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文化教育界加强文化认同

2022-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奥运健儿教育局价值观

推出新教材,校园每周升国旗……一系列加强爱国文化和历史教育工作的实施旨在培养下一代的爱国情怀

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香港文化教育界联合社会各界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新教材,持续加强青少年国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爱国爱港观念,以期为社会培育栋梁之材。

对通识教育科进行改革是香港教育拨乱反正的第一步

此前,香港历史课本中,有关鸦片战争的描述曾引发巨大争议。

2019年10月,有港媒发现,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的阅读材料公然声称,鸦片战争源于中国和英国出现政治、贸易体制及司法制度冲突,只字不提英国大量输入鸦片令中国白银外流、鸦片毒祸令中国人沉沦,反而指责中国“傲慢”,疑将战争合理化。

2020年4月,香港啬色园(香港一个非牟利慈善团体)主办的可立小学一名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历史时,竟宣称英国是“为了消灭中国的鸦片而发动鸦片战争”,引发香港各界严厉批评。

2020年5月,香港《文汇报》指出,一本经过教育局审查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现代初中中国历史》中,描述林则徐“不明白英国的贸易状况”“毫不考虑禁烟对中英关系的冲击”“轻率地单方面严禁鸦片,这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并最终酿成战争”。

香港教材,为何屡屡“藏毒”?

香港于2009年正式实施新高中课程,设立必修科目通识教育科。然而,如此重要的科目,香港教育局并未指定教材,通识书籍未经审查即可进入课堂,这就使得部分教材会出现刻意误导和曲解政治的内容。据《文汇报》报道,香港公立学校赵聿修纪念中学的相关通识教材中明目张胆灌输“港独”观念,还要求学生观看“港独”分子宣扬分裂思想的视频。

通识教育科改革是香港教育拨乱反正的第一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于2021年4月宣布,优化高中4个核心科目的课程,其中通识教育科改名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简称“公民科”),由“‘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和“互联相依的当代世界”3大主题组成。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邓飞表示,公民科从“一国两制”、香港基本法,到国家发展以及国家与香港的关系都有涉猎,其与以往通识科的最大不同,是从以前片面、零碎的内容,变成了现在更全面地让学生认识国家发展的情况。

2021年8月11日,香港教育局再就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主题发放了3份教材,其中一份主题为“国家情况与国民身份认同”的教材约有102页,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近年国家在不同领域,包括高新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基础建设、脱贫等范畴取得的成就、作出的努力和产生的影响,令同学们了解国家成就,增加科技文化自信,增添国民身份认同感。

在高新成就领域,教材列举了“世界上商业运营时速最高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火星探测‘天问一号’”等,让学生了解国家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在基础建设成就方面,教材分为交通运输、邮政、网络、能源四个方面建设,为同学科普中国基建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增强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民身份认同

2021年10月1日,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表示,教育局深知国民教育对民族团结、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学校课程让学生全方位认识国史、国情、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国家安全。

香港教育局已全面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向学校发布了《香港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及相关指引性文件,并为全港学校举办国家安全教育到校教师工作坊,协助教师在课堂内外推动国家安全教育。杨润雄说,教育局将继续持守教育专业,通过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培训、提供教学资源和举办多元化活动等,全面提升香港学生的国情知识,国民身份认同。他期望社会各界与教育局一起为香港的国民教育共同努力,培养年轻人成为有素质的新一代,不但对社会有承担,而且具有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和国际视野。

2021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向全港中小学发出通函,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鼓励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力度培育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并强调应从小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价值观教育既是重要而持续的教育工作,也涉及社会风气的建立。杨润雄表示,香港社会近年来出现散播虚假、误导信息和煽动仇恨、暴力等不正之风,让一些年轻人对前景失去信心,甚至走上歪路,给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深刻认识到推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支持学校加强立德树人的工作,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爱国爱港的正面价值观。

此次公布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试行版)以中华文化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干,贯通香港中小学各个学习阶段,为学校推进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完整、系统的指导。

该课程架构强调,学校应从小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协助学生从小正确认识国家历史,欣赏中华文化及传统价值观,尊重国家象征和标志(包括国旗、国徽、国歌),认识宪法、香港基本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国民身份认同,明白身为中国人有共同保护国家、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责任。

“价值观教育必定包含爱国教育。”杨润雄表示,国民以国家为荣天经地义、不容质疑。全港各学校将依托课程架构安排多元化的学习计划,并举办“中华经典名句”学习、“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持续加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

2021年10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发布通告,将国旗国徽纳入香港中小学教育、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等提供最新指引。发言人表示,明年1月1日起,中小学(含特殊学校)须在每个上课日、元旦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国庆日升挂国旗;必须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这也是促进国民教育及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感情,以及加强学生對国民身份的认同的一项有力举措。

2022年1月1日,香港学校均在元旦当天升国旗,包括幼儿园等,揭开新年序幕。

《觉醒年代》等精品节目在香港开播

2021年8月9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中联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百年精品节目香港展映活动,在香港全面启动。系列精品节目包括“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剧集《大决战》及《跨过鸭绿江》等。

林郑月娥指出,香港电台作为公营广播机构,有责任全面落实港台约章的公共目的及使命,包括提供让市民了解社会和国家的节目,培养国民身份认同感。

据了解,特区政府与央视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将在港台播放更多的内地节目,涵盖国家安全教育、粵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等重要议题,帮助香港市民认识中华文化和国家的最新发展,有利于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其实自2021年2月12日起,每逢星期一、三、五下午2时30分,一档名为《世纪长征》的播客便在香港电台普通话台《寰听世界》节目时段内播出。这是由世纪长征系列活动筹备委员会、香港电台普通话台全力推动,透过100集《世纪长征》电台特辑,按时序阐述过去100年的中国近代历史,让年轻人轻松地学习中华文化,增进对国家发展的认识。

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于2021年7月12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8时半,在有线综合娱乐台和77台“香港开电视”开播,令全港观众清晰了解及进一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首次登陆香港荧屏,《觉醒年代》便受到香港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国家对香港体育发展的大力支持

2021年12月27日,刚当选香港新一届功能团体界别立法会议员的霍启刚表示,香港应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获得健康的体育市场。

当月初,受香港特区政府邀请,包括苏炳添、马龙、孙一文等著名运动员及邵国强、张秀云等知名教练在内的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抵达香港,开启“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内地奥运健儿访港澳之旅。

在香港特区政府为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举行的欢迎会上,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每次奥运会结束后,内地奥运健儿都会访港,也都受到香港市民的热烈欢迎。此次代表团访港,对特区政府、对香港市民都特别有意义,体现中央对香港的关爱,也体现国家对香港体育发展的支持。

内地奥运健儿夏季奥运会结束后的访港已经成为许多热爱体育的香港市民翘首以盼的“保留节目”,此次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奥运健儿深入社区、学校、体育协会等场所,通过表演、会演、报告会、交流等形式,与香港各界进行广泛互动,回报香港同胞支持,共享中华儿女荣耀。

对此,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表示,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既是奥运健儿、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也与奥运背后的家国情怀、民族情感密不可分。受疫情影响,此次访港十分不易,相信体育健儿传播的奥运精神能更好地激荡狮子山精神,激励新起点上的香港实现发展的“更高、更快、更强”。

内地奥运健儿访港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杨宁介绍,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431名运动员参赛,是境外参赛人数最多、参赛小项最多的一次,共获得了38金、32银、18铜,一共88枚奖牌,金牌数也追平了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同时,香港体育健儿也在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一金两银三铜”的历史佳绩。

“两地奥运健儿用精彩表现,向世界展示了自信自强的中国风采,再次证明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个道理。”卢新宁指出,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前乒乓国手李静以教练身份打造的香港女子乒乓球队,与国家队在颁奖典礼上胜利会师。国歌声中,紫荆花区旗伴随五星红旗一同升起的场面,令人泪下。这些难忘的奥运瞬间,映照着香港与祖国的血脉相融、同气连枝,正是“一国两制”实践写下的动人篇章。

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表示,国家队访港已经是20多年的传统,凸显国家对香港的关怀,反映两地深厚的感情。香港体育的进步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香港文化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加强爱国文化和历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需各界大力投放资源予以支持,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教育平台。同时,这也将为香港年轻人创造更多成功机会。

(责编/黄梦怡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香港清理“毒教材”:删除“洗白”英国挑起鸦片战争内容》,佚名/文,人民网2021年4月9日;《香港公布价值观教育课程架构——培育香港青少年爱国爱港价值观》,金晨/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2月29日;《为香港“体育热”再加把劲》,訾谦、陈芃朴/文,《光明日报》2021年12月4日等)

猜你喜欢

奥运健儿教育局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2022 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
是谁在 网暴 奥运健儿?
东京奥运会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奚爱国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