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获萨拉姆科技奖章

2022-02-24

科学中国人 2022年23期
关键词:奖章科学院院士

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6年,白春礼将院士来源国的数量从91个国家发展至104个国家

11月21日至24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16届学术大会暨第30届院士大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大会将2022年度“萨拉姆科技奖章”(TWASAbdus Salam Medal)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这是继2005年两院院士路甬祥获这一奖章之后,中国科学家第二次获此殊荣。

“萨拉姆科技奖章”于1995年设立,以纪念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创始人、诺贝尔奖得主阿卜杜勒·萨拉姆教授。这个奖章授予为发展中国家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目前奖章共有11位获奖者。

11月24日,在以“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促进基础科学研究突破”为主题的大会报告中,白春礼表示,中国科学家将进一步努力,与世界其他国家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以促进基础科学的发展。

白春礼指出,第76届联合国大会将2022年设立为“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突显了基础科学对于促进科研、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大科学装置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特别是促进基础研究突破的重要作用,其显著特征就是开放和共享。

白春礼介绍,中国已批准并启动了57个大科学装置项目,其中33个已经投入使用,24个正在开发建设中。就整体质量而言,一些设施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科学家利用这些大科学装置,取得了大量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和技术突破。

白春礼是我国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国家和地区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或外籍院士,研究领域包括有机分子晶体结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分子纳米结构、扫描隧道显微镜。2013年至2018年,白春礼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是这个组织成立以来担任院长职务的首位中国科学家。6年间,他持续拓展全球科技合作网络,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来源国的数量从91个国家发展至104个国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创建于1983年,旨在推动南南和南北科技交流与合作,现有院士1300多名,来自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猜你喜欢

奖章科学院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漂亮的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