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探讨

2022-02-19张新兵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乡村旅游生态环境

张新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是也在此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所以各方利益者必须树立二者融合发展的意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策略,提高广大游客的绿色环保旅游意识,倡导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坚持生态资源的保护第一,提高乡村旅游建设效能,进而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作为目前乡村振兴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管理方式粗放、建设布局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建设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风险。因此,实践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立足于各乡村区位、文化、民俗特点,坚持适度性原则,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细化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法制观念,创新发展方式,创建特色旅游目的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措施,实现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1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联系

在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两者不仅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还对彼此相互制约,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就不会得到有效地发展。乡村旅游实践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乡村旅游开发就没有实质的意义和价值了。大多数的乡村生态环境都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甚至无人管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突然面对迅速增加的车流、人流及物流等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低端产品“农家乐”,旅游人员在衣食住行上不加节制,随意浪费食物,随意丢弃垃圾等行为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并且这些污染一旦造成,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解决,而且影响了后期游客的进入。

2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有些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由于指导思想、规划理念滞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采取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污染水源、河流边坡硬质化等行为方式,导致了乡村旅游景区内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水质变差等,打破了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系统。同时,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过于看重人造景观的设计和建设,致使原有的绿地面积大幅萎缩,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生物多样性减少。此外,随着景区游客的增多,在景区内部未能及时修建污水净化系统、配套垃圾处理设施等[1],也容易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的生态环保压力,加上过多游客数量及其素质较弱,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景区环境可能会出现持续恶化。

2.2基础设施建设不全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影响游客旅游消费的体验感,进而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口碑和开发效益。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基础设施现有体系无法满足外来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在交通、餐饮、住宿、公厕及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比较滞后,加之鄉村旅游服务人员多以当地农民为主,缺乏必要的业务培训,造成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2.3开发管理方式过于粗放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演替规律和生态系统内在机理熟悉程度不高,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所使用的技术也并不符合自然资源的开发需求,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开发中功利性非常强,片面追求眼前、近期经济利益,只讲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不顾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3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树立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乡村旅游是一种大众参与的活动,因此公众自觉的环保意识在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系统阐释了生态系统的内在结构和演变原理,要求人们必须按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全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2],树立 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3.2用市场化手段推动生态保护创新

想要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融合工作,需要充分发掘当地的生态文明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推动生态保护创新。同时,开发、包装、推销这些更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让更多人感知体验,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人文环境传承,以市场化手段推动生态保护创新发展。乡村旅游开发要深深植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厚文化土壤,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化,保障资源得以更好开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推动二者融合,注重实践完善

只有以可靠的理论保障实践,才能确保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融合,防止陷入相互矛盾的境地。在融合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乡村旅游开发而破坏生态文明,也不能因过度保护生态文明而阻断乡村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相关旅游单位需要建立嵌入式的系统模型[3],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系统控制核心,控制乡村旅游开发的进度和程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的强势组合与弱势互补,真正推动二者协调发展。制定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制度。注重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的建设理论研究,实现两者更好的协同发展。

3.4增强开发治理效能

通过完善政府、企业、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运维管理混乱、发展模式雷同、服务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多方参与到乡村旅游治理当中,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治理模式[4],改变乡村旅游粗放式的发展模式。(1)要明晰土地产权,利用市场机制整合旅游开发要素。(2)要 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中违法行为的监管。(3)充分挖掘各个乡村文化资 源,结合乡村振兴政策,突出各地特点,一业独大,牢固树立我有他无的理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乡村旅游规划,避免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造成资源浪费。(4)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功能,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中来。

结束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行业中最具有发展的新业态。乡村旅游业与常规的旅游模式不同,乡村旅游更具特色,所以近些年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带动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但是,伴随着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要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卫民.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9):47-48.

[2]李华强,邹安琼,姚沁.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农村经济,2020(02):83-88.

[3]韩笑,赵志远,苏倩.有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区域治理,2019(42):72-74.

[4]靳晓婷,惠宁.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动因及效应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07):68-74.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乡村旅游生态环境
保护措施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