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频电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2-21贾锦晗朱文娟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旋肩袖治疗仪

贾锦晗,朱文娟

高安市人民医院 (江西高安 330800)

肩袖损伤多由外伤或反复运动造成,是引起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疾病[1]。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主要方法,同时科学的护理方案对于重建肩袖的力学平衡机制,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满足患者的生活和运动需求均有重要作用。常规护理以患者已出现的临床症状为中心,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康复护理是以康复的整体医疗计划为依据,采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运动和作业干预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生命质量的护理模式。中频电治疗仪通过模拟传统中医针灸,并用CPU控制的脉冲电流针对穴道疏导血管、神经,从而发挥镇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康复护理联合中频电治疗仪干预在肩袖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71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6~66岁,平均(47.84±7.49)岁;肩袖部分损伤16例,肩袖完全损伤1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33~64岁,平均(46.13±7.90)岁;肩袖部分损伤17例,肩袖完全损伤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出现肩关节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典型症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肩袖损伤。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第一阶段(术后0~3周):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活动腕、肘关节,包括掌屈背伸、左右摆掌、肘部旋转及屈伸,术后第2天至第3周,指导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和肩胛骨稳定性练习,将上身前屈至与地面平行,前后摆动手臂,待适应后向左、右侧摆动手臂,最后增加绕环动作,上述每个动作10 min/次,3次/d;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营养支持等,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第二阶段(术后4~6周):指导患者进行肩袖肌群等长收缩运动,患者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30°~45°,上臂远端下方垫一枕头,在各方向上施予前臂轻柔阻力,嘱患者进行抗徒手阻力的节律稳定性练习,引发肩袖肌群的轻度等长收缩;患者取站立位,腋下肘内侧垫一毛巾卷,使手臂外展,屈肘90°侧肩靠墙,抗墙壁阻力外展,进行三角肌和肩袖肌群的抗阻力等长收缩;上述训练10 min/次,2次/d。(3)第三阶段(术后7~12周):内收探肩,指导患者屈曲患侧肘关节,用健肢扶托患肢肘部,使患肢内收,患侧手尽量探摸健侧肩部,并逐渐向后探摸健侧肩胛部,还原复位后重复上述动作;被动外展外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处于外展90°,上臂下垫毛巾卷,使肱骨头与肩胛骨保持平面,健侧上肢横握治疗棒,辅助患肩进行外旋活动;上述训练10 min/次,2次/d。(4)第四阶段(术后第13周):指导患者利用门、桌子等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牵拉,上臂外展,曲肘前臂置于门框,躯干缓慢转向对侧,力度以产生胸肌牵拉感为宜;水平内收前屈90°水平面内收肩关节,对侧手在肘关节处加力帮助牵拉;以立位面向墙壁,手向上滑动,缓慢靠近墙面以增加牵引;上述牵拉动作10 min/次,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频电治疗仪(河南智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豫械注准20182260102,型号 ZL-Z-500)干预:患者取正坐位,将电极片置于患者疼痛部位,根据肌肉的最大收缩度合理设置刺激量,20 min/次,1次/d。

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此评分包括疼痛和生活功能2个领域,疼痛领域包括患者服用镇痛药物情况、疼痛位置、疼痛程度等,生活功能领域包括穿衣、梳头、上厕所等,总计100分,分值越高提示肩关节功能越好[2]。(2)记录两组主动前屈角度及体侧外旋角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ASES

干预前,两组AS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SE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主动前屈角度及体侧外旋角度

干预前,两组主动前屈角度及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主动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ASES比较(分,

表2 两组主动前屈角度及体侧外旋角度比较

3 讨论

肩袖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术后康复是保障和巩固治疗效果的关键,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在既往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主要根据患者不同康复阶段开展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学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为维持患者健侧的身体功能,协助患者进行患侧康复训练,以恢复、再建患侧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由于肩袖愈合过程需要6~8周的时间,因此在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前需根据肩袖愈合过程的组织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特点,拟定不同阶段的康复护理计划,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效果[3]。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后0~3周为愈合期,在这一阶段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被动运动,能有效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从而为后续的康复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第2~3阶段,虽修补的组织已经初步愈合,但仍无法承受较大的张力,因此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肌肉力量训练,有利于肩关节的活动度及肩部协调性的逐步恢复。在第4阶段,指导患者借助器材提高活动强度,有利于恢复肩关节周围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肩关节功能[4]。但单纯的训练式康复护理,其效果仍有待提升。中频治疗仪是一种将现代电子学、磁疗学与传统中医脏象学、经络学相结合的新型理疗仪器,通过热电磁性触头传导特殊频率的电流来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产生针灸、热疗、电疗等作用,能够促进机体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引起骨骼肌收缩,有效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且镇痛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ASES高于对照组,主动前屈角度、体侧外旋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肩袖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后接受康复护理联合中频电治疗仪干预能够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

猜你喜欢

外旋肩袖治疗仪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肩周炎患者康复锻炼小妙招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特定肩关节康复运动对肩外旋肌的激活效应
少林小武功(二)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