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磨剑 《初心永驻》
——江西省萍乡市老年大学学员易海泉十年出书之路

2022-02-23黄爱国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萍乡市萍乡古文

□黄爱国

2019年秋天,90岁高龄的江西省萍乡市老年大学学员易海泉将《初心永驻》一书毕恭毕敬地送到校长晏学云手中,满怀激情地说:“请校长接受我的‘毕业证’。”晏校长微笑着说:“您已高寿,又高质量出版了这本书,是我校‘十年磨一剑’的榜样,当之无愧的‘优秀学员’呀!”

易海泉是萍乡市老年大学古文诗词班学员,生于1930年6月。在黑暗的旧社会,由于家庭贫困,他仅读过几年书。14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他只好辍学,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易海泉和千千万万劳动群众一样,翻身做了主人。他是当年第一批参加职工夜校的人。在那里,他懂得了“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的根源是受到三座大山压迫、剥削,他万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积极投身革命与建设。1953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990年退休后,易海泉回忆过往,思考波澜起伏的一生,萌生了将自己的经历和所思所想融汇到文字中的念头。但当提起笔时,却感觉无从下手。为了提高写作水平,2009年,易海泉来到市老年大学求学,在古文诗词班一学就是10年。在这10年中,他一面学习古文诗词,一面钻研写作知识,并虚心向老师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请教。无论酷暑严寒,他都坚持按时到校上课,光课堂笔记就记录了好几本。

为了早日圆自己的写作梦,易海泉锲而不舍、夜以继日地练习写作。有时,为了完成一篇稿件,要往返打印店好几次,他乐此不疲。在老师、同学及朋友们的帮助下,特别在得到媒体记者的热心支持后,他撰写的稿件终于在报刊上发表了。

易海泉是闲不住的人。退休30多年来,他做过义工,参与过组建志愿者协会,还当上了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监察部长与名誉会长。2015年至2019年,他支持、协助、参与组建了5个志愿者协会,并多次获评萍乡市“优秀志愿者”“爱心贡献奖”;2018年,获评“最美萍乡人”,名列“市博物馆萍乡好人馆”,还入围“中国好人榜”。他通过做公益事业为自己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为确保高质量创作创造了条件。

2019年10月,易海泉编著的《初心永驻》一书终于出版了。该书历时十年,入选照片136幅,文章126篇,共25万字。《萍乡日报》刊文《传播正能量,健康且益寿》宣传了易海泉的事迹。建党百年时,中宣部“党建网”又将他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先进事迹向全国作了报道。

在《初心永驻》首赠仪式上,《萍乡日报》社原总编辑、党委书记朱隆起点赞这本书有“七个彰显”,称其是“传播正能量的生动教材”。易海泉听后,热泪盈眶地说:“我活到今天,仍有精气神,是践行了毛主席关于‘人要有点精神’的教导,如今在大家帮助下又出书了,实现了‘留点精神’的愿望,感恩党,感谢社会,感激大家!我要以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做新贡献。”■

猜你喜欢

萍乡市萍乡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第一次做寿司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A team that transcends generations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中学学生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