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中的应用

2022-02-21金凡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起搏器风暴针对性

金凡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 (天津 3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持续性缺氧、缺血造成心肌坏死所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有研究指出,超过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诱发电风暴,从而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2]。所谓电风暴,指的是患者在24 h内出现≥3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情况,针对电风暴患者,临床需及时给予电复律、电除颤等抢救措施,以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但在电除颤抢救过程中,还需配合有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抢救效果[3]。在每次电击除颤时,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痛苦的心理,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濒死感,从而影响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抢救效果[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在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58.52±5.35)岁;合并疾病:糖尿病14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16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心电图、实验室指标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合并电风暴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肾、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伴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

1.2 方法

密切监测所有患者的心率、呼吸、电解质、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一旦有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现象发生,需在第一时间通知医师开展体外自动除颤仪(美国Cardiac Science, Inc,型号Firstsave AED G3)频繁电除颤抢救,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1)合理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提前将导电胶均匀涂于电极板上,一旦患者需要实施电除颤抢救,可随时使用;在放置电极板时,要保证电极板与患者的皮肤密切接触,并用10 kg的压力压紧需要除颤的位置,在不影响抢救的情况下可适当更换电极板的除颤位置,降低皮肤损伤的概率;电极片不可重复粘贴在同一位置进行除颤,以免影响最终的除颤效果;在电除颤完成后,观察患者的除颤情况,必要时可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抢救;在抢救成功后,嘱患者更换棉质、宽松的衣物,并清洁除颤部位的皮肤,保证皮肤的干净、清爽,减少电击对皮肤的影响。(2)心理护理:患者反复除颤会表现恐惧、不安情绪,会诱发电风暴发生,因此,应告知患者放轻松,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利用肢体动作、颜色、笑容、姿势等与患者交流,及时告知疾病好转的信息,增强其自信心;在除颤完成后,护理人员可轻握患者手部,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轻柔的语言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告知其恐慌、孤独、痛苦等不良情绪都是正常表现,随着病情的改善可逐渐慢慢缓解;护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告知患者疾病已经得到良好控制,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3)皮肤护理:在电除颤抢救时,要保证金属等导电物不接触患者皮肤,让所有医护人员尽量远离患者;在清理患者皮肤或者备皮时,不可使用乙醇,以免引起燃烧灼伤患者皮肤。(4)起搏器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需第一时间帮助患者固定好起搏器,定时检查起搏器各接头是否正常连接,确保起搏器的良好运行;密切查看起搏器放置部位的穿刺点有无出现血肿、渗液、渗血、化脓现象,查看电极是否移位和脱落,一旦有任何不良迹象,需及时通知医师确认、处理。(5)生活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多休息,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随意更换、停用药物或者增减药物剂量;向患者家属宣教心肺复苏方法以及心室电风暴的特征,一旦患者再次出现电风暴,可正确进行抢救,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5],并统计患者经干预后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皮肤灼伤)发生率、住院时间。HAMD共有17项内容,包括体质量、性症状、全身症状、自知力等,低于7分为正常,7~17分为可能存在抑郁症,17~24分为有抑郁症,超过24分为严重抑郁症。HAMA共有16项内容,包括失眠、害怕、紧张、胃肠消化症状等,总分<7分为正常,7~<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14~<21分为肯定存在焦虑,21~<29分为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的HAMD、HAMA评分比较

干预后,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的HAMD、HAMA评分比较(分,

2.2 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干预后,45例患者中,发生心力衰竭1例、心律失常1例、皮肤灼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住院时间为(9.51±1.74)d。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电风暴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则极易在短时间内猝死。除了配合针对性的治疗外,临床还需配合针对性护理,保证抢救效果,快速稳定患者的情绪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以改善结局[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住院时间为(9.51±1.74)d,说明针对电风暴的护理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分析其原因为,接收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一旦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现象,可及时通知医师利用电除颤抢救,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猝死率[7];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有效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抢救,保证治疗的有效性[8];同时,给予起搏器、皮肤护理,能避免患者被电击损伤,从而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促进疾病快速转归[9];在抢救患者后,护理人员还需重视生活护理,避免患者再次发生电风暴,进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关研究指出,采用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并配合护理干预,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10]。

综上所述,在体外自动除颤仪频繁电除颤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快速稳定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患者的病情,保证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起搏器风暴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脑风暴大挑战
《风暴中奔跑的树》
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