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2-26张代凤罗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2期
关键词:勘测工程设计大坝

张代凤,罗超

(1.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云南文山 663099;2.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中南有限公司,长沙 410014)

1 引言

城市化发展中,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明显增多。但在设计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仍存在较多问题,导致该类工程设计方案无法有效应用。因此,本文就如何优化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展开分析,旨在利用更为科学的设计方案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成本,完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性能。

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基础要求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水含量较大,大坝基础条件复杂,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设计难度较大。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应采用GIS、CAD、计算机等技术从工程勘测、水力计算、大坝应力计算等多个环节入手,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使设计方案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3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 设计方案的实用性不强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一些工程设计方案的论证过于片面,设计人员没有考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应用性,使其设计质量评价流于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水利工程结构设计与实际设计需求不符,且没有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2)多数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于简化,没有详细说明施工导流、载流部分、水电等设计内容,设计实用性不足,无法有序地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相衔接。(3)设计报告的规范性不足,设计报告中工程概况、设计指标、设计依据等主要内容的附表与基础数据不全,尺寸标注不到位、剖面图缺失,整体应用性较弱[1]。

3.2 缺乏工程实地勘测

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地形条件复杂,所以,在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时,要求相关人员提前进行实地勘测工作,获取详细的地质与地形数据信息。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却缺乏对工程实地的勘测,导致设计基础数据不完整,设计方案的可靠性不足;部分设计方由于专业勘测人员少,为节约勘测成本,简化了实地勘测环节及内容,没有详细地对工程建设区域进行测绘,使工程地质测绘信息较少。

3.3 设计方案缺乏细节内容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设计方案缺乏细节性内容,具体表现在设计人员在制作设计方案时,没有精确地计算水利水电工程的各类设计数据,如大坝防渗系数、安全系数、基础防漏设计等。细节性设计数据的缺失会引起设计变更风险,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与资源损失。除此之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更强调理论性,没有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内容分析各类工艺的可行性,最终使一些理论成熟的工艺无法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

3.4 设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难度高,工程设计中涉及的专业较多,工程项目中的水工建筑设计、机电设施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设计需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负责,所以,需要各专业设计人员加强沟通,定期交流。但多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设计小组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沟通、交流的作用不明显,部分设计专业配置不到位,无法满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部分设计人员设计理念落后,没有结合新时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要求完成设计方案,同时忽视了项目建设中各类工艺的衔接,使项目设计方案难以有序落实,且设计成果与新时期的建设方向相背离[2]。

4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问题的有效对策

4.1 重视设计前的实地勘测

为提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还应重视设计前的实地勘测工作,为设计方案的制订获取更完整的参考数据。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设计人员应详细梳理水文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信息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的勘测内容,然后应用GIS、GPS、计算机、RS等先进技术采集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数据。(2)掌握实地勘测信息后,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各类信息在设计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更全面地评估设计方案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勘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时,对于山地中的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人员可应用山地勘探技术,揭示地表地质情况,提前为工程基础开挖作业提供实验数据,使设计人员制订更科学的设计方案。(3)工程勘测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工程测量、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水库勘测、水工建筑物实地勘测、天然建筑材料勘测等勘察内容,完整地汇总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基础信息。

4.2 引用先进的设计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所涉及的机电工程、水工建筑工程设计难度较大,为降低设计质量风险,设计人员可引用先进的设计技术辅助设计工作的开展。设计人员可基于计算机技术,详细绘制设计图,并结合实地情况调整设计数据,增强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体结构包括重力坝、拱坝、水闸、发电站、溢洪道等,设计各结构时,设计人员应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水文分析与计算,准确分析设计方案中相关数值的可靠性。

设计人员可运用CAD三维技术构建设计模型,用立体化的设计模型优化各类设计参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CAD技术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形,立体呈现设计方案中的大坝、原始地貌、引水洞等结构。在可视化设计图形中,设计人员可详细计算复杂结构中的体积,准确计算土石方量。(2)水工设计时,三维CAD技术可给出水工设计的剖面设计图、平面设计图,使设计活动中各专业的设计人员能够依据立体的设计模型有效沟通,最大限度地促进水工设计、水电设计的衔接性。(3)基于三维CAD技术,设计人员可运用CAD软件绘制水库水位曲线,优化水库整体设计。设计人员将水位、库容数据录入该软件后,软件可自动进行计算库容差,随后自动绘制水库水位曲线图。

4.3 加强设计质量管理

为提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设计单位应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严格把控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分析设计图、设计方案的实效性及其指导意义,按照设计内容核查设计方案中的细节信息。

水利水电大坝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梳理的设计内容包括大坝浸润线设计、大坝渗透压力、水力坡降、局部渗流稳定性等。计算大坝渗流量时,可应用水力学解法、流体力学解法、模拟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方式,分析设计方案中的大坝渗流情况。堤防工程设计时,还应计算背水坡面的稳定系数、土体渗透系数,合理选择堤身、堤基结构中的设计值。除此之外,将大坝设计为拱坝时,设计重点在于加强大坝坝体的应力控制。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相关人员应采用拱梁分载法计算大坝的主压应力,同时根据混凝土容许压力控制大坝应力。

4.4 渗透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为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相关人员在规划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时,还应渗透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应在考虑经济指标的过程中,评估水利水电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水工建筑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然后以生态保护为导向,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岸坡防护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遵守生态规律,注意预防水土流失,多采用堆石、干砌等施工手法,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4.5 提升设计人员综合素养

设计人员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主体,只有设计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责任意识,才能制订优质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因此,相关人员还应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培训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从理论培训、设计培训、技术培训入手,使设计人员全面地认识水利水电工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设计水利水电工程结构,针对性地解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各类难题,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5 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趋势

5.1 设计内容的多元化

根据新时期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要求可知,水利水电工程未来的趋势是建设生态型、功能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所以,未来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内容将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1)设计人员应将生态理念、绿色理念、水土保持理念融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在保护资源环境、水环境的过程中利用水资源,构建生态化水利水电工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人员会在设计技术成熟后,应挖掘水利水电工程的潜能,开发更多有价值的功能,使其在具有防洪、灌溉功能的基础上,具备更多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功能,满足社会各个阶段的基本需求。

5.2 设计方案的标准化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的增多,为确保其建设质量,该类工程设计方案应逐渐规范化、标准化。设计人员需要依据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详细梳理设计标准,用标准化的设计质量评估指标,提升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应规范设计行为,自觉遵守相关设计标准,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发展[3]。

6 结语

为提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改善其基本性能,相关人员还应结合现阶段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严格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勘测环节入手,持续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利用完整、有价值的参考数据细化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内容,使其有效地指导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作业,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为各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勘测工程设计大坝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城市勘测》理事单位名录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勘测设计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北戴河区绿化工程设计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