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荀子人生观之对比探析

2022-02-25孟钰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
关键词:性善论荀子人生观

【摘要】“人”是哲学的核心议题,也是哲学发展难以脱离的基底。孟子与荀子虽说同为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们却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上对“人”的问题进行阐释。两位先贤“性善”与“性恶”的根本分歧,就注定由此衍生出来的两人的人生观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关键词】孟子;荀子;人生观;性善论;性恶论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058-03

孟子和荀子二人同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且都继承了以孔子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思想,但二人对所继承的儒家思想各自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发展,相较于荀子,孟子基本继承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并将自己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而荀子除了继承儒家传统思想之外,还把道家、法家等诸多不同学派的思想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一套思想体系。

一、孟子、荀子人生观:两种儒家人生哲学

孟子人生观的出发点是他对于人性的定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与生俱来的仁、义、礼、智的善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先天就有的“善”的道德特征。恰是这种先天所具有的善,为人们后天铺垫了行善的良好基础。孟子提出“存心养性”是人向善行善成为一代圣人的路径,即人首先要保持“善”的本性,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端,要想真正达到圣境就必须依靠后来的努力,在保持善心的同时,不断地积累善行。

孟子的人生观是以“仁”为核心,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将“仁义道德”作为人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孟子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理想的道德人,人生价值的体现在于过一种以“仁”为核心,包括義、礼、信、诚、孝、恭等道德品质的生活,这种道德生活来自儒家传统价值取向。孟子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人都应该坚持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审视和反思自我,在完善自我的同时逐步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为实现成为完美的圣人理想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荀子人生观的出发点是基于他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本性体现在人先天所具有的生理需要和情感欲望,人自然而然会去寻求各种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先天需要和欲望,如果人的各种欲望在后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容易导致差错的发生。荀子基于这样的人性理论,又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孟子的行善之道:即“任性而起伪”,他认为“伪”就是圣人与普通人有所区别的地方。所谓“伪”,指的是抑制人的先天欲望,约束人的后天行为,运用道德礼法不断地使人受到教育,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相较于孟子理想主义的人生观,荀子的人生观则相对比较贴近现实,更为理性。荀子认为人在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的同时,应该首先注重强化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作用。因此,荀子特别注重学习在人生中的作用,他认为人想要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从普通人到君子再到圣人的转变,势必要时时刻刻学、持之以恒思、专心致志悟。除此之外,他还倡导知行合一,认为将知识落实到实践中才是学习的最终归宿,学习道德礼法,最关键的就是把道德礼法内化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在实际行动中遵循道德礼法,践行仁义道德,在持续积累善行的过程中,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二、孟子、荀子人生观之趋同与分殊

(一)孟子、荀子人生观的趋同

孟子与荀子都出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为了利益而引发战争和冲突,使得百姓们叫苦不迭,不论是孟子主张的仁义,抑或是荀子所倡导的礼法,其终极目标都是为社会带来和谐与安定。

在人生目的的问题上,孟子与荀子都是以成为圣人作为人生目标,他们希望人们都能通过修身养性,成为有道德、有仁义的人,面对正义与功利发生冲突的时候,都能够坚守原则,秉持道德与正义,为实现人人向善的理想社会目标而做出努力。

孟子和荀子都秉持着积极入世的态度来看待人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①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平治天下”的理想,“舍我其谁”的自信以及“欲正人心”的担当。孟子一直认为自己是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他热切希望通过辅佐一代明君,来帮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苟遇其时,何难之有?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荀子·宥坐》)②荀子也同孟子一样主张君子应该积极入世,人虽有能力,但也需要遇上一个能够赏识自己的君主,那么人在怀才不遇之时,就应该广博地学习、修身,提高自身素质,以等待时机的到来,“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下爱民。”(《荀子·成相》)③人入世为官以后,就要做一个贤才,尽力辅佐君王,上能忠君下能爱民。

(二)孟子、荀子人生观的分殊

对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孟子把人性看成都是善的,仁、义、礼、智等都是人性先天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人的恶行也仅被视为是由于人先天丧失善性而产生的结果,他认为人的心和性是具有道德特征的。而荀子对于人的本质看法,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能够从人的自然属性去看待并分析人性,他认为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就是人性,而人的恶是不加以约束先天欲望而产生的后果,荀子思想中的“性伪之分”就说明了人想达到善的道德境界就要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基础,然后通过带有社会属性的改造而完成的。

对于人生价值的问题,孟子认为“仁义”是人对人生价值的终身追求。人都应该把仁义作为与别人交往的根本准则,重仁义轻利益,这才是人应有的一种道德情操。对君王而言,实行仁政,以德治国,为百姓创造自由幸福的环境才是王道之处;荀子则认为“礼”应是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行为应受到礼法的制约。对君王而言,治国应隆礼重法,以礼法而立,国家的运行要严格遵守礼所规范的封建等级秩序。

对于人生目标的问题,孟子主张道德至上,认为道德是唯一的价值追求,坚信人可以通过道德自律来达到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荀子则提出了更为理性的人生目标,主张人在追求道德修养目标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实现道德修养目标的方式除了要依靠人的道德自律之外,也需要依靠道德礼法对人加以规范与约束。儒家主张的人生目标是追求“内圣外王”的崇高道德境界,孟子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更侧重于“内圣”,强调从内在的“思”来求得仁、义、礼、智,注重人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以实现人的“善”性本质,这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孟子人生观在人生修养上“由内到外”的特性。而荀子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则更侧重于“内圣”,他提倡的是内外兼修,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人生目的是最终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圣人。

对于人生态度的问题,孟子提出了“反诸求己”的观点:当人与人相处之间遇到矛盾的时候,人要不断地审视和反省自我,学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通过依靠人的道德自律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而荀子恰恰相反,认为人要善于借助运用外物的力量来完善自己,也就是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认为君子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比普通人更优秀,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例如,善于利用贤师良友的帮助,善于利用道德礼法的约束等,由此才能达到崇高的理想道德境界。

孟子和荀子二人不同的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在于二人对于天人关系的不同看法。孟子继承了孔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性与天命相合,人应顺从天命,顺应天道。荀子则认为人是独立于天地之外的存在,在承认客观规律的同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侧重于从现实社会出发,赋予于人以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相较于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則更注重人的实践活动。

三、人性问题的界定:“性本善”或“性本恶”

孟子与荀子虽说同为先秦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但是二人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却大相径庭。孟子主张“性本善”说,荀子主张“性本恶”说,两人除了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分歧明显,对于人性属性问题上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此外,在对于人向善路径这个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人性属性:“社会本性”与“自然本性”

孟子“性善论”中的“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尽心下》)④孟子虽和荀子一样都承认人生来都有满足耳目口鼻之欲的生理本能,但是孟子却并不认为这是人本性中的“性”。孟子认为满足自然欲望的生理需求和本能是人与动物生来就有的,因此并不能将其视为区分于人与禽兽的依据。孟子认为人区别于禽兽之所以为人的依据就在于人生来就有的社会属性,也就是“四端说”。“四端说”作为孟子人性论的主要内容,揭示了人性中天生具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如果能够“扩充”这本有的“四心”,就能分别发展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善端。这种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禽兽所特有的人的本质属性,尽管人后天可能会误入歧途走向恶的一面;但是,在孟子看来这只是因为人后天丧失自己本性而导致的结果:“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⑤从社会角度来看,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并不在于人与动物皆有之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心中所具有的善端。因此,只有人性中的具有社会属性的那一面才能够真正地被称之为“人性”。

荀子“性恶论”中的“性”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⑥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小人,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人教,就有趋利的本质,他将人生来就有的对物质、权力、名利等强烈的欲望视为人本性中的“性”。在荀子看来,人的这种本性如果得不到后天的遏制,就容易使人走向恶。为此,荀子还提出了“性伪之分”,他把人先天的自然本性与后天的社会本性划分为“性”和“伪”两个逻辑。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虽然是恶的,但是依然存在向善的可能,向善的途径就是“化性起伪”,就是要改造人先天恶的本性,通过后天的“伪”来达到善。荀子还批评孟子“性伪不分”:“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⑦孟子说:人之所以能学,是因为性善。荀子认为不是。这样不能真正知道人的性,看不到人的人性和人为努力的分别。荀子认为一切人的性,是由天成就的,不可以学习得到,不可以从做事得到。礼义,是圣人创制的,是人学习而学到的,人由做事而能成就的。不可以学习得到,不可由做事得到,而存在于人的,叫作性。可以学习而做到,可以由做事而成就,存在于人的,叫作“伪”。这是“性”与“伪”的分别。因此,荀子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并不是因为人的本性,而是后天礼义教化与礼法约束的结果,也就是后天“伪”的结果。

(二)人向善路径:“推己及人”与“行善积德”

在孟子看来,善端是人与生俱来的,这为人正直向善给予一个正方向的指引,人向善行善是由内到外、推己及人的这样一种路径。人要想达到“善”的境界,最先从自身所具有的善端出发,好好保留善端,使人善的本心不被迷惑,也就是所谓的“存心”:“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⑧君子之所以与不同于普通人,在于君子可以保存住先天的善心,人只需通过仁义保存善心,通过礼法保存善心,随后再经过后天的品德修养将这种先天的善端进行扩充,人就可以成为君子。倘若人后天没有保留好善心,致使善心被迷惑了,那么要做的便是寻找回自己的本心。即将人丧失的善的本心找回来,再通过塑造,仍然是可以达到善的,这个环节便是“修身养性”,因而,孟子认为人要达到善的境界,首先就必须要存心养性,而对于善的外化和扩充,孟子选择了推己及人的方式。总体而言,孟子对于人向善行善的路径要求就是人要先“存心养性”然后“推己及人”这样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

在荀子看来人性与生俱来便是恶的,而要想达到善的境界,不能只是顺从人性的随意发展,借助人的道德自律,与此相反,要将目光从人自身投向外界。荀子主张人向善行善是一个需要外修的过程,在此其中最先便是要改造人的本性,限制人自然的欲望,借助礼法的约束,依靠贤师的教导,除掉人性中所存在的恶的本源,然后逐渐施加正确引导,让人将道德礼法与行为准则内化于心,就是所谓的“化性起伪”:依靠后天努力和外界改造而使人心达到善的过程。当人心中的善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以外化于行,通过行善的方式表现出来,人在全神贯注持续积累善行的过程中便可成为圣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⑨人积累善行而养成高尚的道德,就会通于神明,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精神境界也就具备了。“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⑩平民百姓积累善行达到了完美的程度就叫作圣人,那都是追求完美之后才可以获得,勤奋努力之后才可以取得成功,持续积累才可以得到提升,做到完善然后才可以成为圣人。所以圣人是普通人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荀子为人规划的向善路径便是人要首先“化性起伪”将仁义道德由外铄而内发,然后再由内外化于行通过“行善积德”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四、结语

孟子与荀子二人的人生观虽各有不同,但他们对于人生最终理想的看法却是不谋而合的,他们都认为人在人生道路上应当不断地追求“善”。对孟子的人生观与荀子的人生观进行对比探析的研究,不仅是人生观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变革的需要。这种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理解,在继承与发展我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礎之上,人们能够吸取二者人生观的有益之处,并把这些有益之处应用到当今社会的发展之中,使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理论本身,而使理论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更好和谐发展所用。

注释:

①④⑤⑧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5版,第83页,第294页,第225页,第163页。

②③⑥⑦⑨⑩方勇、李波译注:《荀子》,中华书局2015版,第480页,第399页,第46页,第377页,第5页,第110页。

参考文献:

[1]方勇.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方勇,李波.荀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杨英法.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12,(06):100-102.

[4]费艳颖,曹广宇.康德、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6,(04):26-30.

[5]黎千驹.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研究——以孟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中心[J].武陵学刊,2021,46(03):13-20.

作者简介:

孟钰,女,汉族,山东青岛人,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性善论荀子人生观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人生观(一)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知识小词条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