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2-02-18李栋梁崔卓航郑冰冰蒋永佳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辅助

李栋梁,崔卓航,郑冰冰,蒋永佳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庐山康复疗养中心关节骨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胫骨平台骨折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胫骨平台骨质连续性中断,关节面塌陷,位移,为关节内骨折[1]。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会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2],因此,采用有效措施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大多以切开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该手术方法主要是通过解剖复位后对骨折部分进行切开复位固定,以恢复下肢线力,可一定程度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运用,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逐渐运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此项技术主要通过关节镜辅助,以微创的手术形式,固定复位骨折部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关节镜辅助下MIPPO 技术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23±5.89)岁;左侧骨折 18 例,右侧骨折 22 例;跌伤 16 例,车祸 14 例,运动损伤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12±6.15)岁;左侧骨折15例,右侧25例;跌伤14例,车祸18 例,运动损伤8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临床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意识清醒可清楚表达。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有风湿免疫性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给予活血化瘀,完善术前检查),均经过临床影像检测,确定骨折部位。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治疗,方法如下: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关节镜前内、前外侧入路,进行关节镜检,清除关节内积血及细小的骨折碎片,再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关节腔,用关节镜探查,运用骨膜剥离器分离软组织并形成隧道,解剖型钢板沿着骨膜表面插入隧道,用皮外钢板为参照,在隧道下端小切口位置进行螺钉固定,最后修复损伤半月板、交叉韧带及损伤内外侧副韧带。对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方法如下:持续硬膜外麻醉下,于胫骨骨折平面近端做前内侧或者前外侧纵向或L形切口,半月板下打开关节囊,暴露胫骨平台骨折端,通过挤压、牵引、撬开、拔除等方法恢复骨折平面,运用克氏针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选择普通钢板固定,再通过C 臂机观察骨折固定情况,固定好后予以缝合消毒。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30 d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优秀,患者手术部位疼痛消失,可恢复日常生活工作;良好,患者偶尔感觉手术部位疼痛,日常生活活动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较差,患者手术部位常感到疼痛,并且无法正常进行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总有效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②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包括关节肿胀消失时间、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和自主活动恢复时间。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变形及关节炎。④术后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5 d 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包括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NE)、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其中PCT正常值<0.5 μg/L,NE 正常值为(1.80~6.30)×109/L,IL-6 正常值为(108.85±41.48)ng/ml,TNF-α为740~1 540 pg/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肢体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关节肿胀消失时间、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和自主活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肢体恢复时间比较(,d)Table 2 Comparison of limb recovery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表2 两组肢体恢复时间比较(,d)Table 2 Comparison of limb recovery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自主活动恢复时间15.58±3.52 17.56±4.41 2.219 0.03例数40 40肿胀消失时间7.25±2.25 9.56±3.10 3.814<0.01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12.15±5.21 14.29±6.01 3.761<0.01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两组术后感染情况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PCT,降钙素原;NE,中性粒细胞;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TNF-α(pg/ml)785.47±89.25 987.88±90.56 10.068<0.01例数40 40 PCT(μg/L)1.02±0.21 1.25±0.52 2.594 0.011 NE(×109/L)4.52±1.25 6.12±1.62 4.945<0.01 LT-6(ng/ml)106.56±25.41 126.48±27.25 3.381 0.001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大多是由于强烈的外力作用,导致股骨髁撞击胫骨平台,并且在压缩、屈曲或者翻转的作用力下,胫骨平台会被压缩、劈裂,严重时会发生粉碎[3],临床上多表现为关节面塌陷、半月板及韧带损伤,患者受伤处膝关节可出现明显肿胀,皮肤表面可见淤青,严重时局部有张力性水泡。患者会因为疼痛无法自主活动,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膝关节畸形,从而影响膝功能的恢复[4]。胫骨平台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5],且大多数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在外力作用下更易发生胫骨平台骨折[6]。临床上常用的切开固定治疗术,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恢复关节面解剖的连续性,以达到复位固定的效果,此方法切口大,对机体损伤严重,尤其对关节内结构和软组织损害较大,而关节镜辅助下MIPPO 技术以微创的形式,利用肌腱复位作用及间接复位技术进行骨折复位[7],可最大限度的保留骨折处供血,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感染和再骨折的发生风险,维持骨折的稳定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分析原因为,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通过较小的关节镜进入关节内,可直视关节内部情况,使关节面复位更加准确,充分利用关节镜在微小切口下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和相邻的关节面。观察组关节肿胀消失时间、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和自主活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周金龙等[8]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创口小,对软组织及骨质伤害较小,使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恢复较快。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陈臣等[9]研究相似,分析原因为,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创口小,利于皮肤组织的恢复,并且可在早期进行肢体功能的锻炼。另外,观察组术后感染情况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可以减少软组织的剥落,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减少炎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下MIPPO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不仅使患者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缓解,也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感染的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关节镜胫骨辅助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倒开水辅助装置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旋转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