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据于现场的幼儿水墨课题研究与实践

2022-02-25江苏省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水墨课题探究

江苏省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俞 洁

在对课题研究提出“据于现场:‘教科研训’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园在 “十三五”规划课题《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幼儿水墨课程开发研究》实施中积极寻求“据于现场”的实践方法和路径。

自我审视——什么是据于现场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点思考与审视:

1.什么是据于现场?

现场,一般是指事件或行动发生的地点。而本课题中的“据于现场”是指向在幼儿水墨课程开发研究中,能提升教育教学、课程开发等实践活动的研究效果的所有过程、策略和场域。它不是单纯的课程实践的物理空间,二是让课题研究变得有生命力的、社会的、文化的、创造的、发展的空间。

2.怎样据于现场?据于什么样的现场?

经过对幼儿的观察、分析、查阅文献资料和课题组的讨论,我们发现幼儿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本课题中“让幼儿感受与传承传统艺术的美,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的研究大目标是寻找现场、据于现场的有力依据。

于是我们遵循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的“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的理念,尝试着把课题研究置于集体教学、区域游戏、微课程探究、特色活动、环境融合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获得经验。

据于现场——推动课题研究发展

一、据于集体教学现场,提炼水墨活动范式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1.开展班级日常集体教学活动

在课程改革的当下,集体教学活动仍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把水墨集体教学活动安排在周计划中,每班两周开展一次,以幼儿兴趣、年龄特点、时令季节、园本教研主题等为依据,挖掘水墨教育素材和资源,寻找适合幼儿欣赏、表现、创设的教学内容,经过反复研磨和实践,架构了“情景导入—审美欣赏—情感体验—内化迁移—自由创作—表达分享”的集体教学基本范式。

2.开展“一课三研”教研活动

“一课三研”活动是我园“向科研要深度”的一个有效抓手,即:同一个教学内容在课题组内由三个不同层次的老师执教,一研探究、二研优化、三研提升。如,2020年的秋季学期,小班以“彩色花布”为研讨内容,主要探究操作材料的多样性、操作形式的多变性、作品呈现的审美性。通过研究,最后呈现的三研活动趣味性强、材料多样、幼儿自主,师幼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水墨游戏带来的愉悦体验。中班以“柿儿圆”为研究内容,确定以欣赏大师作品、感知水墨柿子的造型特点为研究方向,在三次研究中完成选择欣赏作品的角度、教师精准小结、优化幼儿作品展示等目标。大班课题组选择了具有季节特色和贴近幼儿生活的“螃蟹”,由绘本故事出发,在教研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了幼儿水墨技能和游戏体验共同提高的问题。据于这样的教研现场,幼儿得到了水墨传统文化的审美经验提升和艺术领域发展,教师在听课与评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科研能力、积累科研素材。

二、据于区域游戏现场,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课题有效性

区域游戏,它以开放的空间和丰富的材料充分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现场”。各班在美工区中设置“区中区”——水墨游戏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欣赏、探究、创作材料,支持幼儿进行水墨自主探究游戏。一方面,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适合的材料支持幼儿主动参与水墨创作,如小中班幼儿用拓印类、生活类材料进行玩墨玩色,为大班幼儿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实物支持幼儿水墨写生;另一方面,我们在区域中提供大师作品、水墨绘本、园本的幼儿作品小册等欣赏类素材,让幼儿感受作品所表达的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经验迁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水墨作品。在区域游戏的现场中,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得以体现。

三、据于微课程研究现场,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在此课题的课程建设历程中,我们把研究置于这样两个现场:

1.水墨课题融入班本课程

随着班本课程的深入探究,我们尝试以领域为导向,把水墨融入班本课程中,幼儿成为话题引发者、资料收集者、观点表达者、作品创作者。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水墨本身,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更关注幼儿在各领域尤其是艺术领域中的关键经验的获得。如小班开展了“美丽的花树”“蜗牛爬爬”“小汽车”“毛毛虫”等;中班开展了“春风桃柳”“浓情端午”“一篮蔬菜”等;大班开展了“夏荷”“京韵武行”“古桥”“小蝌蚪找妈妈”等课程。

2.水墨微课程的探究

随着《指南》精神的持续深入和“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作为以上阶段的“升级版”,我们开始了水墨微课程的探究。小班以游戏、绘本、当季的自然物引发,中班以写生、欣赏为原点,大班以幼儿思维和发现问题为导向,以和水墨相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线索,呈现了一个个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水墨微课程。如小班以绘本阅读《橘子橘子》为起点,感受水墨颜色的丰富和好玩;中班以《青花瓷》歌曲欣赏为出发,体验传统文化的源远和经典;大班孩子进入绘本《纸的世界》后,对此入了迷,一次次失败、思考、又失败、再改进,最后成功造出纸并能进行水墨画创作。

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课题研究现场,让教师建立起科学的课程观,更增强了其对课题研究的自信心。

四、据于特色活动现场,丰富课题研究样式

除了立足于常规教研模式,还有丰富的特色活动,这些都成为展示、宣传、研究的现场。

1.各级各类展示现场

一方面,我们将幼儿的课题研究成果做成画展在各级各类场所进行展出,如个人、班级、园内主题、“六一”节日画展、宜兴市美术馆举办“墨趣·童心”幼儿水墨画展,受邀参加刘海粟大师画展,参加第五届无锡市“庆六一”“童心童画”幼儿美术作品邀请;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学区级、市级教研活动进行现场展示,既是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又是园所文化的宣传;既增强品牌影响力,又彰显课题研究的成效。

2.走进美术馆临摹大师作品现场

宜兴市美术馆经常举办的水墨艺术大师作品展,已成为我们课题研究最好的特色临摹现场。每当有这些展览时,我们会组织老师到现场观摩、交流,组织幼儿带上绘画工具到大师的真迹前欣赏、品味、临摹,并教幼儿养成观展礼仪,提高审美素养。

五、据于园所环境现场,凸显课题研究氛围

据于园所环境现场,我们希望幼儿通过与富有诗情画意的水墨环境互动、体验成功、提高审美。如,各班注重水墨游戏环境的创设,从区域到作品展示,到把作品巧妙地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增加其实用性,在班级门口、公共环境区个性化地创设了幼儿画展,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扫描作品旁边的二维码便可了解幼儿的创作过程;把水墨的研究拓展到适合幼儿学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让幼儿了解笔墨纸砚的发展历史、关注家乡宜兴的风土人情、诗词的创作与诵读、中华传统美好寓意等内容,为师幼共同营造一个富有传统文化的显性及隐性环境,凸显了课题研究的浓厚氛围。

六、据于资源开发现场,打造“研究资源地图”

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第一步支架中提出:“幼儿园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我们把此理念运用到课题研究中,开发人、自然、社会多维度组合的“资源地图”,包括人力资源,如同伴、老师、家长。我们还和无锡市工艺职业技校的美术专业班形成长效互动机制,带着孩子寻访周边水墨艺术大师,走进何勇工作室、吴冠南艺术馆,让孩子与大师对话;自然资源,如幼儿园内外的一年四季之景,宜兴的陶、洞、茶、竹、宜园、森林公园让孩子们赏不完、说不尽;社会资源,如各级各类画展、遍布丁蜀镇的大小陶瓷艺术馆、徐悲鸿纪念馆等社会艺术机构随时欢迎孩子们的到访。幼儿在这些资源现场与大师、材料、环境、自然高效互动,感受与传承传统艺术的美,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以上就是我园在“据于现场”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一定还有更多的方法和路径,我们将持续探究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着课题的研究与发展。

猜你喜欢

水墨课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水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泼尽水墨是生平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