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2-02-2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申 哲

一、前言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实施激励机制,在人才管理中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持续优化激励的方式、加强科学合理的激励应用,提高人力资源效用,是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激励机制应用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应用中,要同时注重物质与精神双层次的满足,切不可缺一而动,要让人才同时获得双层次的满足,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能够持续不断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完成组织目标。激励机制中一般是以薪酬激励为主要方式,通过薪资奖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为了员工能够持续保持这种热情则需要持续的激励。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更是加速人才的内部竞争,从而获得更加优异的团队绩效,工作效率得到持续提高,最为重要的是员工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找到工作的目标、努力的结果,长期下来,事业单位的内部必然形成不可替代且具有强大竞争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有利于更好的规范员工个人行为

激励机制的顺利实施是需要有完善的基础管理环节作为支持,从而增强激励机制的作用,在物质激励方面增加薪酬激励性的衍生值,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和承担职责后所获得薪酬不仅仅是基本保障更是物质性激励的最好体现,在激励的基础层面上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物质激励上必然会让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必然要加强员工工作行为和目标的管理,以更高的标准来评价工作的质量,并为了获得物质激励持续提升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员工自身的竞争力,激励机制的实行不仅是简单的奖励员工更是推进工作效果的提升,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激励他们向更高的层次成长,对于表差较差的员工激励他们完成组织绩效;其次,激励机制的实行更是塑造员工“主人翁”意识的主要方法,通过激励机制的实行在组织文化氛围的塑造获得新的发展方向,让员工更愿意主动的完成绩效,为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有利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各行业都要紧跟发展的步伐才能不会快速发展的车轮所淘汰,在当今如此发展速度下,止步不前直接面临的就是退步和淘汰,事业单位仍然要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压力。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事业单位的职能越来越丰富,服务数量与日俱增,而匹配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仍有上升空间,此时就需要有效推进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应用,重点突出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主要作用,从而完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手段的提高与完善。激励机制已经成为各行业、各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所以激励机制在提升人才的工作效率的所有管理方法中更加适合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事业单位的特点是服务于人民群众,人才特点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思想,对于此类人才的管理不可实行粗放式管理,而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三、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管理中的作用

(一)合理的激励制度有助于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提高

社会发展新形势、市场经济新态势下,事业单位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方法是要在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实现员工推动事业单位整体绩效的目的,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应用要遵循科学合理性,激励机制应在有效的管理环节中实行,才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障碍,主要是改革发展与实际工作中的冲突,既要满足服务水平的提升,还要维持事业单位的稳定,所以激励机制的实行要缓步融合,采用符合实际需求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事业单位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激励机制是保证事业单位服务发展的关键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资源,从研发到生产销售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当今国际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中,对人才的竞争可以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我国的科学、社会、经济发展中更是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开展人才发展战略是重中之重。事业单位最为我国社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在阶段性发展中完成组织目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激励管理工作要正确的引导员工按照组织的绩效完成工作任务,将工作的效率最大化,从而拉升整体的工作和服务水平及能力,创造一个在社会服务能力上拥有竞争力的事业单位组织。

(三)事业单位实施激励机制是社会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依然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改革创新任务紧急且迫切,而且是属于战略性的任务。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要通过引入更多具有高素质、高知识的专业人才来执行,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优秀的人才团队是改革创新的保证,也是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此时,对人才的管理和引导已经是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深入到每个岗位的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责任,制定与之匹配的薪酬福利标准以及激励手段,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共同作用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保持发挥主动性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更愿意投入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中,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应用问题

(一)对激励的认识不够

事业单位的特殊属性和特点,工作内容具有局限性,同时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导致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认识不足,长久之下,导致单位内尚未形成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与人员考核机制同样为建立联系,直接导致事业单位内部缺乏长效激励,导致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各种管理方式都得到了相应的升级,而事业单位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样要进行升级,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梳理,过于陈旧的管理方式要剔除,要与现代人才管理理念相融合,调整人才的管理观念,将人才的激励机制作为人才管理的主要方式。

(二)对激励的重视不足

思想观念的固有化会导致管理方式上无法融入新的管理手段,具体的工作实施中缺乏有效指导,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无法准确的完成组织任务目标,长此以往,无法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激励机制的实行更需要具有现代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传统的理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激励机制的施行缺乏推进作用,造成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导致,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对激励机制的认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发挥其本身的动力,无法推进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和效果的提升。由此,事业单位的各层级管理者要共同加强对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的重视,要深刻认识到激励机制的实施能够带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科学且系统性的管理学科,在实际实施和应用中,需要有完善的体系支撑才能更好的做好人才的管理和发展,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缺口,管理方式缺乏弹性,这些问题都是导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结果未能有效实现。各事业单位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方式基本相同,层级管理明显,在管理时效方面严重降低,特别是在管理流程上过于繁琐,这也是事业单位在改革创新中会遇到的难题。快速发展时期传统的制度已经无法完成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要求,特别是在管理制度的更新迭代始终无法跟随社会的发展步伐时,事业单位内部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的开展不能顺利实施,人才的激励始终在不断延后,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人才氛围始终未能有实现改革和创新。

(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方法不足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通过与人才绩效考核的融合来体现激励性,从而完成物质激励要求。但是,现阶段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二者融合实施中,常常停留在表面没有将考核激励进行深入研究,通常绩效考核的激励主要体现在薪资的多少,绩效考核分数高则薪资就会高,反之则降低,短时间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激励,随着实施的周期变长,激励性会逐渐降低,绩效考核就会流于形式,员工逐渐感受不到激励性。科学的激励机制是要多模式、多角度融合后全面实行,既不能一条走路,亦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有效的绩效激励不仅让员工获得激励的感受增加,同时还能保持绩效考核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现阶段,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指标细化不足导致考核的针对性不强,未能更具不同岗位和类型的人才没有进行分类考核,用一套标准考核全部人员,此种考核无法体现公平性,更会导致考核的结果无法完成激励性考核要求。

五、激励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事业单位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以物质激励为例,各项奖励离不开薪资支付,如社会福利、津贴和各项其他补贴等,所以,需要有财政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的完成是因为的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现阶段事业单位实行的薪酬模式主要是根据工作的岗位和服务年限作为划分工资等级的主要依据,这种薪酬模式无法发挥激励性。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部分事业单位的薪酬模式有了一定的调整,但仍然脱离不了旧的制式模式,所以提高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是改革薪酬结构和水平重要支持。根据不同岗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的学历能力水平对薪酬进行重新定位和划分,加强薪酬的激励性。

(二)各级管理者要提高激励管理制度的认知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顺利实施激励机制就必须要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并且需要各级领导者对激励机制在单位的实施提高重视和认可,才能有效的实行激励机制度,从而真正发挥有效作用。有效的激励能够让员工深刻的感受到单位对其的重视,由此增强员工与单位之间的黏性,所以要求在实行激励机制时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上下级清楚明了的理解激励机制的重要,并积极配合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实行要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管理的重要性中属于首要位置,是影响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管理内容,由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则需要提升整体的管理理念和水平,要为推动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实施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高单位人力资源团队的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果影响因素中,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水平高低是其中一项,这个因素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是否专业化,是否能高效有序的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保持是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活力。人力资源团队不仅是局限于专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还是单位内部的中高层领导者,他们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各层管理者应树立科学人才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学习并掌握激励机制在人才管理中的实施和应用,确保激励机制的实行是科学、公正、公平的,并且对实施的结果负责。专业的人才管理人员要组好计划、组织、宣传和引导的工作,从实际的人才管理需求以及单位的总体管理要求入手,引导好管理团队对所辖人才的管理和激励,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让单位内人才对组织产生信任,从而愿意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组织绩效的完成中,并将组织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放在等同的地位。

(四)采取丰富的激励手段

激励机制的实行离不开科学的管理观念和专业的人才团队,更离不开丰富的激励手段,激励手段的设计要与事业单位内部实际出现的问题相匹配,切不可头痛医脚,不仅员工不能获得相应的激励,还会导致组织内部出现更多的问题,实际问题没有解决还产生了新的问题。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目的是激励单位内部的人才主动发挥能动性、坚持挖掘自身潜能、提高工作绩效、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形成事业单位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按照需求理论的阐述,了解员工的需求、单位的需求,并对这些需求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具有事业单位特色的激励体系,例如帮助员工体会到归属感、体会到被尊重以及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出发,为员工建立困难人员帮扶、精神嘉奖等激励手段,打破单一的物质鼓励机制,构建多模式、多结构的激励体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格局快速变化的今天,事业单位的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事业单位要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就要做好内部的人才管理,积极推进人才的能动性建设,所以就要建设完善的激励机制,有效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以达到多方位、多角度的激励,让员工愿意主动的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壮大奠定坚持的基础。

引用

[1]刘婧.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商讯,2021,(04):189-190.

[2]翟香萍.激励机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12):23-24.

[3]张慧.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商讯,2020,(27):189-190.

[4]裴晖.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03):106-108.

[5]齐艳玲.浅谈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企业文化,2020,(09):195-196.

[6]杨春梅.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6):156-157.

[7]霍小芳.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3):134.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