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蚂拐舞历史起源、形式及艺术特征

2022-02-19韦东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壮族艺术特征起源

韦东柳

内容摘要:蚂拐舞是壮族一种民族舞蹈艺术,最早起源于壮族的祭祀活动和日常生活,展现了在悠久的历史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独特民族艺术瑰宝,体现壮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壮族 蚂拐舞 起源 内容 艺术特征

蚂拐舞是壮民族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起源于祭祀活动和日常生活,壮族是以稻作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而蚂拐在水稻的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壮族先民奉蚂拐为神,以祈风调雨顺,随着历史的发展,蚂拐舞的类型和艺术形式愈加多样化,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征,是壮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仪式。

一.广西壮族蚂拐舞的起源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蚂拐节源于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流传不同版本的传说。一是相传壮家有个叫东林的青年,因丧母在守灵时,听到田野上青蛙叫个不停,担心惊扰母亲魂灵,于是用热水把青蛙浇得死伤无数,得罪蚂拐女神,蚂拐女神把灾难降临人间,东林向神祖布洛陀祈祷,得到神训要向蚂拐女神道歉,于是壮族人民在大年初一敲起铜鼓,请上千人跳舞为死去的青蛙送葬祈福,人间又得到蚂拐女神保佑,千人舞蹈转变为现今的蚂拐舞。另一传说是古时候的蚂拐神,化为身披蚂拐皮的人形到人间惩妖罚恶,保佑人们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但因人们的误解,壮族先民将蚂拐皮烧毁,导致蚂拐神显回原形而死,壮族儿女为对蚂拐神表示歉意和纪念功德,每年举办一次隆重的蚂拐节祭祀活动,并在节日中跳蚂拐舞。[1]两种传说都将蚂拐化身为神,体现壮族先民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的朴素原始文化心理。

蚂拐舞的发展经历漫长的过程,最原始蚂拐舞只有简单的《鼓皮舞》、《蚂拐出世舞》和《敬蚂拐舞》,生产劳动的舞蹈形式尚未出现,随壮族先民发展,蚂拐舞由最开始的祭祀舞蹈转化为庆祝丰收的娱乐性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多样化,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舞蹈种类。

二.广西东兰壮族蚂拐舞的主要内容及象征意义

表演蚂拐舞是蚂拐节中最隆重的仪式,蚂拐舞的表演地点是有讲究的,当地人在东边方向选择一块空旷的场地,在場地坐南朝北方向竖起一根高达十几米的竹子,上边悬挂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带,竹子顶端挂上一只老鼠,祈求蚂拐消灭鼠害,佑护庄稼。竹旗下方安放蚂拐的花轿(实为竹制的棺材),中间悬挂一张长宽约两米的黄色布,布旗上画有蚂拐图案,两旁插画有龙、凤、虎等动物形状的小彩旗。花轿正前方,有两队每队各一男(后)一女(前)抬着一面铜鼓,男右手边拿包裹红布的木制鼓棒,配合身后排列的锣鼓和唢呐乐队有节奏敲击,铜鼓前方又安置两面大皮鼓,演员们就在铜鼓和皮鼓之间的空地上进行蚂拐舞的表演。流传至今的蚂拐舞包括14种舞蹈:

1.《鼓皮舞》是最先登场的,由2个老年男性面戴面具,手持一对鼓棒,有节奏的敲击皮鼓,敲击节奏以两拍、三拍的变化为主,他们不仅是蚂拐舞音乐系列的前奏,而且后面所有舞蹈表演都由他们指挥。几十个戴着蚂拐面具的表演者模仿蚂拐的体态,双腿向两旁分开,大腿和小腿弯曲呈约120度,双手打开向前弯肘,或一手叉腰一手屈肘向下,形态好似蛙。通过膝部的跳跃、左右顿脚、弹腿、屈肘张掌来表演舞蹈,给人一种气势恢宏而又雄壮神秘的感觉。[2]通过对表演者访谈了解到,巴英村的蚂拐舞表演,根据现代生活文化的习惯,在原始蚂拐舞基础上对蛙形舞姿进行改编和加工。后期调查发现,最始蚂拐舞登场敲击皮鼓和铜鼓人选并非男性,应为女性,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男性地位较底,女性具有绝对的领导和指挥权。[3]现如今男女虽处于平等地位,因男女身体结构不同,许多女性很难长时间抬起厚重的铜鼓,故由男性来进行。传承中创新发展,蚂拐舞赋予更加丰富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

2.《蚂拐出世舞》是第二个出场舞蹈。由4个10岁左右小女孩表演,身穿黑色的裤子,蓝色的上衣,围着一块黑白相间的纹有蚂拐图案的布兜,头上带着壮族灰白色的头巾。每人拿着一个话筒说相声,内容是解释蚂拐节的来源和表示对远方到来的客人的欢迎词等。据史料记载,原始蚂拐舞是4个小孩子在田野间东跳西跳地寻觅食物,捕捉害虫,充满童趣和一派祥和。形式的转变,一方面是跟随时代的变化,另一方面让年轻一代人了解蚂拐节文化,为文化的传承注入新鲜活力。

3.《敬蚂拐舞》又称为“长板蚂拐舞”,是由两人表演的傩面舞,分别扮演山神和水神,身穿蓝色对襟衣,黑色宽松裤子,灰白色网格头巾裹着头发,脸上抹着青绿色颜料。他们手持树枝挥动,双手握掌,随着音乐的节奏作揖拜,上半身直立,舞姿狂野原始,节奏明快,曲调明朗,旋律流畅,具有强烈节奏感。表示壮族先民对蚂拐神的敬意和尊崇,反映壮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原始古朴的“蛙神”信仰。巴英村的蚂拐舞表演中对原始的舞蹈形式进行改编和创新,原始舞蹈中表演场地只有两个人,而巴英村蚂拐舞一群人围绕两个主要表演者身边,跟随节奏跳舞。

4.《拜铜鼓舞》又称为“拜寿舞”,是一个双人傩面舞蹈,两人分别戴禹王和尧王的面具,面向铜鼓庄重凛然地舞蹈,不时地俯首膜拜。壮家铜鼓文化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并走来,已有2700多年历史,广西红水河流域是壮家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当地人民将铜鼓奉为神器,认为铜鼓是天地神灵的集合体,是人神沟通的宝器,祭拜铜鼓表达心愿,祈神保佑国泰民安,表达壮族先民对安稳和谐幸福生活的追求。

5.《征战舞》是由“蚂拐拳”、“蚂拐刀”、“蚂拐棍”三个片段组成,每个人都有傩面,首先是蚂拐拳,由两个人徒手表演,双方赤手空拳进行搏击;蚂拐刀是两个表演者各持一把木制刀,双方攻击对方,场面十分激烈,加之铜鼓敲击,场内外观众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蚂拐棍是两人手拿一根短棍格斗,木棍碰撞发出“啪啪”的声音,渲染战争场面的恶劣。三个环节舞蹈是蚂拐神领兵征战,神勇善战的情景。[3]相传蚂拐神降临人间后化身为人,帮助壮族先民抵御外侵被封为大将军,为壮家先民鞠躬尽瘁,模拟蚂拐神带兵打仗场景,表达壮族人民对蚂拐神的感恩。

6.《耙田舞》由9个人表演,分为3组,每组3个人,每组需2人来扮演牛,他们身披布制成如牛样式的服装,干稻草作为牛尾巴,另外1个人一手拿犁耙一手拿细竹鞭,紧随牛身后,一边耕地一边做出驯牛动作的舞蹈。常有牛不服从指挥,野性发作,冲撞另一组拿犁耙的人,导致拿犁耙两人都被牛撞倒,跌个四脚朝天,但立即爬起来,夸张挥动手中的细竹鞭,依然顽固驯牛,整个过程形象诙谐,情趣横生,最后犟牛被驯服。[4]驯牛扮演者的身后尾随一排拿锄头的妇女,她们是在犁田之后松土播种,形象表现壮族先民的水稻文化。原始蚂拐舞一般是4个人表演,两人扮演牛,另两个人带水神和农神的面具,此地调查中扮演驯牛者并没有戴着面具,据了解,是因在驯牛过程中通过表演者语言的训斥,使舞蹈的趣味性更为浓厚。

7.《插秧舞》是多个少女戴草帽,挽起裤腿,弯腰,手持一把稻苗,模拟插秧时的生活动作场景,在插秧时对唱山歌或聊天,真实还原生产劳动的画面,舞蹈真实自然。原始壮族蚂拐舞是在田间地头开展,最开始的表演并不是为愉悦别人,而是进行娱神的神秘和庄严的祭祀活动,保持古朴、沉稳、简拙特征,插秧动作向神昭示壮族先民的勤劳,向神汇报自己的生产状况,简单的插秧动作却有独特的韵味。

8.《薅秧舞》由多个年轻后生小哥表演,跟随《插秧舞》后面,《插秧舞》少女人数一致,他们戴白灰色的年青人面具,身穿灰黑色的宽大阔腿裤和白色发黄的背心短袖,做左手叉腰、右手薅秧的动作,不时地擦汗,向远处的山坡吆喝情歌,伴随铜鼓、皮鼓和唢呐的伴奏,表演者们整齐一致、富有动律感地展示薅秧的姿态,在音乐渲染下有种敬畏感和神圣感。

9.《打鱼捞虾舞》是8人表演,分别是4男4女,每两人成一对,一男一女扮演夫妇,男表演者戴打鱼郎的面具,手持渔网,女的戴村妇面具,手持竹簸箕,两人劳作打鱼捞虾,丰富收成,两人欢乐起舞,相爱逗趣,洋溢欢乐气氛。巴英村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叫巴英河,通过对观众席上的村民访谈中得知,巴英人民招待客人最丰厚的食物就是巴英河里的鱼,打鱼捞虾形式的舞蹈也是他们现今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蚂拐舞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迷人的动作模式,诉说着壮族先民的民族精神。

10.《纺纱织布舞》由一男一女表演,男演员戴歪嘴老人面具,捧纺纱车,女演员戴村妇的面具,持线绞线,两人配合默契,亲密无间,随绞线的动作双双起舞,彼此还捶背弯腰,相互关心,展示一股乡土气息,模拟做纺纱、绞线等劳作生活动作的舞蹈,体现农村普通家庭日常生活,旁边还有一对男女青年搭肩绕场,缓步而来,对唱山歌,赞颂夫妻和睦生活,表达壮族先民勤劳朴实,互敬互爱的思想。

11.《談情说爱舞》由4个人表演,两个戴面具的年青姑娘穿漂亮花衣裳,撑一把花伞走到最前面,另两个小伙子戴青年人面具,也撑伞尾随其后,四人缓步绕场地对唱情歌,场外会唱山歌的人会和歌,场内外山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山歌也是壮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农忙时唱歌,开心时唱歌,难过时唱山歌……山歌已渗透到壮族人民的血液中。壮族作为一个语言尚未形成系统文字的民族,山歌作为传承信息的重要载体,山歌传递壮族丰富的原始文化。通过舞蹈表演的形式,将民间歌舞结合,展示壮族先民在农业生产之外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

12.《打糍粑舞》有9个人表演,每三个人组成一组,分别代表一个家庭,男演员扮演家里的男丁骨干,女演员扮演家里的媳妇,另一女表演者扮演婆婆,表演打糍粑的场面。第一组家庭的男表演者好吃懒做,辛苦活都是媳妇做,婆婆多次教育儿子也不听劝;第二组扮演者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男丁辛苦打糍粑,媳妇一边帮他擦汗,还一边说笑话聊天,母亲拿着簸箕给他们扇风,一派相亲相爱的图景;第三组扮演勤俭持家节约的家庭,打糍粑过程因不小心把糍粑掉落地上,三人仔仔细细弄干净分你一口我一口,表现壮族人民对于粮食的珍惜和勤俭的优秀美德,传达一家人要和和睦睦,共同劳动的传统理念。

13.《扁担舞》由16个妇女进行表演,分为4组,每组4人,场地前面摆4张木板凳,每人手拿一根扁担,四个人有节奏、有层次用扁担敲击木板凳,发出和谐的节奏感,并在尽兴点上,不时地呼喊一声“嗨哟”,场面音乐感十分强烈。壮族人民运用智慧就地取材,在劳作闲暇时光一根扁担也能成为娱乐的工具,象征壮族人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充满生活的实感。

14.《庆丰收舞》是蚂拐舞系列中的最后一个节目,由两个戴象征年青人面具的小伙子表演,伴着铜鼓的节奏,通过手、腿、头和腰的摆动。击掌欢跳,步伐稳而坚,原始粗狂,情绪热烈,欢欣喜悦地迎接庆贺丰收,[4]表达对蚂拐神庇佑恩泽的感谢。丰收舞是壮族先民对一年生产劳动的总结和回顾,通过庆祝丰收,在部落和村寨中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加强团结。

以上多种不同形式的蚂拐舞是蚂拐节重要的祭祀和祭拜活动,是综合系列舞蹈,既有祭拜型的舞蹈,如《鼓皮舞》、《敬蚂拐舞》、《蚂拐出世舞》等,也有反映劳动场面的《打鱼捞虾舞》《插秧舞》《耙田舞》等,有日常的《打糍粑舞》《谈情说爱舞》等,形成一个系统完整严密的舞蹈系列,无论是祭拜型还是劳动形式的蚂拐舞,或日常生活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蚂拐的护佑人们的粮食得以保障,才能出现劳动丰收的场景,方能顾及对于情、娱乐等方面的追求。通过蚂拐拟人化的农业生产程序为舞蹈语言,再现祀蚂拐确保粮食丰收的农业活动,祭拜蚂拐神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幸福。[4]

三.新时代传承发展壮族蚂拐舞的艺术特征

蚂拐系列舞蹈通过模仿蚂拐形象,以人类生产生活作为舞蹈语言,表达壮族先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和蚂拐无限的敬意和崇拜。根据实地考察巴英村,总结出蚂拐舞有以下几点特点:

(一)崇拜动物图腾。动物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在壮族蚂拐舞的表演形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渗透动物图腾崇拜的意识。壮族是水稻耕作民族,蚂拐舞也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水稻的生产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壮族先民把蚂拐与雨水、丰收相联系,将蚂拐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灵,具有呼风唤雨的神力,舞蹈中戴面具模仿蚂拐,表示表演者被赋予神性,可与蚂拐神对话,经过祭奠祈求庇佑,对蚂拐有原始崇拜的宗教思想,寄托人们的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愿。

(二)重构原始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原始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在壮族蚂拐舞的表演中得到了重构。壮族蚂拐舞重构了农耕社会的生活面貌是对生活的演练和彩排,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通过舞蹈回顾生活的场景,在观赏过程中,人们会增加自豪感和归属感。蚂拐舞既有壮族先民宗教意识的祭祀活动,也有表现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的舞蹈;它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民生利益,而且激发了民族精神的大规模的战争舞蹈。它反映了壮族先民在农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艺术表现。[4]

(三)直观展现原始舞蹈。现今许多地方特色艺术随祭祀而产生的,原始舞蹈在特定年代运用于祭祀,壮族蚂拐舞蕴含直观的原始舞蹈特征。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落后,人类智力开发的缓慢,人们对艺术更多是直观思维,所以在原始舞蹈中对动物形态和劳动生活的直接模仿,舞蹈动作古朴简单,充满生活气息,充满野性。[5]整个系列舞蹈直接而简单,不如现今舞蹈形式的抽象性。

(四)簡化原始壮族蚂拐舞仪式。舞蹈形式发生改变,壮族蚂拐舞对于繁琐的舞蹈仪式进行一定的简化。原始壮族蚂拐舞,所有表演者都需戴上面具,穿特定服装,但巴英村蚂拐舞,有部分舞蹈并没有戴面具。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审美意识发生变化,佩戴面具是为表示对蚂拐神的尊敬和增强仪式感,如果缺少面具,其形式可能就会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

(五)体现壮族先民的民族性格。壮族蚂拐舞的风格既原始粗矿、简拙,又极具较浓郁的民族特色。[3]不管是原地跳跃还是踏点行进,舞蹈动作都是双腿屈膝深蹲,形如蚂拐,整个舞蹈的节奏单一平稳,步伐稳而实,重心向后下沉。[6]表现出一种沉稳的特色,一定程度上使符合壮族人民的民族性格。

(六)转化壮族蚂拐舞的性质和功能。时代的改变,壮族蚂拐舞的最根本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由祭祀转变为一种娱乐性活动。原始壮族蚂拐舞是用于祭祀活动,是因人类仍处于封建时代乃至原始时代,对客观的世界没有全面科学的认识,畏惧自然现状,只能通过神的力量来解答,于是人类通过精神的祈求获得安慰。现今已处于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壮族蚂拐舞更多是作为一种娱乐性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蚂拐舞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壮民族的生活特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通过艺术的加工,从舞蹈的表现、艺术语言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传承和创新,焕发壮族蚂拐舞文化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钰婷.广西壮族蚂拐舞的挖掘与传承[J].大舞台,2013年05期.

[2]何娟娟.蒋波.从《壮锦》解读壮族歌舞的文化精神[J].大众文艺,2015年08期.

[3]陈尚文.壮族舞蹈中的蛙文化研究—以壮族蚂拐舞为例[J].戏剧之家,2017年10期.

[4]唐勤琴.跳动的红水河:浅谈壮族蚂拐节表演风格及训练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何娟娟.壮族蚂拐舞本体特征初探—以舞蹈《山娃仔》为例[J].音乐时空.2015年19期.

[6]《中华舞蹈志》.广西卷.学林出版社.2004-12.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壮族艺术特征起源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