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奥运百年

2022-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万国人用国际奥委会

1908年,《天津青年》刊登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才能派出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出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三个提问,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中华大地掀起了轩然大波。

回答“奥运三问”的第一个问题,中国人用了24年。在刘长春远渡重洋参赛之前,中国曾多次与奥林匹克失之交臂。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896年希腊即将举行第一届奥运会(当时被称作万国运动会)前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曾通过法国驻华公使向清政府发出参赛邀请,被“不知奥运为何物”的清政府拒绝。

1907年10月24日,“南开之父”张伯苓在演讲中代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组队参加奥运会的倡议。但当权者忙于军阀混战,无暇顾及。

中国人的热情得到了回应。1915年,“万国运动会总干事部”(即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国际奥委会)明确建议:“下次万国运动会时,中国亦得派运动家前往预赛。”然而随即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护法战争,这弥足珍贵的机会转瞬化作泡影。直至1921年的第5届远东运动会,中国才与国际奥委会正式建立联系。次年,身为远东运动会发起人之一的体育家王正廷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进入这个组织的第一位中国人。1924年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则于1931年被正式接纳为奥委会组织。

由于经费问题,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中国只派出时任体协干事的宋如海,以观察员的身份只身赴会观光。观望着异国选手奋力拼搏的矫健身影,宋如海用英语喃喃自语:“奥林匹亚……奥林匹亚……”突然,一股抑郁于胸中的热流奔涌而出,他以中文谐音大声咆哮:“我能比呀!”这一年,沈阳东北大学的田径场上,19岁的刘长春已站在百米赛道的起跑线前。距离他代表中国出征,还有四年。

回答“奥运三问”的第二个问题,中国人用了76年。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夺得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金牌。這一枪,改写了中国无奥运冠军的历史。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向前的步伐不会停下。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里程碑,更多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直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这16年间中国在5届奥运会中共夺得80块金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2001年,随着萨马兰奇亲口说出“Beijing”,百年奥运,终于圆梦中国。从1908年到2008年,从“奥运三问”到“北京欢迎你”,中国用了整整一百年,终于与这个星球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的主火炬再度在“鸟巢”点燃。北京以全球唯一“双奥之城”美誉迎来又一个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

百年奥运史,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矢志前行的生动缩影。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奥运参赛始末》,佚名/文,《北京日报》2007年9月25日等)

猜你喜欢

万国人用国际奥委会
天空低了
命运
咏月
洛杉矶将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让给巴黎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一棵树
万国鹏:跟着梦想的方向去
小鱼儿勇闯太空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