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R/AR助力非遗文化教育传承路径探究
——以传统医药为例

2022-02-18

传媒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真实世界医药技艺

王 丽

一、引言

传统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之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它是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众世代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出的集治疗思想、技艺、药物于一体的综合医学[2],其中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临床疗法、中药炮制技艺、组方制剂技艺、养生方法、卫生民俗等构成了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3]。

在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传承体系中, 教育传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传承途径, 是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其教育传承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传承效果。然而,就目前而言,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教育传承还存在如下问题[4]:

(一)整体发展状况尚处于弱态

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教育传承的整体发展处于弱态,存在着传承路径受阻,传承人才缺失、传承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5]。特别是一些实践技术型学派,经验老到的医师大多年事已高或已辞世, 余下的传人多弃业改行或兼职多业,其技艺手法无法与先人相比,一些宝贵的理论技术甚至出现断层和脱节的现象[6]。

(二)传承方式单一

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方式主要为家传、师承、学校等形式的口传身教,多数呈现出日益萎缩的局面[7]。就学校教育而言,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 一些较复杂的技艺手法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的传承[8]。

(三)区域限制导致社会影响力及传承范围受限

由于类型和活动区域所限, 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可参与的社会活动范围较小、传承范围区域化,难以实现大面积传承,社会影响力不足[9]。

(四)资金短缺、传承基地数量不足硩硦

由于资金不足、被传承人数量少等原因,大多数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既没有专属的传承基地, 也未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传承力和影响力十分有限[10]。

(五)各流派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硦

由于研究经费短缺、地域受限、研究队伍数量不足等原因,各流派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影响各流派自身的发展, 同时也不利于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整体的发展。

为促进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 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科学的传承方式。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为其教育传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VR/A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1]。利用VR/AR技术可为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二、VR/AR在传统医药类非遗教育传承中的优势

虚拟现实简称VR技术,也称为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一种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的,人为的、具有逼真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的虚拟环境[12]。用户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 实时感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13]。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14],广泛运用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15]。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之间重叠之后, 能够在同一个画面以及空间中同时存在[16]。

利用VR/AR技术可以助力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教育传承。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带给受传者多感官体验

利用VR/AR技术可以对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中的药材、身体结构、穴位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维模型展示,将其中的诊疗方法与技艺手法通过三维动态影像、虚拟仿真技术等手段进行数字化的仿真还原, 以语音、文字、三维图像、三维动画、虚拟仿真交互等多媒体融合的方式,带给受传者逼真的视、听、触等多感官的综合体验。

(二)不受时空的限制

VR/AR技术突破了非遗文化的现场体验、口传身教在时间、空间上局限,打破了区域限制,扩大了传承范围,推动其跨时空的体验与传播,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VR/AR技术营造出来的仿真与交互环境, 可以使体验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文化的魅力,“亲身”体验文化,随时随地学习文化,从而推动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播。

(三)传承信息更准确

利用VR/AR技术, 可使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中的医学动作、技艺手法等更加接近原真性,有效避免了代代相传、言传身教中由于人为因素等造成的技艺缺失问题;对于已失传的部分,可以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利用VR/AR技术将其虚拟复原出来,从而达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技艺手法, 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的传承, 可以利用VR/AR技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记录和模拟,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多次、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以实现更好地传承。

(四)易于各流派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利用VR/AR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记录与展示,易于传统医药类非遗各流派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数字化的形式支持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学生同时使用,可促进非遗文化资源共享,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五)低成本,有效解决基地建设、硬件设施不完善问题

利用VR/AR技术可构建虚拟仿真传承基地环境、传承用具、传承设备及其他设施,可节省建设传承基地、购置传承用具与设备、基地维护及用电等费用。

(六)更易于新一代受传者接受

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传承方式单一, 口传身教的方式不易于新一代受传者接受。 而利用VR/AR技术可以生成“逼真”的模型与环境,以立体图、文、声融合的多媒体形式,以人机、人境交互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非遗文化,使其“真实”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更符合新一代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易于让他们接受和喜欢,并将其传承下去。

三、VR/AR助力传统医药类非遗教育传承的实现路径

利用VR/AR技术, 可以帮助解决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开拓新的传承途径和方法。这些方法和途径不仅为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且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存储和保护。 下面具体分析如何利用VR/AR技术实现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

(一)VR/AR三维互动展示

利用VR/AR技术可以将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进行三维显性化展示。不仅可将其中涉及到的药材、身体结构、穴位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维模型展示,而且可以进行交互式互动体验。利用多种输入、输出设备,如控制手柄、手机、键盘、鼠标,甚至徒手操作就可以实现旋转、缩放三维模型等互动操作,带给受传者近距离、无死角、全方位、立体化的互动体验。其中,增强现实技术支持将虚拟三维信息叠加在真实世界中, 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进行很好的融合,可带给受传者新奇、震撼、有趣的体验,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动文化传承的发展。

(二)3D影视作品

通过三维建模、动作捕捉及设置三维动画,将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中的技艺手法和诊疗方法以数字化、显性化、三维动态化的方式演绎出来,形成3D影视作品进行存储、保护和广泛的传播。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技艺手法、诊疗方法的数字化永久保存, 避免了口传身教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及非准确传播, 而且支持受传者反复观看、学习, 可提高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传承质量和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形成的3D影视作品叠加在真实世界中,让虚拟动画信息与真实世界进行融合,进一步提高受传者的学习兴趣。

(三)虚拟仿真实验

利用VR/AR技术设计并开发具有交互功能的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模拟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中技艺手法、诊疗方法的真实治疗过程。在虚拟实验中,可以按照真实的诊疗方法和技艺手法的操作流程,将治疗过程分解为不同的虚拟交互操作步骤,并设置引导受传者开展训练的引导机制。机制具体可以包括操作前相关文化知识的引导学习,操作中的语音、文字提示,每一步操作后的反馈信息,操作完成后的相关文化知识总结等。受传者可以利用鼠标、键盘、控制手柄、手机等输入、输出设备进行反复交互式训练,克服了口传身教过程中,由于诊疗方法和技艺手法细微、复杂,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掌握的弊端。利于受传者随时随地自主学习,通过反复实操扎实掌握传统医药类非遗的诊疗方法与技艺手法的操作过程。

(四)虚拟交互游戏

利用VR/AR技术设计并开发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相关的虚拟游戏,让受传者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学习并掌握相关文化知识和技艺。 设计的虚拟游戏通常包括创建的高仿真诊疗场景、三维人物、相关诊疗知识及游戏玩法等。受传者进入游戏,在学习了相关诊疗知识后,可以选择游戏角色(医生或病人),进行病情交谈。在了解了“病人”的症状之后,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在“身临其境”的虚拟仿真诊疗环境下,开始为病人进行治疗。在这过程中,虚拟游戏平台往往会将治疗过程按照实际诊疗过程进行分步设计,并以游戏闯关、积分奖励等形式激励受传者进行挑战。 受传者可以在游戏闯关的同时掌握诊疗方法和技艺手法,告别了传统传承枯燥的口传身教,以休闲娱乐的方式让受传者更易接受, 加深了受传者对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从而推动其保护和传承发展。

(五)虚拟仿真漫游

利用VR/AR技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场景设计方法及漫游交互技术创设文化情境, 还原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相关历史文化情境,并搭配解说对其加以介绍,为受传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历史文化环境。 不但可以使受传者领略历史文化氛围、学习相关知识,还可以使受传者通过控制手柄、鼠标、键盘、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交互操作、参与其中,漫游在仿真的历史环境中。让受传者通过直观的视听通道清晰感受传统医药非遗文化的魅力, 使其更加全面的了解、喜欢非遗文化,从而推动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发展。

四、结语

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更是关于生命和疾病诊疗的科学,其传承与发展关乎民生。教育传承作为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非常重要的传承方式,其发展状况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整体发展。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的教育传承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更加适合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合理利用VR/AR技术有利于克服当前传统医药类非遗文化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文化更广泛、更快捷、更准确的传承。

猜你喜欢

真实世界医药技艺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临床使用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