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通过三峡通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安全风险辨识分析

2022-02-20易光宇章鹏王雪蓉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珠江水运 2022年2期
关键词:锚链船员船舶

易光宇 章鹏 王雪蓉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1.引言

自过闸船舶实施100%安检以来,安检工作量大幅增加,为提高过闸船舶安检效率,创新现代化安检手段,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在三峡大坝上游设置双浮吃水检测装置,用于自动检测船舶吃水。吃水检测设施的投入使用,极大简化了安检流程,提升了安检效率。但由于过闸船舶驾驶员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受到气象、水流等环境因素影响,船舶擦碰双浮吃水检测装置的情况时有发生,情况严重时会对装置构成较为明显的损伤,严重影响了吃水检测设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过闸船舶安检工作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开展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风险研究,识别船舶碰撞风险源,这样就能为后期的风险防控和安全监管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概况

2.1 基本构造

双浮吃水检测装置主要由位于三峡大坝上游杉木溪口的长江下行航道,由检测平台、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中心、供电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检测平台包括由浮式平台、检测结构架、电气系统、检测系统以及升降装置。检测结构架连接在两个浮式平台上,当被检测船舶通过时,安装有检测系统传感器的检测结构架持续稳定地位于水下一定深度,检测系统开始工作。

2.2 运行概况

根据有关规定,船舶进入三峡坝上通航调度核心水域应主动与三峡待闸锚地管理处联系,按要求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自动检测船舶吃水。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时,必须由船长亲自指挥,严格按照航标标示的规定航路航行,并运用良好船艺安全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

3.典型事故案例情况

自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正式运行以来,共发生了两例典型的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1:

图1 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检测平台总图

事故简况:某轮在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时,由于未完全收妥锚链,导致该船锚链与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检测横杆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检测横杆部分传感器受损,影响了吃水检测装置的正常检测功能,最终导致吃水检测装置停用检修。

事故原因:

1)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该船在通过吃水检测装置前未收妥锚链,锚链入水深度超过了检测装置检测架结构所在水深,导致碰撞。

表1 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检测平台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图2 双浮吃水检测设施水域航标配布图[3]

图3 船首锚链未收妥事件树

2)该船船员未严格落实开航前安全检查和航行中安全巡查,未对锚链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未及时发现锚链未收妥这一重大安全隐患。

事故案例2:

事故简况:某轮在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时,由于船员操作不当,导致该船船尾与检测2号浮式平台发生碰撞,造成平台发生移位,影响了吃水检测装置的正常检测功能,最终导致吃水检测装置停用检修。

事故原因:

1)该轮船长未保持正规了望,未认真观察当时双浮水域的水流环境。事故发生时双浮之间存在斜流,但该轮驾驶员由于疏忽,未观察到水流情况,未采取相应的引航操纵措施,导致该轮进入双浮后受流压影响,船舶发生偏转、横移,最终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碰撞发生。

2)该轮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时,引航操作不当。该轮进入双浮前,根据当时斜流流向,至白弹珠上首应以三峡检测3 号趸为参照物,随弯右转向沿专用航道的右侧下行,抱紧三峡检测3 号趸进入吃水检测设施,分心通过吃水检测设施。而该轮未注意到当时的斜流,而采取了无流时的引航方法,未挂主流上方,造成船舶发生偏转而导致碰撞。

3)应急处置措施不当。该船船头刚进双浮时,受流压影响,船头向左偏移,该船未采取减速以及“一舵变三舵,四舵还原”的操作方法,而是盲目向右大舵角转向,导致当船尾到达横流时横流压加剧了船尾左转,最终导致船尾碰上检测2号。

4.风险源项识别

4.1 风险源识别方法

本研究通过运用事件树、头脑风暴、事故树、海事结构说、因果分析、危险预测分析等风险分析方法进行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风险源识别。其中事件树分析方法(ETA分析法)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下面以某一风险源的事件树构建为例,演示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风险识别过程。

4.2 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风险源项

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安全风险复杂多变,总的来说可以从人、船、环、管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识别人的不安全行为、船舶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漏洞等各类风险源,构建风险源清单。

(1)人为因素中的风险源项。

人为因素是碰撞事故中最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中的风险源项又可分为三类:①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部分船员心理素质差,或者在通过双浮检测设施时,不熟悉该水域通航环境,没有掌握该特殊水域环境下引航操作方法,在经过双浮时思想紧张,遇到紧急情况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以致于错误地使用引航操作方法,或者在生理疲劳的情况下驾驶,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导致船舶碰撞事故的发生;②责任态度。船员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疏于瞭望,对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水域航行环境未进行充分评估,对紧急情况判断不充分,粗暴驾驶,违规违章航行,不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船舶相关作业,对船舶关键设备(如主机、辅机、舵系统、锚设备)运行状况的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等;③技能水平。有的船员技能水平不高,经验不足,缺乏特殊情况下(如存在斜流时)船舶操纵能力和引航能力,未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冒险航行,使船舶偏离正确航路,发生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有限。

(2)船舶因素中的风险源项。

船舶因素包括了船舶结构设备的运行状况、船舶操纵性能和船舶主尺度。①当船舶结构设备运行状况存在安全隐患时,会出现船舶不能正常操纵,甚至导致船舶失控危险情况发生,船舶安全将会受到威胁。船舶结构设备运行状况中存在的风险源项包括船舶关键设备老旧、年久失修、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船舶在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时关键设备突发故障引起船舶失控,导致碰撞发生。②船舶良好的操纵性能,能提高船舶避碰能力,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船舶操作性能风险源项包括船舶本质操作性能不足和货物装载不当引起船舶操纵性能不足两个方面,船舶本质操纵能力不足是指船舶受船型、主机功率、舵机功率影响导致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船舶超载、严重横倾和纵倾等引起船舶操作能力降低。③船舶主尺度,直接决定船舶能否安全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如船舶超宽、超吃水航行、船舶存在水下装置、船舶锚链未收起都可能引起碰撞。

(3)环境因素中的风险源项。

通航环境不仅影响船舶航行动态,还影响船员对操纵的判断。通航环境主要表现在双浮通航尺度、水流、风、能见度等方面。对船舶通过双浮检测设施影响最大的通航环境是风流的影响,当风流作用力与双浮法线方向夹角较大时,船舶容易发生偏转、横移,易偏离安全航路,船舶驾驶员一旦操作失误就会发生碰撞事故。同时,能见度不良,严重影响船员瞭望,增加船舶碰撞设施概率。

(4)管理因素中的风险源项。

管理因素风险源包含在企业管理、船舶管理、海事管理三个方面。①企业管理,航运公司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船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未建立针对性的双浮吃水检测装置航行操作规程等。②船舶管理,船舶未严格落实公司和海事管理机构的各项安全规章管理制度,船员管理不规范,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等。③海事管理,未严格落实禁限航管理规定、管理措施不够全面、管理力度不强等。

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风险源清单,如表2。

表2 船舶通过双浮吃水装置风险源清单

5.结语

双浮吃水检测装置一旦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将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过闸船舶安检工作造成重大影响。这就要求对船舶通过双浮吃水检测装置进行相应的风险识别,发现安全隐患,进而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尽可能防止发生碰撞事故发生,保证吃水检测装置安全、高效、可靠地运行,打造现代化安检手段,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锚链船员船舶
考虑锚链腐蚀因素的锚链舱设计
锚链和锚链轮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啮合过程力学分析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用锚链发展及标准化现状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