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小练笔训练点,提高学生起步作文能力

2022-02-23邹晓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起步作文小练笔写作方法

邹晓婷

摘要:小练笔短小精悍、具有针对性是其最大的优点,紧扣单元要素,与单元习作有着紧密联系。教师教学中充分挖掘小练笔的训练点,提高三年级学生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的起步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练笔 起步作文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5-

学生进入三年级,也进入了全新的习作天地,教材每单元都安排了习作。习作综合了想象、生活素材、篇幅较长和写作方法等因素,这些都跟低段直观的看图写话有很大不同,学生在面对起步作文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如:缺少素材、缺少写作方法、语句生硬、结构混乱等问题。课后练习题中安排了很多的小练笔,紧扣单元习作目标和单元语文要素,教师通过,充分挖掘小练笔写法、素材、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训练点,进而达到逐步提高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能力的目的。

一、依托文本巧仿写

对于刚上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习惯直观的低年级写话模式,起步作文想要顺利过渡可非易事,而模仿是不错的起步作文助跑器。阅读文本里有着许多可借鉴的、优秀的范例,教师必须要有单元一体化的全局观,建立起课后小练笔和单元习作之间的有机联系。

(一)仿句式

学生应具有语句表达通顺、流畅的能力,课文中有不少优秀的句式表达可供学生参考。比如:《秋天的雨》课后小练笔就是引导学生仿写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一句式,在课堂上采取挖空完成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仿写句式,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眼中秋天。《听听,秋的声音》中,笔者先引导学生总结第一、第二小节的句式特点,再出示其他秋天的代表性场景,逐步引导学生仿写。

这一类仿写句式的练笔因句式特点鲜明,学生仿写起来容易上手,此类型的练笔能让学生文从句顺地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的语言更加有条不紊。

(二)仿语言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就明确要求“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对于现阶段的三年级学生,如果能运用比喻句、拟人句或好词,会让作文色不少。

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中的小练笔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总结这篇课文的特点:围绕景物把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手法和好词把句子写生动,即:紧扣单元要素“新鲜感语句”,在有意无意中给学生渗透“新鲜感语句”语言的魅力。在这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把目光拉回现实,以“新鲜感词句”为指挥棒,有针对性地指引学生用美妙的语言写一写上学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样学生有了文本作为范例,仿照课文的优美词句写练笔,大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练笔中掌握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仿结构

三年级学生对于文章段、篇的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写作结构容易混乱、模糊不清。引导学生模仿课文段、篇的仿写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早在低年级,学生就接触了许多具有反复性结构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蜘蛛开店》等等,学生并不陌生。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预测单元,这里编排的3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小狗学叫》都属于反复性结构,特点鲜明,因此学生在续编故事时能在老师引导下运用这种结构,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的故事的语言更具条理性、逻辑性。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学生在《我会编童话》中学以致用,运用了这种反复性结构。还有《秋天的雨》中全文总分总的结构、第六单元的一段话中的关键句等等,这些阅读文本都是编者煞费苦心安排的优秀范例。

因此,在小练笔中,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铺垫,利用好阅读文本,搭建起小练笔和单元作文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迁移写法促表达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对学法的掌握,这在小练笔有明显的体现,语文大家王崧舟老师也非常注重学法的渗透,小练笔的写作方法基本是从阅读文本的总结得出的,学生迁移写法,开展练笔。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海滨小城》一文,可以这样设计:通过对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学习方法:

先扶后放,接着学生自学五、六自然段。当学生对这个方法有了一定掌握,老师帮学生把舞台搭建好了,课后小练笔在此时便登台唱戏:教师设计了关键句“小城的校园也很美”为开头,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个意思写,出示校园不同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把目光拉回到我们最熟悉的校园,并且还提供了词语给学生参考,搭建了支架,学生想攀登并非难事。这个设计提高了学生学法迁移的能力,也能进一步促进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围绕一个意思写。

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笔者引导学生确定每幅图的关键句,如“西沙群岛是鱼儿的乐园”“海龟在海底悠闲地散着步”等,强化学生脑海中关键句的意识。以上的写作策略为《习作六:这儿真美》中“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要求奠定了基础,学生对关键句的运用也更加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教师应在文本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法的渗透和總结,注重学生的学法迁移,降低课后小练笔难度。久而久之,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便以螺旋式缓慢上升。

三、处处留心积素材

2021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明确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学生想要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就必须细心留意生活、充分利用各种小练笔机会,为写作积累素材。

(一)留心观察

想要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离不开老师平日里的循循善诱。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小练笔中,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路上可以观察路人、商店、植物、商家等等,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学生初步的观察意识其实也为该单元的日记习作做了充分铺垫;充分利用学生秋游、运动会等活动的视频、照片也是一个好方法。

第六单元精心编排《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以及第一次出现的习作例文,这样的特殊安排更加聚焦于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习作能力。 以《搭船的鸟》为例,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后,笔者另外还出示翠鸟在水中捕鱼的慢动作视频,请学生也学着课文写一写翠鸟水下捕鱼的动作。这样的练笔设计,不仅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动作,而且对课文进行了补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翠鸟动作的敏捷。

在这个观察动物动作的训练点中,跟该单元“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是步步紧扣,目的是不断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逐渐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写作习惯。

(二)勤奋练笔

笔者认为,广泛意义上的练笔并不仅限制于课后习题的小练笔,学生写批注和日记都是宝贵的练笔机会。首先,学生平时在预习课文、课后阅读中有很多好词好句。只有写批注,学生才会对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有所思考、感悟,而非匆匆一瞥。刚上三年级,教师可以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圈画词句、做批注,批注的要求和类型;在课外书批注练笔可以体现在好词好句摘抄本中,学生写一些对好词好句或者内容的感悟与思考,日积月累下来,摘抄本可是一笔不容小觑的财富。

日记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库,记录着学生最真实的生活和感受。例如,有学生在《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中就从秋游日记中找到素材,唤醒了学生当时的观察体验,还为此次习作提供了现成的素材。

因此,日记和批注使得学生对生活片段、好词好句有意识地去思考、停留并且细细品味,也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阅读和观察生活,是一个宝贵的写作素材库。

教师立足于各种小练笔,训练三年级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模仿、迁移写法,建设好小练笔和习作之间的桥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阅读批注的习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和学生的起步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教师教材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62

[2]王佳哲.立足文本以读促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J].明日,2019(34).

[3] 陈芳.小练笔——让习作的种子更具力量[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05).

猜你喜欢

起步作文小练笔写作方法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指导重在运用
画一画,写一写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训练
巧借导图之力,有效指导练笔
文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几个策略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