过程中与被采访者进行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将被采访者的隐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然而部分记者为了提高新闻的点击率,会忘记记者这一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不能遵从本心,无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与高品质。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记者要明确采访的原则,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记者要了解被采访者的想法,满足其合理要求,避免问题过于刁钻,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和谐的采访气氛。涉及重大新闻事件时,记者要考虑到现场还原,制定合理的预案,确保突发情况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开展。

三、沟通技巧在采访中的应用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采访工作顺利开展,记者要明确采访目标和采访对象,制订合理的采访计划,对各项事宜进行妥善安排。由于采访活动会面临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记者要结合以往的采访经验和采访的性质,对可能存在的意外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案,以备不时之需。记者要在采访活动中占据主导权,并考虑到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不打无把握之仗,对采访工作尽量考虑周全,这样就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当记者明确采访任务后,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积极搜集和整理与之相关的信息。比如,明确被采访人员的职业、年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内容,然后制定合理的采访计划与采访内容,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保证采访问题符合采访者的需求,避免出现尴尬的情况。由此可见,记者要在采访中占据主导地位,就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不仅如此,记者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采访质量。

第一,记者要认真学习,掌握与新闻相关的知识和最新技能,培养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与思想觉悟。要了解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保证新闻报道符合党和国家的政方针政策。要认真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确保采访工作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完成。第二,记者要善于观察环境,了解社会的现状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仔细分析和挖掘群众感兴趣的内容。记者要充分意识到采访工作的重要性,并将这一工作与社会实践和人民的需求相结合,做出群众感兴趣的新闻。第三,记者要博闻强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记者除了要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由于记者所面对的采访对象的教育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为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记者要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结合不同采访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记者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被采访者的需求和性格特点,然后提出其感兴趣的问题,避免采访气氛过于尴尬,引导被采访者配合记者的工作,使其主动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提高采访质量。第四,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与采访人员进行交流时,要保证问题的精准度,并积极与被采访者进行互动,避免其对采访产生抵触情绪。记者要增强表达的准确性,使用更加精练的语言描述某一个问题或现象,使被采访者能够清楚地了解采访的意图,然后配合记者的工作,认真回答问题,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完成。

(二)明确采访内容并突出采访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使被采访者能够认真回答记者的问题,避免出现采访中断的情况,记者要对采访内容加以充实,考虑到不同采访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较强的采访内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如果被采访者不能充分感受到采访的舒适程度,或者遇到尴尬的问题,就可能无法配合记者,甚至会对采访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拒绝采访,导致采访被迫中断。基于这种情况,记者需制定不同的采访方案,设置多元化的问题,并考虑到多种突发状况,然后在采访中灵活运用,这样就能避免由于突发状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良好的采访环境是促进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而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在于记者是否能够合理策划采访活动,优化采访内容。记者要充分做到以采访者为本,缓解其紧张情绪,如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记者要明确采访目标,突出采访主题,严格按照采访计划提出相应的问题,才能对被采访者进行有效的引导。若在采访中不能明确主题,就无法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开展,也不能真正获得感兴趣的内容,这对新闻制作与传播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明确采访主题后,记者就可以对采访进行合理引导,并进一步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记者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与复杂程度,对不同的人员进行采访,善于运用多元化视角看待问题,就能获得更加详细的资料。记者要对各种资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筛选,明确采访线索和采访方向,确保采访活动如期进行。明确采访主题,就能进一步发挥记者的主导作用,使记者能够明确采访思路,增强采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合理进行引导

第一,记者要选择恰当的话题,并将这一话题作为采访的切入点,以保证采访工作如期进行。由于记者将会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因此记者要结合被采访人员的特点,巧妙切入话题,激发被采访人员接受采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要考虑到采访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被采访者进行引导,使其能够说出关键的内容,进一步夯实新闻的基础,保障新闻的质量。第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保证该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素。记者要保证被采访人员积极配合采访,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记者要加强对被采访者的引导,积极与其进行交流,实现双方良好互动,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受访者对采访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其主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若涉及隐私问题,记者要尊重被采访者,避免提出过于尖锐的问题,为其提供和谐舒适的采访环境。

(四)营造良好的采访气氛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善于与被采访者进行有效互动,这样不仅能够缓解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而且还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气氛。记者要具备强大的亲和力,避免采访内容和采访气氛过于严肃,消除被采访人员的不信任感,从而配合记者回答相应的问题。记者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要将自身置于提问者的地位,而是要学会倾听,了解被采访者的感受,使其能够感受到记者的真诚语言,有助于顺利完成采访工作。同时,记者要避免提出的问题过于生硬,要采用柔和的语气,生动诙谐的态度,就可避免被采访者陷入尴尬的氛围之中,从而主动与记者进行交谈,为记者提供更多的内容。

在营造采访气氛的过程中,记者要考虑到被采访者的配合程度,明确采访目的,避免采访气氛过于紧张和严肃。若记者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营造轻松友好的气氛,被采访者通常会滔滔不绝,甚至会将记者视作朋友,不吐不快。反之,如果采访气氛比较紧张,被采访者可能不会充分配合记者,甚至还会拒绝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导致记者难以获得重要的信息。因此,记者需要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精心设计问题,避免涉及采访者的隐私。为了消除被访者的戒备心理,记者要善于察言观色,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从而减轻受访者的思想负担。

(五)运用丰富的采访技巧

第一,记者要进一步丰富提问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激发被采访者回答的积极性,还能避免采访氛围僵化。如果记者在整个采访中只使用某一种提问方式,就可能会导致被采访者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记者要灵活运用提问技巧,结合被采访者的习惯和兴趣爱好,为其设置有趣的问题,也可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置身其中,从而如实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第二,记者要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变化,并了解其心理需求与情感需求,一旦发现被采访者出现细微变化,就要及时对采访策略进行调整。记者要选择多种记录设备进行采访,及时记录被采访者的语言,为后续新闻撰写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要尊重被采访者的想法,仔细观察其表情,一旦发现被采访者有真情流露的瞬间,记者可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此就能获得更加准确的答案,为新闻制作与新闻报道提供更多的宝贵素材。

(六)证实采访内容

若记者无法判断被采访者回答内容的真实性,就无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记者要运用相应的技巧,对被采访的信息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真实可信。第一,寻找合适的时机,重新提出问题,了解被采访者的态度和答案是否与初次采访时保持一致。第二,在提出问题时,要掌握问题提出的频率,还要对问题的直接程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被采访者产生不适感。第三,一旦发现被采访者的情绪比较激动,或者采访的气氛比较紧张,就要对气氛进行调整,改变采访策略。

四、新媒体视角下提高记者新闻采访能力的对策

(一)使用现代化采访工具

为了进一步提高采访的质量,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记者要发挥出新媒体的功能,结合新媒体的特点,保证信息得到有效的传输。第一,使用先进的采访工具。记者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采访工具,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信息得到更加全面的记录与保管,还能保证材料的完整性。第二,要发挥出微信和微博等媒体的优势,使信息能够得到准确传输,扩大新闻的覆盖面,吸引更多人关注新闻。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记者要善于将新媒体与采访相结合,并做到灵活运用,这样既能保证采访活动顺利开展,又能提高记者的职业素养,更能进一步创新采访形式,提高采访效率。利用先进的采访工具可确保各项信息得到有效整合,减少采访者对采访的排斥心理。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比较快,因此若记者善于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不仅能够保证新闻的传播速度,还能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展示新闻。

(二)增强采访的灵活性与记者的专业性

由于采访工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采访时,记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采访方式,促进采访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要考虑到所选择的问题是否会触及受访者的隐私。及时对受访者的情绪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其情绪发生变化,就要及时对采访策略进行调整。为了使受访者能够充分配合采访工作,记者要善于转变沟通方式,结合受访者的特点,设置相应的问题,使其拥有稳定的情绪,积极与记者展开互动,使记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避免采访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提高采访的成功率。记者要将新媒体与采访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保证新闻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传播。在正式进行采访之前,记者要结合采访者的特点和采访的具体事件,选择恰当的采访方法,对在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合理预测,选择适当的媒体工具,将信息进行全面地记录和保存,就能进一步提高采访的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网络媒体平台

为了激发传统媒体的活力,记者不仅要进一步提高采访的质量,而且还要发挥现代网络媒体平台的作用,保证各项信息得到高效传输,提高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对采访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理,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新闻的质量,使新闻能够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可进一步拓展信息的传播渠道,保证新闻记者能够积极与广大用户进行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想法,使其能够不断提高新闻质量。

记者要发挥网络媒体平台和大数据的优势,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努力做出高质量新闻。要将网络媒体平台视作广大人民群众的交流载体,使群众能够就新闻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还能使记者了解到群众的需求,明确采访主题,提高采访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记者和受访者是采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记者则是促进采访活动顺利开展的主导者。为了进一步提高采访质量,做出高质量新闻,记者要对采访内容进行优化,仔细设计采访问题,善于观察采访环境和受访者的情绪,合理调整采访策略,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体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顺利开展工作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阅读”越有收获
对高校党团共建工作的分析
不工作,爽飞了?
浅议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发挥专业咨询机构作用,助力PPP项目顺利开展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