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

2022-02-24马东丽

人人健康 2022年26期
关键词:负性手术室麻醉

马东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手术部 陕西西安 710061)

前言

任何一类手术治疗,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麻醉干预,麻醉在临床就医很多方面被普遍使用。但是在实际麻醉过程中,特别是患者麻醉苏醒阶段会出现苏醒期躁动现象,如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还有些患者会出现应激反应。所以,为了避免麻醉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在给患者实施麻醉护理服务过程中,一般会配合优质护理给患者开展麻醉干预,这种护理方式虽然为患者营造了一个舒适、干净的诊疗环境,通过相关对策减少了麻醉产生的一些并发症,但是由于护理方式基本雷同,无法适应当前的手术室麻醉护理要求,所以,本次研究针对手术室麻醉并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旨在为提升临床护理疗效。此次选入部分实行手术室麻醉的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方案,对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情况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科室选入部分手术室麻醉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行手术室麻醉,选取时间段为2020 年2 月~2021 年11 月的患者10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对51 例。

对照组男性30 例,女性21 例;年龄27~62 岁;手术类型:面部治疗10 例,胸腹部治疗22 例,四肢治疗为13 例,生殖器官治疗为6 例;麻醉类型:局部麻醉30 例,全身麻醉12 例,复合麻醉患者9 例。

观察组男性40 例,女性11 例;年龄26~66 岁;手术类型:面部治疗15 例,胸腹部治疗20 例,四肢治疗9 例,生殖器官治疗7 例;麻醉类型:局部麻醉27 例,全身麻醉21 例,复合麻醉3 例。

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工作性质等进行了评估,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符合相关委员会审批标准,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表示许可。

1.2 方法

本次选取的所有患者均实行手术室麻醉,在此期间给患者开展了护理服务。

对照组患者为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如下。(1)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给患者做全面检查,为患者详细讲解医院、病房情况,讲解疾病常识、治疗方案、护理方案、预后状况以及手术方式,提前告知患者手术治疗需麻醉干预。(2)术前护理。实施手术前,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让患者术前保证营养充足,提升患者身体免疫力,并告知患者术前8 小时不可进食,这样能够提升手术成功率。(3)麻醉护理。协助患者取适宜的麻醉姿势,实施局部麻醉需提前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如何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改善患者手术负性心理,减少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4)苏醒期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身体变化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护理人员应该以躁动程度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患者存在严重阳性表现,应加强患者和病房防护工作,避免患者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应激行为[1]。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给患者详细的介绍麻醉过程、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处理方法等内容,让患者保持平稳心态积极配合麻醉,减少患者对麻醉产生的害怕、恐惧心理,杜绝麻醉应激反应的形成和发展。护理工作人员需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配合麻醉干预,对患者因麻醉情况出现的负性情绪等进行积极安抚[2]。

1.4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各有20 个条目,每个条目5分,低于50 分为正常状况,分数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2)应激反应:共有3 个条目,每个条目5 分,分数越高表示应激反应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项目中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和计算,计量资料以()标记,计数资料检验为t 和χ2,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应激反应无对比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3 结论

手术室麻醉的目的是通过麻醉使得患者无知觉,实现无疼感治疗的成效。临床上的麻醉,不仅仅是患者失去知觉,麻醉已经逐渐渗入到围手术期的准备及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麻醉后,需关注患者生理功能的改变状况,通过调整手术中患者的机体内环境,给手术治疗提供一个好的条件,减少手术室麻醉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形成和发展,一旦患者在手术室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需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紧急方案,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生命。特别是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临床护理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就从心理护理干预展开探究[3]。

心理护理就是护理工作人员通过自身掌握的医学心理专业知识,态度端正,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以温柔、亲和语言给予患者精神、心理、情志方面的正确疏导。通过鼓励、启发、诱导、环境改变等方式让患者远离心理痛苦。由于很多患者的一些应激反应和负性情绪不被他人理解,再加上家人的不尊重,以及病痛所带来的折磨,会导致患者精神方面受到极大影响,心理矛盾等因素作用下产生应激反应。所以,心理护理意义重大。护理工作人员应该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服务引导患者稳定情绪,消除患者害怕、恐惧等负性情绪,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敢于面对病魔,积极配合治疗,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在给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时,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爱护和尊重原则。人在生病后因为角色的变化,从社会生活过渡到自身和疾病当中;患者参与的社会活动变少,环境的转变,导致患者自我感受性逐渐增强。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一些敏感患者,对身边的环境、人会产生怀疑等心理;有些患者因为疾病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些患者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关注。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多关心、关怀患者,理解患者的一些应激反应,爱护和尊重每一位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患者保持愉悦的心理,树立治疗自信心,是实现有效心理护理服务的基础条件。(2)满足心理需要原则。通常患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为下面几个方面:希望早期确诊;医治水平高,医疗条件优质;安全感和舒适感;不喜欢孤独;干净、卫生;关心、关爱;饮食满足及营养充足;好的睡眠质量;社会动态。大多数的患者被医生告知生病后会出现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产生和患者心理需求不被满足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疾病的发展会导致患者生理需要上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患者的需求通常比较直接和迫切,因为生病导致患者容忍挫折能力下降,如果没有得到满足较易形成消极情绪,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甚至病情严重恶化,心理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是消除患者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3)针对性原则。心理护理不是给所有患者实行一种服务模式,应该根据各个层次的个体、疾病、环境等实施差异性的护理服务,如文化水平、认知水平、性格、年龄、心理状况、疾病类型、病程、治疗效果等[4]。(4)治疗性原则。应该收集和整理患者的心理资料,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并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当中,应该符合患者对治疗疾病,身体恢复的需求,心理应和治疗方案密切联系,不可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更应该实施以治疗性原则为主的心理护理服务。(5)主要矛盾原则。在诊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先后主次之分,虽然对大部分的临床症状进行了治疗干预,但是根本性的发病原因未遏制,患者的疾病无法得到根治,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中医中讲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就是说疾病在各个阶段,主次也有区别。如疾病在急性期,症状及体征虽然是“标”,但也体现了主要矛盾,所以,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医疗手段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争取诊疗时间;对于疾病缓解期,症状体征“标”开始降低,体现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消除病因及病理改变,因此,医护人员应该以患者的疾病各个阶段和实际状况实施适宜的护理服务。(6)共同参与原则。患者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所以心理护理的落实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工作,作为家庭成员也应该参与进来,其中有朋友、同事等,这样更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5]。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对比分析()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应激反应评分 焦虑反应评分 抑郁反应评分对照组51 67.63±4.85 78.78±3.54 69.65±6.45观察组 51 47.47±1.42 58.57±3.35 44.42±5.52 t 28.489 29.613 21.223 P 0.000 0.000 0.000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开展不同护理方案,其中对照组是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是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此次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数据显示,应激反应评分对照组(67.63±4.85)、观察组(47.47±1.42);焦虑评分对照组(78.78±3.54)、观察组(58.57±3.35);抑郁评分对照组(69.65±6.45)、观察组(44.42±5.52),比较各指标评分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得到明显的缓解,这充分说明心理护理服务更具有临床护理优势。

总之,对于手术室麻醉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负性手术室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