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创意习作”教学探究

2022-02-19毛海英山东省青岛宁安路小学266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情境素养

毛海英(山东省青岛宁安路小学 2660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然而,目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存在弊端,如习作内容脱离学生生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思维和语言缺乏互动等。陶行知先生在《民主教育》中指出:“教师要把学习自由还给孩子,使他们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有开放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当下的小学习作教学呼唤创意,通过“创意习作”教学发现并激发儿童创造力。

一、赋予学生自由,培育“创意习作”土壤

学生创造潜能的释放离不开成长的沃土。教师应基于学生“创意习作”自由呼吸的需要,赋予学生习作自由,让学生获得自由选题、自由选材、自由表达的权利,唤醒学生“创意习作”意识。

1.自由选题,激发意愿

选题是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目前,小学语文习作话题主要以教师直供为主。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学生再围绕教师提供的话题进行习作。习作话题供给形式以教师意愿代替学生意愿,导致不少学生对习作话题不感兴趣,抑制了学生“创意习作”的热情。基于语文素养培养的“创意习作”,应赋予学生自由选题的机会,使学生参与习作话题选择,这样的话题往往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创意习作”热情,让学生写出有价值的作文。

以“写日记”习作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掌握写日记基本格式、基本内容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一周以来发生的最有趣的事情。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致的习作方向,鼓励学生围绕主题“有趣的事”写一篇日记,记录日常的同时激发个人习作欲望。

由于教师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主题的机会,学生兴趣很浓。话题选择时,教师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选题的方向,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得到充分结合。学生习作涉及面很广,有身边发生的趣事,也有自己读到的趣事,有写校园发生的趣事,也有写家庭发生的趣事。

2.自由选材,开掘源泉

“创意习作”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只有精选习作素材,学生的习作才能避免空洞乏味,才能变得有血有肉。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选材能力,让学生选出富有创意的素材?这需要教师给学生自由选材的机会,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选择印象深刻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习作有话说,且能把“话”说好。

以习作“我来编童话”为例。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进入回忆,并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角色可以进入作品?这些角色之间发生过哪些事情?发挥想象猜一猜他们之间还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其次,笔者引导学生选材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从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选择材料。角色之间的事件要突破生活的局限性,要充分地发挥想象力。由于确立了“大语文观”,学生习作素材得到有效扩充,给“创意习作”奠定了基础。

3.自由表达,释放个性

目前,小学语文习作主要采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单一的表达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也不利于激发学生习作创意。教师应基于学生自由表达诉求,赋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获得释放个性的机会,在自由表达中进行“创意习作”。

以习作“我来编童话”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提供多样化表达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定的角色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学生可以将童话故事写在作文本上,也可以打腹稿,然后在小组内开展“讲故事”活动,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将编写的童话故事表达出来。

由于学生获得了更多表达的机会,他们各自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擅长书面表达的,可以采用书面表达的形式;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综合素养强的,可以采用“演故事”的形式。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习作创意,让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无限的热情,其语文素养也在多样化表达中获得成长的机会。

二、提高教师匠意,搭建“创意习作”支架

教师是习作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进一步提高习作教学的“匠意”,对习作指导方式进行优化,给学生搭建“创意”支架,使其充分释放创意,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习作。

1.运用语言引导

小学生处于习作起步阶段,培养学生习作思维是关键。教师应基于学生习作思维发展的需要,善于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维,写出富有创意的习作,实现语文素养的自然生长。

以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为例。习作指导时,笔者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们,我们和这个世界亲密相处已经很多年,你最想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描述这个世界?”话题很快被打开,学生纷纷参与进来,“可爱”“美丽”“繁华”“五彩缤纷”“有滋有味”……随着学生话匣子的打开,笔者自然地引入习作话题:“世界很缤纷,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以哪些方式感知世界的,单纯是用眼睛看吗?”学生纷纷交流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思维被有效打开。

习作教学中,教师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快速打开话匣子,对学生思维起到了引导作用。另外,在设计引导语言时,教师要紧紧围绕习作训练主题,采用家常语言风格开展教学,这样有助于拉近师生距离。

2.发挥示范效应

小学阶段,模仿是学生习作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习作水平,重视给学生搭建习作平台,充分发挥教师自身、范文等示范效应,引导学生寻找释放创意的途径,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写出富有创意的、精彩的作品。

仍以习作“我来编童话”为例。习作指导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提供的几组词语,让学生深入分析这几组词语,说说这几组词语交代了哪些信息,通过解读教材,让学生掌握时间、地点、角色三个重要的因素。另外,围绕三个要素,教师可示范写出一组词语,并发挥想象力,运用几个词语口述一个童话故事。围绕童话故事,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并让学生思考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通过教师示范,要让学生懂得编写童话故事需要抓住时间、地点、事件三个关键因素,同时借助懂得的道理确立文章的中心,然后让学生围绕文章的中心编写童话。

3.巧设教学情境

习作作为一项创造性学习活动,需要情境支持。教师在实施“创意习作”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情境作用力,根据学情和习作训练任务,巧设习作教学情境,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创意习作”兴趣,让学生能够写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以习作“这儿真美”教学为例。在习作教学导入环节,笔者借助本地知名度较高的几个景点图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图片说说是哪个景点。在情境支持下,学生纷纷参与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景点中最有特色的景物,鼓励学生围绕特色景物开展“创意习作”活动。

该环节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片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提高了情境亲和力。情境创设时,笔者又结合猜测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抓住景点的关键景物,对学生习作起到了引导作用。

三、依托习作实践,促成“创意习作”落地

“创意习作”教学具有长效性,学生只有经历不断的实践,获得丰富的习作实践,才能促成“创意习作”落地,促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1.在阅读实践中积累

“创意习作”应重视阅读实践活动设计,这是由小学生认知水平所决定的。教师可以结合“创意习作”教学,组织关联性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积累,并使学生创意受到有益的启发。

以习作“写日记”教学为例。在习作教学实施前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日记类作文,组织学生推荐“创意日记”,并给推荐的“创意日记”写简短的推荐词。

阅读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习作积累,让学生对“日记”获得直观而深刻的认识;同时,配合“创意日记”推荐活动,强化学生阅读目的性,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发现日记的“创意”,为学生“创意习作”提供较好的支持。

2.在生活实践中开源

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是语文习作的源泉,也是学生习作“创意”和语文素养发展的土壤。小学语文“创意习作”应立足学生生活,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将“创意习作”和学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为“创意习作”开源。

以习作“这儿真美”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家长陪同下进行生活实践活动,和父母一起拿着照相机走进当地著名的几个景点,仔细观察,用镜头捕捉美,用文字记录美的片段。

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在观察中积累“创意习作”素材,避免习作中“无话可写”的现象;借助镜头和文字等方式,于细微处发现生活的美,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产生创作的冲动。

3.在活动实践中延展

实践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途径,对学生“创意习作”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可以将“创意习作”和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创意习作”在活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延展,让学生在“创意习作”中写出真情实感,生发出无限的创意。

以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为例。笔者配合学校艺术节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交流中印象最深刻的细节,以及“玩”中获得的有益启发,思考如何富有创意地将活动表现出来。

实践活动给学生“创意习作”提供了素材支持,也使习作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习作,更容易激发学生表达意愿,让学生能够在习作过程中写出创意,写出真情实感,使习作走出无病呻吟的困境。除校园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校外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习作视野,给习作创意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四、结语

“创意习作”是习作教学的一种基本样态。教师在实施“创意习作”时,应强化语文素养培养意识,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价值需要,避免“创意习作”样式对习作教学价值的冲击。“创意习作”应立足学生主体,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深度融合,并借助实践之力将“创意习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习作情境素养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