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动排痰仪联合呼吸肌训练护理在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2-21孟侨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呼吸肌性肺炎脑出血

孟侨

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

脑出血相关性肺炎为脑出血常见的合并症,患者往往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导致鼻腔和口腔蓄积大量的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阻塞气道,不利于肺功能的改善[1]。该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这是因为中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和气道屏障功能下降,加之病情的影响,导致其呼吸功能较差,而单一依靠药物治疗不利于肺功能的康复。为进一步促进患者肺功能的康复,提高生命质量,临床往往需加强排痰护理和呼吸功能锻炼[2]。振动排痰仪联合呼吸肌训练能提高排痰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但在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是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振动排痰仪联合呼吸肌训练护理在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86例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60.98±6.98)岁;平均脑出血量(43.20±4.01)ml;平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12.49±1.45)分。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62±6.15)岁;平均脑出血量(43.19±3.98)ml;平均GCS评分(12.39±1.39)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诊为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有痰液潴留,可行振动排痰仪干预,年龄18~79岁。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史,合并肾、肝等严重脏器病变,患有胸部肿瘤、血管畸形、肺结核、胸水、肺部血栓等不宜使用振动排痰仪的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体位干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同时予以患者扣背排痰,护理人员扶住患者肩膀,并将自己的手指指腹并拢,掌侧呈杯状,然后用手腕力量叩击患者,具体位置以背部第10肋间隙为起点,胸部第6肋间隙为起点,而后从外至内、自下而上进行叩击,避开患者的乳房、伤口、心前区及骨突等部位,每侧肺叶叩击1~3 min,感染部位的扣击时间延长2~5 min,10~15 min/次,20~2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振动排痰仪联合呼吸肌训练护理。(1)振动排痰仪护理:选择吉林省日成医用电子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TJ-5002CE的振动排痰仪,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行体外振动排痰护理,并告知患者振动排痰仪的使用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振动排痰仪对其肺功能、排痰等的影响,缓解患者的抗拒和恐惧心理;在餐后2 h或餐前1~2 h对患者进行20 min雾化干预,帮助痰液顺利排出;患者取侧卧位,振动排痰仪频率为15~30 Hz,取直径为90 mm的圆形海绵治疗头,护理人员握住叩击头手柄,然后扶住患者身体,接着从上至下、从外向内叩击患者背部,每处停留10~20 s,每次叩击时间≤10 min,在使用期间确保叩击头与患者肋缘紧密贴合,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面色,在治疗完成后关闭仪器,2次/d。(2)呼吸肌训练:呼吸肌健康宣教;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一定重量的沙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挺腹练习,患者双手置于胸部,胸部保持不动,感受腹部随着呼吸上下浮动,5 min/次,2~3次/d,根据患者的耐力调整沙袋重量,训练时间从5 min/次逐渐延长为15 min/次;等长收缩呼吸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闭口经鼻进行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吸气和呼气后保持3~5 s,3次/组,5组/d,之后将最大吸气和呼气保持时间延长至5~8 s;吹蜡烛训练,在患者前方10 cm处放置蜡烛,点燃后指导患者吸气后用力吹蜡烛,使火焰飘动,3~5 min/次,休息5 min再次进行,5次/d,之后每日延长患者与蜡烛的距离,直到距离达到80~90 cm。

两组均干预7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有效排痰时间、排痰量、排痰方式、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生命质量[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护理满意度,其中SF-36共包括总体健康、躯体功能、生理角色、情感角色、社会功能、疼痛、活力、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个维度2~10个条目,共36个条目,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由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总分10分,≥7分为满意,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排痰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效排痰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自行排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排痰情况比较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FEV1/FVC、FEV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EV1/FVC、FEV1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是脑出血后发生的肺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因患者长期卧床形成坠积性肺炎,也可以是患者脑出血后出现轻度吞咽困难,进食时发生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脑出血后肺炎主要表现为咳痰、咳嗽、发热、痰中带血,可伴有呼吸困难,若不能良好控制和改善病情,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及时清除患者气管内分泌物、细菌和毒素等刺激性物质有利于缓解机体炎性反应,预防感染,改善肺功能。常规护理通过人工叩背排痰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排痰,但其需要操作者提供持续稳定的叩击频率,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而高强度工作下操作者难以保证良好的叩击效果;加之常规护理容易忽略对患者肺功能的训练,导致应用效果不佳,故需寻找更为有效的干预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有效排痰时间短于对照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自行排痰率、FEV1、FEV1/FVC、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振动排痰仪联合呼吸肌训练护理能促进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有效排痰,提高其自主经鼻口的排痰率,改善肺功能,提升其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其原因为:(1)排痰方面:振动排痰仪的振动穿透力强,通过物理定向叩击和振动可向机体表面输送垂直力,并穿透皮层、肌肉、组织及体液,作用于中小气道,促使浆液细胞分泌,从而稀释痰液并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利于松动、击碎脱落的气道分泌物,同时这种振动力和叩击力能促使纤毛摆动,使分泌物向大气道移动,从而促进深部痰液排出[3];呼吸肌训练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气道中的分泌物,缓解痰液集聚,促进痰液排除,减少呼吸道刺激因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卫生[4]。(2)肺功能方面:振动排痰仪叩击均匀可促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舒张,提高呼吸道通畅性,促进肺部局部血液循环和加速淋巴液回流,继而消除水肿,降低肺通气阻力,改善肺功能[5];呼吸肌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等长收缩呼吸训练、吹蜡烛训练,其中,腹式呼吸训练通过强化腹部活动,最大限度地促使膈肌运动,从而提高膈肌功能、通气量和潮气量,降低呼吸阻滞和耗氧量,改善肺通气功能,等长收缩呼吸训练能有效扩张肺活量,提高呼吸运动中肺耐受力,改善肺换气功能;吹蜡烛训练能提高呼吸肌肌力,改善患者对气息的控制能力。(3)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患者痰液排出更顺利,肺功能改善更好,故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高。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仪联合呼吸肌训练护理能促进脑出血相关性肺炎患者有效排痰,提高自主经鼻口的排痰率,改善肺功能,提升其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呼吸肌性肺炎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