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报道研究

2022-02-18胡雪琴

视听 2022年9期
关键词:农民日报群体农民

胡雪琴

新闻框架是指媒介机构将处理信息的组织框架运用到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和文本意义的建构的过程。新闻框架作为媒体对于新闻信息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关系到新闻自身的立场、编辑拟定的方针以及新闻发布的时机、时间、新闻性质等①。笔者结合美国学者托德·吉特林在《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中提出的框架理论,分析《农民日报》中对农民相关报道的框架建构,以期为其他媒体提供参考。

一、《农民日报》农民形象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农民日报》是针对农村群体进行传播的中央级媒体。作为主流媒体中首个面向农村地区进行宣传的报纸,它不仅在农村发展情况报道方面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而且在农民群体中有较好的口碑。因此,本文选取《农民日报》作为案例分析的对象。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笔者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引发的日期作为案例选取的时间点,选取涉及农民形象的文章作为案例。为避免选取连续日期的重复性,笔者采用每隔8天进行一次样本选取的方式,保证了从周一到周日这7天中的每一天都会被选中,最后选取了126天作为样本时间。在这126天中,《农民日报》共有98份涉及农民形象的报道。

(一)紧跟乡村振兴热点,重视宣传国家政策

乡村振兴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农民日报》作为面向农民群体的中央级媒体,理应成为农民群体了解国家政策的“耳目喉舌”,既有对农民传达政策的责任,也有兼顾社会效益的义务。通过对《农民日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关于农民形象的报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报道内容方面,“农民返乡创业”的相关事件报道占比为22.45%,“学习技术脱贫”的事件报道占比为16.33%。在关于这两类内容的报道中,《农民日报》通过对农民返乡经历、创业经历或是学习技术等经历的描述,展示了国家在乡村振兴、贫困帮扶等方面对部分农民和部分落后地区的相关政策,让读者了解了诸多助农政策实施后,农民在技术学习、资金不足等方面的改善情况。2018年10月27日的报道《巧手缝出红火日子》中提到,河南商丘一名返乡农民在当地的“巧媳妇工程”的帮扶下,不仅学习了电动缝纫机的使用技术,还带动了村中留守妇女的就业,帮助部分农户家庭摆脱了贫困。

在这类报道中,大多数文章都展示了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民返乡创业或是学习技术脱贫的成功案例,并且为其他返乡农民提供了借鉴经验。通过观察大部分报道,可以发现在正式实施乡村振兴政策后《农民日报》对政策宣传的高度重视。《农民日报》通过联系当地村干部或是农民,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困难与解决经历,并且通过这种对过程的追溯,让读者在当事人的经历中感知政策落实后农民群体得到的切实帮扶。

(二)侧重报道对象身份,出现“新农人”概念

在国家政策鼓励农民群众返回家乡创业的大环境下,《农民日报》报道农民回乡创业的事迹契合乡村振兴中的政策宣传方向。在多篇报道中,《农民日报》多次将报道对象称为“新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汪向东教授认为,“新农人”可以用农民新群体、农业新业态、农村新细胞这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新农人”群体主要在农村地区活动,从而构成当今乡村发展中的重要细胞,这个细胞原本是没有的。相比于传统小规模人力耕作的农民来说,懂技术、懂经营的“新农人”成为当今乡村振兴中的农村主力军。

《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具有多样性,其中呈现出来的比较明显的身份有返乡创业农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学习技术的新型农民等。提取报道中的主人公性别信息,发现报道中主人公的男性占比为76.53%,女性占比为23.47%。在报道人物的选择上,《农民日报》更倾向于男性,女性角色的占比相对较少。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下农民占7.14%,31~40岁农民占20.41%,41~50岁农民占 18.37%,51~60岁农民占14.29%,61岁以上农民则有18.37%,各个年龄层次分布相对均匀。主人公身份为村干部的报道共有17篇,占比为17.35%。村干部作为政府和国家工作在农村的中坚力量,往往具有较普通农户更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农民日报》将村干部作为主人公进行报道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另外,《农民日报》中关于返乡创业农民的报道有22篇,关于农民学习技术从而脱贫的报道有16篇。在这38篇文章中,新时代农民作为报道的主体,展现出与传统朴实单纯的农民不同的形象。在2018年10月19日的报道《满腔热情创业投身农业致富》中,刘建国是一名大学毕业的IT精英,他积极学习绿色防虫知识,了解网络分销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分销路线。诸如刘建国这样的抱着满腔热血返乡创业的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一股新活力。

(三)报道倾向正面,重视宣传引导

在《农民日报》中,93.88%的相关报道为正面报道。《农民日报》作为主流的央级媒体,在关于农民形象的报道中十分注重农民群体中具有优秀品德的个人榜样形象。通过此类报道,《农民日报》积极引导读者认可农民正面形象,对农民产生正面的榜样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农村地区的经济生产等都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的改变。而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需要长远投入的工程,在部分地区还没有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再加上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依托于传统公序良俗的价值观逐渐呈现分化趋势。传统主流媒体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通过有关于“返乡创业”“学习技术”“个人榜样事迹”等正面类型的报道,引导农村地区树立应有的正确价值观。在这些正面报道的宣传引导之下,《农民日报》传递出积极进步的农村情况,有助于改善人们对传统的农村落后形象的刻板印象,助力乡村振兴。

二、《农民日报》农民形象报道的新闻框架建构

(一)报道人物形象的重点展现

在报道农民形象的过程中,农村人物的可选择性是多样化的。《农民日报》尽可能多地将不同身份的农民包容进来。但在人物形象的展示中,《农民日报》仍然是有所侧重的,其中村干部、返乡创业农民、优秀个人榜样和种植、养殖大户都是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这几类人物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例如,村干部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返乡创业农民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或是创业或是学习技术,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地区落地实施贡献了力量。优秀个人榜样通过个人在生活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具备的传统美德,反映乡村振兴中精神文明的发展。《农民日报》通过重点展现这几类人物,概括性地传达了农村地区积极正面的形象。

(二)报道图片内容的多样化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报道中对文字的重要补充,不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还能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使报道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在报道中添加新闻图片,能够将人物、事件、地点等信息进行整体展示,进而让这些信息具象化,使读者在图片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事件的真实性、人物的贴近性、地点的接近性,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农民日报》的主要受众是广大农民群体,图片的添加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不同场景图片的加入也使得《农民日报》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在选取的人物报道中,大部分报道都通过新闻图片对文章中涉及的人物生活进行了展示。在图片的选择上,《农民日报》根据报道中主角的身份和日常生活,选择了较为朴素且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当主角身份为农民时,多以展示农民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场景为主;当涉及“新农人”身份的农民时,则展示主人公使用新技术管理农田的场景;当主角身份为村干部时,图片中则会呈现村干部在基层工作的场景。这种通过主角身份来展示农村生活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农民日报》的常用方式。采用这些贴近农民生活场景的图片,不仅展示了不同身份农民的精神面貌,也使得报道更具有可信性和贴近性。

(三)报道语言的特色化

《农民日报》在农民形象的报道上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首先,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农民日报》的许多文章通过给人物贴标签的形式来概括式描写人物的性格、身份、经历等,如“90后”“水果营销大王”“守书人”“土专家”等②。标签化的人物描写模式能够快速为人物的身份进行简短精炼的介绍,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形成对报道中人物的整体认知。其次,在报道人物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农民日报》更着重突出个人的性格或者能力特色,如“田间秀才”“乐器大王”“土豆兄弟”“水果夫妻”等。在2019年4月13日的报道《“水果夫妻”卖苗记》中,记者以记录故事的口吻,辅以主人公夫妻二人的叙述,讲述了夫妻两人从外地打工到回到家乡零陵古村开始培育果树幼苗,建立农业产业园的经历。这样的故事化叙述过程,不仅清晰呈现了报道中的人物形象,更让读者在这样的叙述中更有代入感。

三、农民形象报道的优化路径

拉斯韦尔曾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到,传播对社会具有环境监视和社会协调的功能。报纸的环境监视和社会协调功能是通过反映社会问题来实现的。农民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和社会地位较低的社会群体,其社会关注度也相对较低。此外,整体偏低的媒介素养也使得他们很难通过在媒体上发声来反映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农民日报》作为社会各界了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窗口和广大农民获取“三农”信息的重要平台,在报道中不仅需要积极报道农村地区的正面事件,还要承担起反映农村问题、监督或协调解决问题的责任。

对农民形象的报道不仅能让社会各界更深入认识农民群体,也能从农民个体的报道中展示发展中的新农村。这种对新农村的展示,既能够改变社会对传统农村地区的负面印象,也使得农民群体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更好地投身于乡村振兴。根据目前的农民形象报道情况,《农民日报》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一)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融媒体账号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具有快速传播、灵活互动、多媒体呈现等特点。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不断尝试转型。相比于自媒体的后起之势,传统媒体有着自身多年积累的人才、技术等优势③。《农民日报》积极布局了“两微一端”,在微信、微博、抖音以及长视频平台哔哩哔哩都建立了自己的账号,此外也建立了农民日报的客户端。从数据上来看,《农民日报》在各个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农民日报》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阅读量较低,大部分文章的阅读量在1000以内,点赞量未超过100的也占大多数。其微博的阅读量、评论量则相对更少。作为官方账号,《农民日报》在抖音的账号粉丝量较高,达到380多万,但其视频点赞量和同是央级媒体的“央视农业”融媒体账号相比,仍然有进步空间。

在各个融媒体平台的报道内容选题方面,《农民日报》可以将更多的目光投到农业、农村、农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上。作为传统纸媒,《农民日报》在编辑人才队伍、视频制作技术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相比于自媒体账号,《农民日报》还拥有纸媒的采编权,能够派出自家记者直接来到农村基层,获得现场一手资讯。在融媒体平台的话语表达体系方面,《农民日报》可以尝试转换传统的严肃风格,抓住网络热点,根据平台用户的特点开创新栏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因此,《农民日报》丰富融媒体账号的内容,能够吸引到更多农民群体关注,更好地面向农民群体宣传国家方针政策。

(二)结合农村实际,挖掘深度问题

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发挥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正面宣传是指对社会积极事件,如见义勇为、科学进步等事件进行报道;舆论监督是指运用新闻报道引起社会关注,运用社会力量对不良事件进行批判。表面上看,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的立场是相对的,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配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④。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业在新的生产发展中可能会与原本的农业格局产生矛盾,传统农村在受到现代发展的冲击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农民作为普通人,也可能会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新时代的农民与传统的农民有着很大的区别。《农民日报》要将立体生动的农民形象传递出去,就需要新闻工作者花费更多的时间深入了解人物身上更多的故事细节,挖掘农民群体的需求。例如,返乡创业成功的农民都遇到了哪些共性问题,各地方政府针对此又有哪些对策;许多乡村面临着人才流失问题,农村如何吸引乡村青年返乡创业,等等。应深入走进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带着真切的关心和谦逊的态度,与农民群体进行交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将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农民形象展现出来。

四、结语

在近几年的乡村振兴相关报道中,有关农民形象的报道逐渐出现变化。总的来看,有关农民形象的报道大多是趋向正面的。这些报道由人物经历入手,讲述了乡村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对农民群体的扶持。这样的报道框架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农民个人的形象看到整个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情况。《农民日报》关于农民的报道框架,对于其他媒体报道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当然,《农民日报》在报道过程中也会存在报道形式不够丰富、报道事件不够深入等问题。但是,随着我国主流媒体的思维转换和自媒体的督促监督,《农民日报》有关农民形象的报道正在逐步改善。《农民日报》作为报道“三农”题材的主流媒体,必将在未来的报道中塑造出更多、更完整、更立体的农民形象。

注释:

①杨雪.框架理论视角下《甘肃日报》脱贫报道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②黄赤澄.《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③肖健雄.《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报道的生产困境及其优化路径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0.

④李梦奇.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新闻框架研究(2017-2019)[D].郑州:郑州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农民日报群体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走出党媒“舒适区”:《农民日报》的思维再造与融合新生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党媒微博农民议题的文本呈现研究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浅谈如何打造农民需要的科技信息微信公众平台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