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亮自己,照亮世界

2022-02-22李小云

中国慈善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领导人生

2021年6月的一天,李一诺在微信里告诉我,她在写一本书。半年之后,她说,“给个地址,给你寄一本。”过了几天她又转了一个截图,截图里她对约书评的人说,“我找李小云同学写啊”;她在微信上对我说,“抓你壮丁呢,你行不?1·18截稿。”简明扼要,直入主题,不像我经常遇到的先客气寒暄,恭维一番,然后再敬请赐叙。一句“李小云同学”让我觉得不写也得写。

读李一诺《力量从哪里来》一书就如同和她交流,字里行间凸显出她逻辑清晰、语速惊人的特点。2018年在西雅图盖茨基金会的年会上,李一诺讲了20多分钟基金会在中国的战略思路,语速之快几乎到了我听不懂的程度。坐在我旁边的林毅夫悄悄对我说,“一诺说话可真快啊!”

难怪她在书里说,博士毕业答辩的时候,连美国教授都说,“一诺,你说得比我们都快,能慢点吗?”快言快语、直截了当是李一诺的最大特点,衬托出了她简单、朴实又阳光的心智。

在她的这本书中,从一个个“不敢”,再到“敢于”,真实呈现了一个年轻女孩在中国这场前所未有的开放语境下跨越国界、文化和职业的生活和工作的多彩叙事。颜宁说,李一诺的书是帮助他人“叩问内心的启蒙之作”,我觉得此言不虚。李一诺被很多年轻人视为成功偶像,追随着她。但李一诺却说,从“不敢”到“发光”,要做自己的太阳,因为你不可能找到其他的阳光照耀自己——这是一个追求自主性的个体主义者一目了然的道白,毫不掩饰。

现代性的青春交响曲

李一诺的书分为五个部分,从初到异乡,到职场进阶,再到面对生活,最后到面对自我,呈现了她年轻人生的不同阶段。她以隐喻的写作表达,将“不敢”和“敢于”贯穿于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过程。

异国他乡,不敢开口,但是她没有试图云淡清风,而是诚实面对,从而慢慢重新“学会”英语;初入职场,三道鸿沟,再现“不敢”,重回“哑巴”,但她从最基础的事做起,做PPT,做电子表格。她说自己水平不行,就付出200%的努力。

当领导,又是一个“不敢”,这个“不敢”和之前不同,这是一个自我定位的“不敢”。她在书里提到,同事曾对她说,“唯一能让你坚持的东西成为现实的办法就是当领导”。

职场进阶,又是一个“不敢”,不过又多了一个“不同”。作为一个女性,她要面对长期出差的考验。她说,“为期4个月的大项目中,我经历了深层的自我怀疑。回头看,那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就是适应做那个不一样的人。”

她满怀信心地面对了“不敢”和“不同”,实现了“光芒万丈”的职业生涯。面对生活,李一诺也经历了同样的“不敢”,不过这个“不敢”是不敢“臣服”。她说辛格的《臣服实验》给了她巨大的灵感,让她“纵身一跳”,“我们纵身一跃,全身投入,像年少轻狂的嬉皮士和疯子一样不要理智。”

这一跳,跳出了“一土”这个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实验,也让李一诺体验出了“无我”。

在书的最后,她回到书的主题“力量从哪里来”。她以面对自我、从不敢面对到全然接受为标题,回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她将自己是谁与她的原生家庭联系起来,与社会的现实联系起来,以向光的路径为结语结束了她与读者的人生分享。她没有将自己的奋斗经历描绘为苦难的叙事,而是留给了我们阳光总能照耀到每一个人的乐观豁达。我认为,这也许就是本书最值得我们一读的价值所在,因为我们每个人最需要的都是那份灿烂的阳光。

这本书从直白明快的介绍开始,犹如轻松的奏鸣曲快板,紧接着在主旋律“不敢”和“敢于”的统领下,在书的不同章节呈现她的向往-怀疑-退却-成功的不同人生經历,读起来好似不同乐章交替反复的乐谱旋律。作者以“向光的路径”为标题,并以“照亮自己,照亮世界”这一严肃深刻但乐观向上的旋律,将一部青年人生交响曲推到了高潮。

现代化语境下的个体人生

李一诺在书里说她一个人拿着行李去美国,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庚子赔款最早一批留美幼童的照片,想到过去几十年我在欧洲、在美国机场见过的一批又一批拿着行李的中国小孩,以及在去往非洲途中那些中国的专家、工人。我由此还想到了中国百年的发展,想到了疫情以及今天中国和世界的格局。我觉得,李一诺的书与其说的是她自己,倒不如说她在给我们呈现一个在现代化的语境下个体主义人生成长的故事。

我曾经和李一诺开玩笑,说她太像美国人,她断然否定。她在书里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最初的来源是家庭的营养”。李一诺说,她的姥姥从一个裹小脚的传统女孩到偷偷学习写字,到成为护士和一位地位蛮高的干部;她的母亲则是16岁下乡,工农兵大学毕业,到工厂当技术员,出国进修,成为工厂的总工程师,最后辞去工作到北京应聘一个民办旅游学院的副院长,最后居然做了一家德国基金会驻中国的代表。李一诺觉得,家里的“女超人们”给了她最原初的智慧。

她在书里回忆说,她的妈妈周末来清华看她,女儿对妈妈说自己压力很大,有做不完的事。妈妈看着女儿愁眉苦脸的样子,说,“走,咱俩出去玩玩,放松放松。”李一诺从母亲身上体验到了“要有勇气面对并付出行动,总可以走出一条路”的精神,这是李一诺对于力量从哪里来最朴实的回应。

读了她的书,我理解了她否认自己美国化特质的原因。她正是带着这个从原生家庭遗传来的基因,去往异国他乡奋斗。她说妈妈一直很乐观,充满幽默感,而李一诺自己也想把这个最大的财富传承给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孩子,还有更多的孩子。当初她在担任盖茨基金会驻北京代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做“一土”教育,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而这就是答案。

这本书写得很坦诚,她承认自己当领导时掉进过很多“坑”——一开始不知道领导到底应该干什么,还认为当领导应该受苦……但最终她从“坑”里出来了,领会了当领导的三条“捷径”——犯错,砸墙,当“坏人”。我自己当过几十年领导,读到这里心里暗暗想,李一诺想得那么透,她才四十出头,日后会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她的人生呢?

这本书也充满了努力进取的故事,看不到一点我经常讲的“进取抑制”。她在书里说,她和敬重的领导谈话,让她认识到晋升是为了有更大的影响力,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个人只是做成事的工具。她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树立追求成功的道德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说她深受美国的影响也并非全无道理。

个体现代性的性格不全来自无休止的盲目进取,同时也需要不间断的反思与学习。李一诺的书不仅呈现了努力进取的心路,还呈现出了她诚实的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她在书里讲了自己曾经不敢认怂,但这种“不敢”后来被一个客户治愈了,她从而学会了“敞开”。 她说,在人的层面敞开才可能有链接,有链接才可能有信心,有信心才可能有实质层面的变化。她在工作中获得的这种“自反性”,虽然有工具主义的色彩,但仍不失为一种现代性的特质。

李一诺还是一个年轻人,她的努力和经历让她拥有了年长者都难以企及的极为丰富的人生。她在书里的呈现,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已足以让我这一个年长她很多的人难以消化。她请我写书评,我写完了才发现,我只是触摸到了她人生交响曲的几个音符。我不由得突然想到,到了六十岁了,我是否也需要问一下自己:“我是谁?”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深讲席教授)

《力量从哪里来》

作者:李一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猜你喜欢

领导人生
院领导简介
人生中的某一天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我家领导
独一无二的你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