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02-19李琪高圆圆王真任天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36期
关键词:达格尿蛋白葡萄糖

李琪,高圆圆,王真,任天成

2型糖尿病肾病(T2DN)是2型糖尿病(T2MD)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由于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导致微血管发生病变,致使肾脏血管压力增高,使得肾脏形态以及结构发生变化,因此临床治疗该疾病除予以降压等常规治疗外,还需予以积极的降糖治疗[1-2]。二甲双胍是相关指南推荐的一线降血糖药物,其可通过增加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达到降血糖的效果,但该药物口服吸收率低,导致药物进入人体的浓度降低,使血糖水平恢复缓慢[3],故单一用药疗效不佳。达格列净是一种不影响胰岛素分泌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具有抑制SGLT-2的作用,可减少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4],增加尿糖排泄,以此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将其用于T2DN患者的治疗可能会更有效。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N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2年1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102例T2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5]中的T2DN诊断标准;(2)疾病分期为Ⅰ~Ⅲ期;(3)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20~200 μg/min;(4)患者及家属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既往有肾脏手术治疗史者;(3)伴有严重精神或意识障碍者;(4)依从性差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中男38例,女13例;年龄34~67(52.78±14.58)岁;糖尿病病程2~10(6.94±2.14)年;疾病分期:Ⅰ期27例,Ⅱ期12例,Ⅲ期12例。B组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35~68(51.96±15.27)岁;糖尿病病程2~9(6.47±2.13)年;疾病分期:Ⅰ期28例,Ⅱ期19例,Ⅲ期14例。2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以及疾病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市江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二甲双胍片(上海施贵宝制药生产,国药准字H20023371,规格:0.85 g/片)1片/次,口服,3次/d。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达格列净(阿斯利康制药生产,国药准字J20170040,规格:10 mg/片)1片/次,晨起口服,1次/d。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临床疗效 治疗3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水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或降低50%以上;有效:患者水肿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有明显下降但未达到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实验室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高压液相分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运用血糖仪(罗氏卓越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另于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留取患者24 h尿液,测量24 h UAE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

1.3.3 不良反应 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皮肤瘙痒、低血糖、消化道反应、头晕头痛的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A组的80.39%(χ2=4.320,P=0.038),见表1。

表1 A组和B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HbA1c、FBG、2 h PG、BUN、SCr及24 h UAER、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HbA1c、FBG、2 h PG、BUN、SCr及24 h UAER、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A组和B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72%,与A组的9.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0.378,P=0.539),见表3。

表3 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以血管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肾小球病变性疾病,在T2MD患者中该疾病的发生率可高达15%~20%,该疾病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故难以在疾病早期予以有效的治疗,当出现症状时患者常伴有较为明显的肾功能损伤,增加罹患肾衰竭等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风险,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7-8]。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9],因此积极控制血糖对于此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常用药物,但单一用药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较为缓慢[10]。达格列净是临床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MD的新型降糖药,且在相关研究中证实该药物联合二甲双胍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11],将其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可能会弥补单一使用二甲双胍的不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A组(80.39%),表明将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联合用于T2DN患者的疗效确切,可能的原因为:二甲双胍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SGLT2主要分布于近端肾小管S1段,因此90%的经由肾小球滤过后的葡萄糖由SGLT2重吸收入血,且SGLT2在对葡萄糖进行重吸收的同时也将钠离子等分子进行重吸收,进而出现血糖以及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通过有选择性的阻断SGLT2,降低近曲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概率,致使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以此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另外,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72%)与A组(9.8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联合使用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与崔向勇[12]的研究结果一致。

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可减少肾脏的血流灌注,降低肾小管、肾小球内压,减少肾小管的炎性反应以及纤维化,进而促进肾功能的恢复[13]。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HbA1c、FBG、2 h PG、BUN、SCr及24 h UAER、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A组,表明将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用于治疗T2DN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分析原因可能为:二甲双胍通过增加机体周围各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度,促进外周机体各个组织中葡萄糖的代谢,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肝糖输出,控制血糖水平,减轻高血糖对肾功能的影响,促进肾功能的恢复[14]。达格列净不依赖胰岛素分泌,可直接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促使葡萄糖经尿液排出体外,减少血糖蓄积,降低血糖水平;此外,该药物还具有调控葡萄糖内环境的作用,促进葡萄糖排泄,降低肾葡萄糖阈值,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分泌,以此调节机体糖代谢,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6]。

综上所述,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N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可更好地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达格尿蛋白葡萄糖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达格列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与血脂水平的影响
两条狼崽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MCP-1、IL-6水平的影响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