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探讨

2022-02-22陈晓陈宗智

经济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非全日制基础理论重要性

陈晓 陈宗智

摘 要:全国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招生院校达上百所,纵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仅有不到11%的高校设置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从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的生源分析,从学生培养期间的学习情况调研,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需求检验,在整个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设置会计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

关键词:非全日制 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 基础理论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3;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100-02

同一院校,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相比其他财经类专业招生分数偏低,招生院校的个数和每年的招生人数不断攀升。生源当中,无会计专业系统学习的人员比重也越来越大。

一、会计专业硕士生源情况分析

(一)具备会计专业系统学习的生源

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的生源中,首先是以参加全国硕士生考试前就是在职状态的人员为主,其次一小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在职人员告别会计基础理论至少五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应届毕业也将这些知识放下三年以上。况且这两类生源都存在“当年”学习会计学原理时,仅仅是一个懵懂少年,而且不乏当年囫囵吞枣的可能性。

假定,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计划中,首先是会计基础理论课程,那么对后续“高级”会计知识的学习和案例教学是必要和有益的铺垫。而且时隔数年再一次学习这部分知识,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宽泛的掌握。高楼大厦平地起,基础无论多么牢固都不足为过。

(二)无会计专业系统学习的生源

各高校录取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第一依据甚至是唯一考量标准就是全国统一考试的初试成绩。而这个初试成绩考试命题,满分三百中没有一分涉及到会计知识。

当然,近年多数高校都有复试,复试分笔试和面试,但会计知识考察范围极其有限。而且部分高校在招生人数的压力之下,在高收费招生的利益驱使下,在学生已经填报志愿选择我们学校的前提下,很少存在有学生达到分数而拒之门外。但是这里的分数还要回到前面讲的初始成绩。

对这一类生源,在培养过程中不设置会计基础理论课程。不仅仅是无法开展后续课程学习,而是对会计专业教育的亵渎。某银行信贷部主任专业调研,看不懂会计报表;某企业高管搞不清何为付现成本;某投资部部长分不清EBIT和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区别;甚至某财务部长根本不知道如何“借”、“贷”;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这些人口袋里却有一本研究生毕业证和一本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专业标明“非全日制会计专业”。从这一类生源分析,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设置基础理论课程更为必要。

二、培养期间学习情况调研

(一)课堂案例与专题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多以案例探讨和专题研究为主,理论知识的讲授为辅。案例具备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所以案例几乎不涉及基础的理论知识考察。而且这些案例的“答案”往往有较为明确指向,所以,一般的成年人或者具有一定企业工作经验的学生,也能够“回答”出一些见解。导师也就容易忽略同学们是否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案例探讨和专题研究多以分组模式进行,三五名同学一组,每一组同学在搭配时,同学们考虑了各自的优劣。所以,取长补短之后同学们能够交给导师一份满意答卷。可是有些没有理论基础的同学,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就难免暴露缺少会计基础理论的“瘸腿”。

诚然,理论知识的讲授占据一定的学分。但是几乎每一个课程名称前都有“高级”两个字。例如,高级财务会计实务、高级管理会计实务、高级财务管理实务。说实话,越是“高级”,同学们能够考试及格的几率越大。这就好比,某生产或技术领导升任企业总经理或副经理后主管“财务部”照样绘声绘色。但是“声色”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细节瑕疵,一个扎实的财务部必须有基础理论过硬人员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职能。

(二)硕士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硕士论文的题目很大,大到似乎能解决金融危机;大到能建议财政部的货币政策;大到能分析国际形势,大到要能修改杜邦体系;大到能挽救企业于水火。大题目,两万字的内容多泛泛而谈,很难有实质性的意见、建议、解决方案。10000字的国内外研究总述、引用、介绍;5000字“论文基于的ABC公司”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描述;再有几千字分析套用已有的理论“模型”构建自己的“体系”或“方案”,以此识别风险或各类指标;最后千字左右甚至少至几百字,建议或解决实际问题。

调研发现上述现象的论文在硕士论文中的比例很大。分析其原因,首先是论文格式化要求;其次是源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格式化要求应该不是主要因素,国内外研究综述如果采用提纲挈领,那就无需占用过多的篇幅。案例基本情况介绍可以紧密围绕或穿插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节约出来的篇幅就可以使文章内容具体化,血肉更加丰裕。一旦具体化那么就要更多描述细节,细节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撑,如果没有基础的理论储备就只能选择大而空。例如,调研中有一篇题目为“ABC公司外汇风险管理研究”的毕业论文,论文答辩底稿中,其中一位答辩组导师的问题是:企业的外币账户包含哪些。似乎这样的问题不应该向具备硕士研究生级别的提问。然而学生只回答:核算外币的“银行存款”账户。这就很难想象文章从基于的ABC公司获取数据的质量,甚至怀疑整篇文章的论述基础。此时再去为学生补会计基础理论课程显然太晚。

三、工作岗位上需求的检验

(一)复合型人才需求

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面向两个方向。一是专业化人才方向,在某一专业化领域深入学习,探索研究。以求解决更为高精尖的問题,推动科学、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二是复合型人才方向,在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科交叉融合借力有利于产业和人才的升级、创新综合发展。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数量远远大于专业化人才需求数量,从近十年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看,硕士研究生已经不是“精英”式专业化人才培养的“终级”目标,“复合”也是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

从上述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倡导本科毕业后跨专业选择相近、相似硕士研究生专业。跨进新专业后,要及时、全面、系统地给予新专业本科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补充。之所以将会计专业作为非全日制硕士培养需要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研究目标,源于会计专业本科招生即为“文理兼收”,跨专业迈进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学生也较多。我们能够看到有理工科学生跨专业到会计,极少有会计专业跨专业报考理工科研究生。因此,建议偏“文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入学前的专业背景,适当设置基础理论课程。

(二)工作岗位内容需求

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所从事的工作,自然是会计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会计核算虽然简单,但是作为一项专业技术工作,没有理论基础却难以胜任;财务分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会计报表都读不懂,甚至会计恒等式都不理解,财务分析也就无从谈起。不管是会计核算还是财务管理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做铺垫。飞机能够飞到万米高空,起飞前滑行的两三公里必不可少。

从生源分析、学习情况调研和工作岗位上的具体需求检验,在整个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设置会计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55;青岛明达尔管理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55)(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非全日制基础理论重要性
超过用工时长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0”的重要性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被歧视问题研究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排斥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历偏见要不得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理、情、技”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基础理论说课设计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