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研究*

2022-02-22付春艳侯春婷

运动精品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付春艳 侯春婷 高 俊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研究*

付春艳 侯春婷 高 俊

(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为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为适应我国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体育强国建设和民众对高质量物质文化的需求等方面新的要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要以提升价值性、强化竞争性和拓展功能性为导向,以物质文化挖掘、国际话语体系构建和精品物质文化打造为实现路径,不断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以不断创新、深化发展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作为我国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宗旨,结合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建设,改革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应以此为导向展开深入的探讨,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发利用和传承,以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我国体育强国的建设和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

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新要求

1.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要让民众认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更要求将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凝聚成具有引领性的思想道德基础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引。一方面,将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体育教材中,并且通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这一途径,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师生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了解其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民族精神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并在教授学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时,渗透给学生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这不仅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也让学生建立起应有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实现民族身份认同,激活教化育人的内生力。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各地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分享的途径。如,结合新媒体技术,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渠道,可利用电视、微信、抖音等平台,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转播相关赛事活动,让民众更加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2 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建设,不仅要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推动我国体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还要成为促进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物质文化源泉。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沉淀了各族先人宝贵的生活经验,是深受当地民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融入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我国体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从不同的领域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取其精华并融入现代化因素,可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建设、丰富体育产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焕发出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从而加快我国体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其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渐形成完善,其拥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及群众基础,更加便于普及推广,而大面积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拓宽群众日常健身运动项目的选择范围,特别是能够给予人民更多的运动选择,促进重点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群众进行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及运动参与率。这不仅满足了群众对于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化的需求,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

1.3 民众对高质量物质文化的需求

新的历史时期,民众对高质量的体育物质文化不仅在于运动性、竞技性、休闲性和娱乐性,同时还在于生态性、康养性、可观性和易于操作性。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从人们的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活动、节日习俗、游戏活动等方面发展而来,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逐渐衍生出运动性、竞技性、休闲性、娱乐性等功能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在民间流传至今。如武术、摔跤、射箭等运动项目,就充分体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性、竞技性的功能,其中一些运动项目已经成为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比赛项目;而踢毽子、放风筝、抖空竹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因其休闲娱乐价值,在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因其具有生态性、康养性、可观性、易于操作性等功能而迎合了民众的需求。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项目深受中老年人群的喜爱。此外,舞龙舞狮、跳竹竿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因其极具观赏性,能给人一种美的体验而备受欢迎。民族传统体育的众多功能满足了民众对高质量物质文化的需求,民众也通过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缓解生活压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文化休闲生活,从而达到愉悦身心、促进机体健康发展的目的。

2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导向

2.1 提升价值性

将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正本清源、精神正气、生活智慧等物质文化融入到新时代社会发展之中,以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文化引导中的作用,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的价值。新时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需要提升其价值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将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物质文化融入到新时代社会发展中,能够促进当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呈现。例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抢花炮运动等传统节日和体育文化活动的举办,能够吸引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欣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当地的社会知名度,促进了当地的经济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民族的重要习俗之一,且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构成了现代人们的文化生活这个大整体,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新时代社会发展之中,让其依附于民族习俗而蓬勃发展,让地域文化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而得以体现,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价值性。

2.2 强化竞争性

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媒体深度宣传,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地位、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以较强的文化竞争性,助力体育强国的发展与建设。新时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广泛宣传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文化背景、民族特色等,打造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相互促进、以便得到更好发展。以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体育强国的建设,就要强化其竞争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依托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地位、物质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展现我国体育文化的独特性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提升民族凝聚力、展示良好国家形象及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竞争力,能够使其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这就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了我国体育强国的发展与建设。

2.3 拓展功能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寓教于乐、技能传承、修身养性、合理竞争等特性,将其融入到新时代民众健身、休闲、康养、娱乐等需求之中,通过功能性的拓展,实现高质量体育物质文化的有效供给。新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需求得到释放,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拓展其功能性同样尤为重要。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从先进的视角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革、完善及创新,将其以一种便于接受、推广、大众化、通俗化的表现形态展现在民众的面前,以满足民众的需求。例如,为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部分武者将武术竞技化,在保留其传统竞技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竞技表达,从而促使了竞技武术套路、散打等多元的武术形式。武术的这一革新产生了良性效果,其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也促进了武术这一运动项目的发展。因此,新时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出发,在做到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性,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休闲、康养、娱乐、观赏等需求,从而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3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创新发展路径

3.1 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挖掘

深入挖掘具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物态化肢体动作表征,让民众在民族传统体育肢体动作的教化中,构建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建立物态化的自信、自立和自强。一方面,政府的体育部门联合教育、文化部门出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中小学的相关政策,同时鼓励各学校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校本课程,也可以采用资金鼓励的形式,激发各校的参与开发积极性,将民族传统体育以大课间、体育课、课间操等形式融入体育教育,在教育的同时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内涵,使青少年了解、参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不仅能够增加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群众数量,还能够让民众在民族传统体育肢体动作的教化中,达到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民族处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常导致本地区居民对本民族的认识较片面。面对这种情况,应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从民众认知的角度去理解民族文化认识片面的问题,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对族民进行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教育,使族民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从而建立物态化的自信、自立和自强。

3.2 国际话语体系构建

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话语体系,释放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促进体育文化交流中的效用,系统性、体系化、逐次性地推进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带动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交流平台,将本地区的一些影响力较大、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开展成效显著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打造成对外交流精品,对外推广,同其他国家的体育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在想其他国家塑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象的同时,增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对外交流中的吸引力及影响力,从而达到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促进体育文化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提倡各地区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推动“全民健身”的内容中去。在群众中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的体育课程增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内容,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校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等,以便更加完整地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用民族传统体育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以提升我国的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3.3 精品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打造

打造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精品,为我国社会不同阶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层次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精准服务与供给,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高质量民族传统体育需求,在不断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服务效率的同时,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5]。首先,拓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业,打造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小镇,适当融合西方竞技体育,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革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准服务与供给,打造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精品。其次,以体育强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方针为发展契机,打造民族传统体育品牌文化精品,在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最后,利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掌握群众的体育需求,以群众的需求、喜好为基础,推出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精品,以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政策的号召,让更多的国民走出家门,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健康。通过打造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精品,满足群众的高质量民族传统体育需求,在达到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服务效率这一目的的同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新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要在凝聚中国力量、夯实民族基础、增强人民幸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发展,应以社会需求功能为导向思路;以挖掘所蕴含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促进自信、自立和自强为目标;通过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话语体系,带动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打造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精品,实现体育精准服务与供给的实现路径,推动新时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

[1]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s://www.neac.gov.cn/seac/xxgk/201801/1072663.html.

[2]吴涛,陈金鳌.全民健身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0(9):67-72.

[3]胡磊,王美娟,童世敏.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定位、价值取向与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21(2):63-69.

[4]周海澜,罗露,张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体育历史文化的作用与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0):122-123.

[5]闫慧,李爱菊.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3):13-18.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FU Chunyan, etal.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erbin 150025, Heilongjiang, China)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TYB09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TYB056)。

付春艳(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高俊(1976—),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