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灵动的修辞 代替枯燥的表达

2022-02-20王秋珍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桃花园雾色红晕

技巧点拨

同学们,当我们走过冬天,迎来春天第一抹新芽时,你的心中是否会涌起惊喜之情?当光秃秃的树枝渐渐披上新装,你是否觉得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也得到了滋养?

可是,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会在不知不觉间,将笔下的文字写成冬天的落叶树,那么萧条,那么冷清。甚至成了干枯的树枝,没有生命,没有灵气。

请同学们看以下两段文字:

外婆家门口,有一种野花,开起来很香,我很喜欢。

(选自学生作文)

一开始,野茉莉带着试探性的目光,小心地张望,一朵,两朵,三朵,谦卑地跟行人打着招呼。慢慢地,它们的胆子大了起来,一大片一大片艳丽的玫红呼啸而来,好像一群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妈妈刚买的裙子在翩翩起舞。姑娘们一边舞动裙袂,一边发出“咯咯”的笑声。那笑声宛如一个魔球,带着香气,在空气里奔跑、旋转,霸道地控制了我们的鼻孔和眼睛,还有心情。

(选自王秋珍《野茉莉》)

这两段文字,同样是写花,前者枯燥,后者灵动。为什么?

显然,是后者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把普普通通的野茉莉写活了。尤其是通感的使用,把听觉化成了视觉和嗅觉,让读者身临其境,在语言的牵动下欢喜着。我们的生活,天天能看到花草。却因为常见,容易熟视无睹。同学们,停下我们的脚步,细细观察和体悟,不要把花草仅仅当作花草,它们都是可爱的生灵。

【范文佳作】

桃花雨

陈皖渝

提鞋,推门,撑伞。我要去赴与桃花的约会。

微风挟细雨,落在手上凉丝丝的。

低头凝视水洼中那个撑伞的影,水滴落于洼中,一圈圈的涟漪便轻轻漾开。雾色朦胧,那远远望见的桃花园中的粉,仿若少女面上的阵阵红晕,衬着如凝脂的肌肤,显得美丽动人。

依稀间,桃树下竟有人影在轻轻晃动。桃花园很偏僻,很少有人涉足于此。我的脚步不由得加快。定睛一看,哦,原来是一对母女。

“我……母亲……桃花树……”

我喃喃自语。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我这才明白为何我如此钟爱雨中桃花。

春雨是我自幼喜爱的。小时候哪怕只是如牛毛如花针的细雨,我也万分欢喜,吵着闹着要母亲陪我去桃花园玩儿。站在树下,抬头仰望点点繁花,花瓣遮掩间,雨水顺着那弧形滚下,滴落在脸上,染了桃花的气息,整个人都醉了。

回头寻母亲,扯着她的衣角,央求着要她抱。母亲的嘴角扬起,抱起我,我便触到了那桃花。粉红的花瓣只有底部一点白,像是海天相接之处被丹红晕染的鱼肚白,那么柔,那么软。仔细挑选最美的那一朵,摘下,拭去雨水,转身插在母亲的发丝间。母亲唇齿间的笑意流出,合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一起,氤氲在水雾中。

现在,我早已忘却了那份雨中赏花的素朴了吧。

怅然若失。再望向桃花树,那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孩儿嚷嚷着要摘桃花,她的妈妈揽起她,她的笑容和幼年的我一样灿烂,美好。

原来的失落随飘落的桃花消失于朦胧之中,心中只留下温暖。在这桃花雨中,我放松心灵,脚步很轻很轻,心也仿佛柔软了许多。春雨依在,桃花仍然。

【老师说】

《百年孤独》中,神秘的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在表演了磁铁的魔力后,对老布恩地亚说:“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一切在于唤起它们的灵性。”同学们,我们笔下的文字,应该像林间的水一样清澈,像山野的风一样机灵,像孩童的眼眸一样明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比之为义,取类不常”。“不常”就是要推陈出新,不因循守旧。同学们要多多观察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体察人生的种种滋味,然后有意识地用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陈皖渝同学的《桃花雨》,给了我们清新的感觉。“雾色朦胧,那远远望见的桃花园中的粉,仿若少女面上的阵阵红晕,衬着如凝脂的肌肤,显得美麗动人。”运用比喻的修辞,呈现了粉色之美。“粉红的花瓣只有底部一点白,像是海天相接之处被丹红晕染的鱼肚白,那么柔,那么软。”依然用比喻的修辞,展现了细微而独特的色彩之美。“母亲唇齿间的笑意流出,合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一起,氤氲在水雾中。”引用的修辞,给此文增加了文采。

猜你喜欢

桃花园雾色红晕
行走在雾里
杨中华作品
行走在雾里
刺梨花
刺梨花
秋风爱喝酒
映像畜牧业
观赏桃花
相约桃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