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警方严厉打击养老领域犯罪

2022-02-22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10期
关键词:魏某集资公安机关

从假借权威背书、信誓旦旦介绍“保证作用显著”,到利用小礼物、打出感情牌,再渲染“再晚了就办不成了”的紧迫氛围……近年来,新型骗术层出不穷,老年群体由于辨别能力相对较弱、防范意识较为不足、生活条件逐渐变好,成为了诈骗团伙盯上的重点对象。摸准老人心理,巧立各种名目,诈骗团伙正以花样百出的套路“觊觎”着老年群体的“养老钱”。

为切实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四川省公安厅将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与打击整治养老专项行动相结合,对养老诈骗进行严厉整治打击。

全省公安机关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将打击锋芒对准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护”等为名,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

自贡市公安机关打掉一个利用免费领取礼品、旅游观光、情感陪护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到指定门店参加推广会,采取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虚构药效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8 名,破获案件11 起,捣毁窝点24 个,查扣涉案保健品10425 件,冻结涉案资金550 万余元;

广安市公安机关打掉一个长期冒充北京骨病医疗单位工作人员、专家等,以治病卖药、办理健康证、消费返现为名义,针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2 名,核实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受害人300 余名,涉案金额400 余万元;

凉山州公安机关打掉一个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金即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为诱饵,诱骗老年人缴纳“滞纳金”“手续费”等方式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 名,核实受害人43 名,涉案资金200 余万元。

在保持对养老诈骗犯罪严打高压态势的同时,四川公安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加强以案促治、以案促建,针对案侦发现的行业监管薄弱环节和监管漏洞,向行业监管部门提出工作建议,推动完善机制。加强与行业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联合整治,及时整治了一批乱点乱象,消除了一批风险隐患,铲除了养老诈骗违法犯罪滋生土壤。

诱导多人受骗 诈骗手法花样百出

2021 年,胡某萍急匆匆来到乐山市犍为县玉津镇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骗取了10 万余元。她对此后悔不迭,这一切要从和潘某贵的结识说起。

几年前,胡某萍面对即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社保缴费年限不足的问题,恰巧认识了“有熟人门路”的潘某贵。

潘某贵谎称自己有补交指标,只要一次性将要补缴的养老保险费给他,就能帮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并且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

胡某萍对此说辞深信不疑,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向潘某贵转款100625 元,期盼着自己的养老保险办理完毕。

没想到,2021 年,胡某萍等来的却是潘某贵称办理不到,但是会按承诺退还已交金额的消息。再过段时间,退款没到,潘某贵也不见踪影。胡某萍等人这才意识到上当受骗,连忙前去报案。据统计,潘某贵共骗取了18 名老人共179 万余元。

2022 年1 月,乐山公安通过连续侦查,将犯罪嫌疑人潘某某抓获归案,并依法实施刑事拘留。4 月,潘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移送审查起诉,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此次事件只是打击养老诈骗案件的一个缩影。以代办“养老保险”为名目,骗取老人信任、诱导转出大量钱财是犯罪分子屡试不爽的经典套路之一。

骗子套路深 多数受害者不愿主动报案

打个咨询电话,两位年轻销售人员立马开车前来,将自己接到成都市郫都区某养老院实地考察,临走时还送上小礼物……面对这样的“热情”,60多岁的吴女士难以招架,当场就交了“定金”,随后签合同付款,一步步陷入对方的圈套。此案中,和吴女士一样被骗的老人多达数百人。

采用送纪念品、组织免费旅游等小恩小惠蒙蔽老人,仅仅是骗子们的第一步。公安机关梳理了四川省涉及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手段,包括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提供“养老服务”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犯罪;以投资、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养老项目”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犯罪;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以销售“养老产品”为名进行非法集资犯罪。

“犯罪过程中,不法分子把自己包装成合法机构,虚假宣传造势,聘请所谓的专家、明星站台,迷惑群众,欺骗性极强。”四川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侦查一处副处长说。

多位办案民警表示,骗子的套路“防不胜防”。例如,承诺还本付息是非法集资的重要特征,不法分子为规避监管,在合同表述中以“福利金”“床位补贴券”等字眼代替利息;老年人参观的是一家养老院,具备民政部门认可的资质,但最后与老年人签订合同的却是另外一家公司。

警方统计发现,四川省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受害人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其中75 岁到85 岁的老年人占比达54%。“由于老年群体风险识别能力低,容易被犯罪分子以各种甜头诱惑,将养老钱投入其中,且大多怀有期待心理和侥幸心理,即使发现上当受骗也期望能够收回投资,不愿主动报案。”民警介绍,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犯罪分子还具有明显的跨区域作案特征,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窜作案性强,“这些都致使公安机关难以及时发现犯罪线索。”

针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警方均呼吁受害人主动提供报案证据材料,并到公安局进行债权登记。

挽损难度大 防范打击需形成合力

今年3 月初,资阳雁江公安举行了一场涉案资金返还仪式,为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的395名“投资人”拿回部分“投资款”,总计913 万余元,返还比例达50.98%。

“这些投资人大部分都是老人,用自己积攒一生的养老金来投资,很多受害者都是瞒着家人悄悄投钱。”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说。

资金返还背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较量”。此案中,借款方混淆还款数据,称“钱已还清”,民警花费近一年时间,仔细梳理了三方40 多个关联账户、10 万余条交易数据,用铁证戳穿谎言。最终,借款方不得不处置名下资产配合还款。

事实上,追赃挽损难一直是公安机关办理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的痛点。

“通过公安机关侦办案件情况来看,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的挽损率较低。”民警说,经进一步分析,非法集资的一大特征在于承诺保本付息、高额返利,而案发大多是因为犯罪分子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高额利息。案发时,巨额集资款往往已经被犯罪分子使用,被害人除了已经领取的少额利息,本金难以追回。

对此,四川公安经侦部门已明确,瞄准犯罪分子设立分支机构、发展营销团队、跨区域实施犯罪等特点,着力打大打深打全,彻底摧毁犯罪组织体系,形成最佳查处效果,并切实强化追赃挽损,最大限度挽回受骗群众损失。同时,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活动开展专题研判,把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重大风险纳入公安机关视线,做到预警在先、处置在前。

泸州纳溪公安成功侦破一起养老诈骗案

泸州市纳溪公安成功侦破一起养老诈骗案件,全力保护老年人的“养老钱”。从警方了解到,该案涉案人员魏某经营一家保健品店,2021 年11月初至2022 年5 月,魏某打着免费送鸡蛋、面条的方式,吸引众多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到店内听“养生课”,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今年5 月20 日,魏某开始向老年人宣传“某胶囊”保健品,并虚假承诺支付定金后可以领取礼品,如果不买可退还定金。

在陆续收取了10 余名老年人缴纳的定金共计1.9 万余元后,魏某关店“溜之大吉”。随后,意识到被骗的10 余名老年人先后报了案。

通过现场调查和大量走访工作,纳溪公安确定了魏某的活动轨迹,并于7 月21 日将其抓获。到案后,魏某对其诈骗的不法事实供认不讳,经民警规劝,魏某退回诈骗的1.9 万余元。魏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泸州市纳溪区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南部公安公布多起养老诈骗典型案例

2022 年2 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罗某某以能够申请到廉租房的名义,骗取10 名中老年人积蓄,共12 万余元。经过缜密侦查,南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将罗某某抓获归案,并将追赃挽损与案件办理同步推进。犯罪嫌疑人罗某某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所获款项已全部追回并退还给受害群众。

自2021 年4 月以来,余某某、张某某在销售某品牌羊奶粉、清血酶、小分子复合肽等产品时,明知产品无治疗疾病功效,仍利用老年人图便宜的心态,邀请老年顾客到店免费体验治疗仪、听课计积分兑礼品,宣传产品可以治疗糖尿病、心脑血栓、骨质疏松等疾病,从而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今年7月,2 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经查,余某某非法获利28 万余元,张某某非法获利13 余万元。

自2021 年9 月起,在南部县某艾灸馆,何某通过免费为中老年人做艾灸、每日打卡领取礼品、投影讲课等方式,以此为诱饵,虚假宣传其销售的钙片、亚麻酸等相关产品的功效,引诱中老年顾客购买,从而谋取非法利益 10 万余元。7 月25 日,南部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将其抓获,犯罪嫌疑人何某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是我们工作的一大重点。”南部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介绍,自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南部公安破获了4 件养老诈骗案件。

猜你喜欢

魏某集资公安机关
合肥蜀山:对20年前一起命案嫌疑人批捕
太原:举报非法集资最高奖万元
监护资格,可以撤销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各式非法集资套路与反套路
迈向法治公安: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实证研究
公安机关将开展3个月行动 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
伪造20万元存折恶意支取被判刑
当心非法集资搭上网络传销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