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品德培育的策略初探

2022-02-21高铭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生

高铭杰

【摘要】我国教学体系的完善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产生了新的思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传统教学工作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国家为此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量,让更多学生在放学后能够得到解放,让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下面,笔者对“双减”政策下的低年级小学生品德培育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生;品德培育

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让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进行高效学习;教师对于德育教学理念的缺乏,让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无法接受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品德培育,让更多低年级学生能够明确是非观念,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为后期的德育学习打好稳固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一年级小学生的课程中渗透德育,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教学中,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德育思想,塑造良好的品格。由此可见,对“双减”政策下的低年级小学生品德培养策略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开展更多集体活动,提高学生集体归属感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因此,教师也拥有更多的时间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当下,不少低年级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受到家长的溺爱,在家里习惯以他们为中心。进入学校后,集体生活难免不适应,使得他们与教师、同学缺乏有效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能力也欠缺。因此,教师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让他们在小学阶段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大部分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所以,教师应当通过集体活动让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游戏。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组成不同的小组完成游戏,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能够分工合作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游戏任务,提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通过这些游戏活动也能够强化他们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意识到在集体活动中应当完成自己的任務,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能够为集体荣誉而努力。教师也应当对他们活动的表现进行记录,时刻观察他们的状态。如果有些学生依旧无法融入集体,教师应当与他们进行沟通,在必要时可与家长进行联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能够快速融入到集体中。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创品德教学的多元化形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设备是在小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之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加深对于课程的印象。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开展品德教育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建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程开展前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置好教学课件,在课件内设置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放置一些有关于德育故事的视频。相比于普通的教学课程,视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因此,教师应当尝试利用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自己已经设置好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进行品德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渲染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视频中人物的角色扮演,让他们能够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体会品德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不仅仅能优化教学水平,还能让教学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品德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符合“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

三、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健全学生的价值观念

有效的品德教育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学生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避免学生做出一些有违品德的事情。但是,品德教育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约束行为、健全思想。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让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得到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制订严格的行为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在学校中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明确是非观念,让学生在接受班级管理中逐渐约束好自己的行为。面对一些违反了行为规范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批评,要让学生明白这些低素质的行为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利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让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教师的管理中得到健全,实现教学的真正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打开心扉

为了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教师应当定期开展交流班会,让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看法。除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教师也应当安排家长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环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家长在言行上有所疏忽,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很多学生素质较低的原因之一在于,家长不注意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导致学生盲目地模仿大人的行为,从而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并与家长进行沟通,搭建起品德教学的桥梁。教师应当倾听家长与学生的心里话,家长应当充分表明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学生也应当告诉家长自己心中的目标,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具体行为,让学生能够品行如一地成长起来。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果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劝解,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纳教师的关怀,创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拥有更多的信任,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教师应当强化自身的责任,让学生拥有更高的素质。这样,学生即使在放学后没有作业的约束,也能去做一些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实现品德教学的真正价值。

五、通过社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应当安排他们去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小学生去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做家务,激发学生的爱心;可以组织一些义卖活动,让学生能够成为小小的“售货员”,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为后期的德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年级学生个人品德素质,应当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开展更多的集体活动,提高学生对于集体的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品德教学,让学生的专注力得到提升,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健全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打开心扉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排解负面情绪;通过社会实践环节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让学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奇,刘芮辰.“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画报,2021(7):184-185.

[2]曹钰.关于基础教育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J].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2021(6):20-22.

[3]冯淑琼.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德育教育[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133.

[4]颜鲁红.德育教学的重构:走向“生活化”——回归儿童生活的小学生道德教育[J].新课程,2021(13):220.

[5]董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19):49.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小学生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