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效果观察

2022-02-25张敏鸽单玉珍

微创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外阴注射器针头

张敏鸽 单玉珍

(西安航天总医院妇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小阴唇粘连是影响女性婴幼儿生殖系统健康的疾病之一,3个月至3岁是高发年龄段,其检出率为1.8%~4.4%[1]。国内有文献报道,1~36月龄幼女小阴唇粘连检出率为3.3%[2]。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显示,幼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低、外阴阴道炎症、物理刺激、尿液pH值偏高、尿布的不合理使用等均与该病的发生有关[2-5]。除此之外,一些疾病如外阴硬化性苔藓、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贝赫切特综合征,以及外生殖器畸形的整形手术、女性割礼等容易导致类似的粘连形成[5-6]。小阴唇粘连会导致婴幼儿排尿异常(如尿流变细、尿线分叉、排尿困难),且容易并发尿路感染、外阴阴道炎、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和阴唇发育不良等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婴幼儿的生殖系统健康和生活[2-3,5,7-8]。

雌激素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专家推荐的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一线治疗方案[1],但对于药物保守治疗失败的患儿,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指、棉签等钝性分离,以及器械的钝性、锐性分离,包括圆头探针分离、大头针分离、血管钳分离、手术刀分离、电极刀头冷刀分离等方法[3,5]。钝性分离不但分离时间长,而且易造成创面撕裂、再损伤,锐性分离易造成副损伤,以上方法均可导致创面恢复慢、再粘连甚至瘢痕形成。为探寻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且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婴幼儿小阴唇粘连,取材方便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 2019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21例小阴唇粘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5个月至3岁,平均年龄17个月。其中2例患儿的粘连广泛且较致密,在外院误诊为外生殖器畸形。

1.2 症状与体征 所有患儿出生时均无外生殖器异常史,其中14例患儿有排尿异常,表现为尿线改变(变细、分叉),排尿方向改变(向上、向下或分叉),排尿时用力、哭闹等。查体:患儿大阴唇正常,两侧小阴唇粘连在一起,以小阴唇中、下段粘连多见;合并急性外阴阴道炎患儿外阴红肿,分泌物多。小阴唇粘连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4,9]。其中,轻度指粘连覆盖阴道前庭<1/3;中度指粘连覆盖阴道前庭1/3~2/3;重度指粘连覆盖阴道前庭>2/3,重度粘连者在粘连处多看不到透明的膜状物,粘连可覆盖>2/3前庭区。本组患儿中有19例粘连处可见无血管透明膜或膜状粘连线,属轻中度粘连,其余2例粘连广泛且较致密,无明显膜状物,属重度粘连。

1.3 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询问患儿既往病史、过敏史,并检查外阴分泌物及尿常规,对于合并外阴阴道炎患儿,需同时检查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女性家属的阴道分泌物及尿常规,如双方合并外阴炎或阴道炎均应针对病原菌用药。

1.3.2 手术方法 待外阴阴道炎治愈后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流程、术中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正确的护理方法。患儿术前禁食、禁水2 h,诱导患儿排尿后助手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用碘伏消毒外阴,术者及助手戴无菌手套,两人大拇指分别放在两侧小阴唇外侧,均匀向外用力,其间动作轻柔、力度适中,以能暴露粘连间的透明膜即可,术者用1 mL注射器针头(江苏神力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的尖端准确、快速地顺着透明膜划开易暴露位置,直至粘连完全分离,分离后仔细检查外阴及阴道口有无异物。

1.3.3 术后用药 术后予温开水冲洗外阴 3 次/d,创面涂红霉素眼膏(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5%,2 g),3次/d,轻度、中度、重度患者每次分别挤出0.3 cm、0.5 cm、1.0 cm长度的药膏涂于患处,一般连用3 d,如创面粘连广泛或渗血时加涂普罗雌烯阴道胶丸[3,7-10](浙江安宝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 mg×10 粒/盒)及维生素AD滴剂[11][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规格:每粒含维生素A 1 500单位,维生素D 3 500单位]。普罗雌烯阴道胶丸每晚外涂患处1次,2~3 mg/次;维生素AD滴剂外涂2次/d,1粒/次,均连用5 d。

1.3.4 健康宣教 正确的护理是预防复发的关键。给患儿做护理的家长应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术后观察患儿创面及小便情况,及时发现尿潴留;给患儿勤换尿不湿,穿纯棉内裤,不穿开裆裤;便后清洁外阴时应从前向后擦拭,每次大便后均用流动的温开水冲洗外阴,冲洗后仅用柔软的清洁毛巾蘸干皮肤即可,无需反复擦拭[3,5,7]。嘱家长定期带患儿来院复查及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再次粘连并及时处理,教会患儿家长检查小阴唇粘连的方法,嘱患儿家长每月检查患儿1次,如有异常,立即复诊。

1.3.5 术后随访 轻、中度粘连患儿分别于术后第5天及1个月来院复诊并完成随访,重度粘连患儿术后1周内每日到门诊复诊,予测量体温、外阴冲洗换药,检查创面有无水肿、渗血、感染,同时了解其小便情况。术后3个月内每月电话随访1次,此后每3个月电话随访1次,不足3岁的患儿随访至3岁,3岁以上患儿随访半年。

2 结 果

患儿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2个月。其中,19例轻、中度粘连患儿均一次快速分离成功,未出现创面渗血及副损伤,手术时间为9~54 s,平均26 s;其中1例患儿于术后5个月复发,予1 mL注射器针头再次分离成功,并对家长加强卫生保健宣教,至今未再复发。1例重度粘连患儿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5 g)表面麻醉后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创面出现散在渗血,用碘伏纱布压迫止血后,将红霉素眼膏和维生素AD滴剂及普罗雌烯阴道胶丸分次涂抹于创面,连用5~7 d,待创面光滑后停药。另1例重度粘连患儿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后,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2次后治愈(对粘连较重、粘连面积较大者,不必强求一次分离成功,待首次分离创面恢复良好后再行二次分离)。2例重度粘连患儿均无感染和粘连复发。术后3例轻、中度粘连患儿及2例重度粘连患儿出现小便时尿液刺激创面疼痛致患儿长时间憋尿,嘱家属在创面外涂维生素AD滴剂,同时按摩或热敷患儿膀胱区以诱导其解小便。

3 讨 论

婴幼儿小阴唇粘连是指两侧小阴唇之间形成一膜状粘连线,遮蔽部分或全部阴道口和/或尿道口。小阴唇亦可与同侧大阴唇的皮肤与黏膜结合部粘连。目前认为该病可能与婴幼儿雌激素水平低,外阴皮肤黏膜薄,外阴、阴道异物及外阴阴道炎症等有关[7]。因而要加强对家长的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本病的认识。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小阴唇粘连容易诊断,但需与外生殖器畸形相鉴别,如先天性无阴道及先天性阴道闭锁[12]。先天性无阴道由副中肾管发育不良引起,表现为子宫和阴道均缺如,查体见尿道与直肠之间有一浅的凹陷,局部黏膜松皱[13]。先天性阴道闭锁由泌尿生殖窦发育缺陷造成,患儿的子宫发育多正常,可合并宫颈发育不良,阴道完全或部分被纤维组织取代,形成阴道部分或全部闭锁[14]。先天性无阴道和先天性阴道闭锁均有发育良好的大小阴唇,且阴道前庭结构正常,两小阴唇间无粘连带,尿道口位置正常, 排尿正常,但未发现阴道开口,有时在阴道前庭处可见处女膜或浅凹(前庭凹陷),两者易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及骨骼系统等多系统发育畸形[14-15]。根据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手术过程多较复杂。而小阴唇粘连患儿出生时无外生殖器畸形,且多无泌尿生殖系统及骨骼系统等多系统发育畸形,之后才出现小阴唇相互粘连,中间有灰白色致密粘连或薄的膜状粘连带,多与低雌激素状态、外阴阴道炎症及物理刺激有关[3-4],尿道口及阴道口均被覆盖其内,看不到或不全看到尿道口及阴道口,患儿大多有排尿异常改变,尿流分叉、变细, 通过分离治疗即可治愈[8]。

婴幼儿小阴唇粘连多为膜样粘连,极少发生瘢痕状或致密的纤维组织粘连,对该病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多年来,临床多以徒手、棉签或探针、血管钳等手术器械钝性分离[1,3,5,7],不但需要特殊器械,而且分离时间较长,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其家长的心理压力。如对轻、中度粘连患儿进行单纯钝性分离,易发生创面去上皮化、撕裂及渗血,致术后早期创面疼痛、排尿时尿液刺激创面而使患儿出现排尿恐惧心理或排尿时哭闹,后期可能会出现用药时间长、恢复慢、感染、再粘连甚至瘢痕形成;对重度粘连患儿进行手术刀分离,易发生副损伤。而采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具有锐利、短小、灵活的特点,易于划开暴露的透明膜且不易发生副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19例轻、中度小阴唇粘连患儿采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均一次快速分离成功,未出现创面渗血及副损伤,平均手术时间仅为26 s;2例重度小阴唇粘连患儿均无感染和粘连复发。这提示,采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小阴唇粘连的效果较好,具有取材方便、操作迅速、损伤小的特点,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醉。但需要注意的是,医生良好的心态、娴熟的操作技巧及护士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采用1 mL注射器针头分离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临床效果较好,不易造成创面撕裂、渗血及副损伤,且此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易掌握,患儿痛苦小、恢复快,后续治疗简单、费用低,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阴注射器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难言之隐”的针对性治疗方法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如何根治外阴白斑病?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惹人痒的外阴白斑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