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爱情,童话还是神话?

2022-02-18应琛

新民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李小姐离婚率小敏

应琛

电影《爱情神话》。

电影里的中年上海男人,对爱情依然充满期待。《爱情神话》剧照。

关于爱情,过去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爱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退。人到中年,感情生活或许只有一地鸡毛。

关于婚姻,同样如此——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爱情,长久的婚姻需要“忍”字诀,只有互相妥协的委曲求全。

去年年末电影《爱情神话》上映。徐峥、马伊琍、倪虹洁、吴越组成金牌班底,这部聚焦“中年爱情”的电影在豆瓣收获8.3的评分,一跃成为2021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几天之后,另一部讲述中年爱情题材的电视剧《小敏家》,也迎来了大结局。男女主角是离异的中年刘小敏和陈卓,两个人没有轰轰烈烈的拍拖,只有细水长流的理解与陪伴。

今年初,女神高圆圆的复出之作《完美伴侣》也开始热播。中年爱情,似乎正在成为2022年的影视作品的新“风口”。

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数据也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中老年时离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中年时遇到了更合适的感情。

《老年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有四分之一的离婚人士年龄超过50岁,其中半数以上的离婚发生在结婚20年后。2017年的皮尤研究数据则发现,从1990年到2015年,美国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其离婚率几乎翻了一番。

到了2020年6月,一项发表在美国《家庭问题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从1994年到2012年,50岁以上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更支持离婚。

“‘银发离婚率’从1990年到2010年实际上已经翻了一番,且此后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俄亥俄州保龄格林州立大学教授兼社会学主席、《美国家庭》一书的作者苏珊布朗博士如是说。

与前几代人相比,中老年夫妇离婚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布朗认为,原因之一是婚姻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她解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文化与对婚姻成功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一个好的婚姻往往以这样的标准来定义:“这段婚姻能让我更快乐吗?”“我的婚姻有助于我实现自我价值吗?”布朗说:“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离婚可能会成为一个备选解决方案。”

此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经济上更加独立,这为女性走出自己不满意的婚姻提供了经济支持。

在布朗看来,中年离婚可能会越来越普遍,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的寿命变得更长。“如果你已经65岁,可能还能活20年,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你不想与那个让你感到不快乐的人共度余生。”她说。

不仅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结婚率不断下降而离婚率持续走高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的离婚率连续六年上涨,2019年中国离婚人数为470.06万对,较上年增加23.98万对,离婚率为3.36‰。

另外,数据显示,从2014年起中国再婚人数已经连续6年增长,2019年中国再婚人数为455.94万人,较上年增加26.72万人,同比增长6.23%。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汶蓉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现代人整体的成年期都往后推了,“虽然生理上到了18岁,但相对稳定的自我认同并没有形成,人们的成年初显期实际上是越来越长了,即对自我的探索期在变长”。

刘汶蓉表示,这是整个社会造成的,因为工作和家庭都很难稳定,社会变动和不确定性太大了,人们的焦虑感不断增加,“于是大家发现,人即使到了40岁,也可能依然没有稳定下来”。

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中年人以往那种稳定的生活状态变得越来越不可得。所幸,如今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包容,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坦然看待这种不确定性。

“没有哪种生活是绝对正确的,大家都在努力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结婚或没有白头偕老都很正常。至于爱情,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中年人也不例外。所以当婚姻不如意,走不下去了,人们开始不委曲求全,积极地往前走,于是,我们看到这些年离婚率有所上升,再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刘汶蓉说道。

如果你已经65岁,可能还能活20年,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你不想与那个让你感到不快乐的人共度余生。

《爱情神话》里从老白家“逃出”的李小姐。

没有初恋的怦然心动,也没有偶像剧的跌宕起伏,中年人的爱情又为何动人?

《小敏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黄磊饰演的陈卓去接周迅饰演的小敏回家。路上,陈卓絮絮叨叨,而小敏很累了,睡着了。等小敏醒来,陈卓并没有任何抱怨,说“你真的睡着了,还打呼噜了”。然后他们就聊起来,大家都非常接受这种状态。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所以你在我旁边,对我一点兴趣都没有。”中年人的爱情里,好像很少有人去追问类似的问题。

同樣地,《爱情神话》一开始,马伊琍扮演的李小姐一大早从徐峥饰演的老白家悄悄地离开,可以想见前一晚两人刚刚共度了良宵。当老白殷勤地做完爱心早餐,刚想去叫李小姐时,却听见门一响,李小姐走了。老白虽有些失落,但还是拿起手机给李小姐发微信“一夜……”,想想不妥换了一句“怎么走了”,再想想擦掉换成了“昨晚睡得好么”,最后则改成“上班去啦”。李小姐回了一个字“嗯”。

一气之下拉黑对方,从此不再联系,好像也很少发生在中年人的爱情里。互生情愫的中年男女独立且暧昧,反反复复的煎熬、细腻,来回等待的在意、甜蜜,尽在小小的微信对话框之内。

刘汶蓉告诉记者,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过著名的“爱情三元论”,即完美的爱情由三条边构成,一条边叫激情,一条边叫亲密,一条边叫承诺。

“在年轻人的爱情里面,激情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通常所说的‘天雷勾地火’,我看到你就心潮澎湃、非常激动,没有你我就夜不成寐。另外,承诺对年轻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都不想公开我们俩的恋爱,我是非常不能忍受的。”刘汶蓉进一步解释道,“中年人则更看重亲密。就像《小敏家》里,陈卓虽然很啰嗦,但对人的关心很细致、很暖又很有边界,剧中想要呈现的就是这种成熟的人之间的爱情。中年人寻找的是一种舒服感,也就是三元素里的亲密关系,两个人合得来,在一起不累。如果有压力就选择分开,各自安好,不大会进行情感捆绑,给对方造成负担。”

中年人的爱情里,相互体谅是非常重要的。在刘汶蓉看来,《小敏家》展现了一种中年爱情的开始,双方觉得很合得来,互相能理解,虽然没有激情四射,它也是一种爱情,“中年人会更收敛,他们的爱情也更克制和温婉”。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童薇则告诉《新民周刊》,中年人肯定是需要爱情的,“不仅中年,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因为人本质上是具有社会属性,需要与人交往的。从发展心理学来说,成年初期(20岁左右)的一个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亲密关系。而到了中年,发展任务就变成了去巩固和维系这样的亲密关系”。

更重要的是,从研究上来看,一个有亲密关系的人,在中年和晚年,其身心健康,包括寿命,都要优于没有亲密关系的人。“亲密关系实际上是满足了我们从生理到心理的各方面的需求。”童薇补充道,中年人爱情其实更像一种“依恋”,更强调情感的连接,“而好的依恋关系,既是安全基地,又是安全天堂,前者能让人有底气,后者能够让人能获得治愈”。

相较于年轻人,童薇认为,中年阶段的人格特质和情绪状态都更为稳定,中年人处理爱情中的小矛盾也比较平和。

“人到中年会做人生的自省,对自己能力够的,会做一些加码,但对那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也会相应做一些减码。”童薇表示,这并非中年人现实,而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时间精力有限,只能给他们觉得最重要的关系,“也因此,中年人对进入一段新关系会比较谨慎,就像《爱情神话》里,李小姐一直希望两人的节奏能够慢一点”。

今天,爱情各种各样,不应该用唯一的模板去套路爱情。

当理想照进现实,刘汶蓉坦言,很多时候中年人都不太会去考虑爱情这件事儿,“因为忙不过来”。

《爱情神话》中,李小姐深夜独自在窗边吸烟,考虑周全后,她掐断香烟,关掉窗子,决定断舍离,无法掌控节奏,那就舍弃节奏。一句“我年轻的时候最吃这一套了”,寓意了多少因为成长而有的经历。

“其实不光是中年人,年轻人现在也越来越不想谈恋爱了。”刘汶蓉话锋一转。在她看来,这个时代对爱情并不太友好,一方面人的压力太大,另一方面,爱情也被解构了。

“社会进入现代化初期,爱情是一个解放、自由的象征,当时爱情被捧得很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性之下,大家都觉得爱情没有那么神圣,爱情是非理性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刘汶蓉表示,特别是女性,比男性更理性,才会出现“不婚不育保平安”一说。

就算没有受过婚姻的伤,一直单身的中年人也很难主动出击。“因为这部分人已经形成了自己一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逻辑,要他们妥协和迎合别人,多多少少会觉得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刘汶蓉解释道,“中年人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中年人也知道,人要改变自己很难,除非碰到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条件好到足以让自己愿意改变。但说到底,这件事本身的概率就很低。”

电视剧《小敏家》剧照。

况且,现代社会有很多替代品来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打游戏不快乐吗?追剧不快乐吗?要去谈什么恋爱!现实中的恋爱总是没有电视剧里的CP好嗑。”刘汶蓉说,“嗑CP”其实就是一种高浓度的情感满足,“中年爱情不可能是童话,因为童话充满理想主义的天真,对于背负重重现实压力的中年人来说,过于美好的爱情,更可能是神话”。

不过,在童薇看来,与其说中年人选择爱情需要勇气的话,不如说他们需要的是更缓慢的脚步,“他们有更多的现实顾虑。我们经常说中年危机,可能是事业上升在这个时间变得缓慢了,生活上还得照顾老人,如果是离异有孩,还需要照顾小的。很多事情在消耗他们的资源,这个时候让他们遇到爱情,就没办法像年轻人那样一下子投入那么多。这个时候就需要理解,慢慢地去培育出可以长久、稳定的感情”。

因此,中年人一旦选择爱情,或许就更加牢固。大部分中年人的爱情,会更尊重彼此生活的界限,他们会为了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而彼此妥协,学会接受甚至欣赏另一半的缺点。也因此,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再次走进婚姻。

童薇说,再次进入婚姻不必有太多的负担,“现在我们看待离婚已經变得更积极,接下来也希望人们对‘二婚’这个词不用那么纠结”。

此外,童薇提醒婚姻内的中年人,要保持对爱情或者情感的关注,“因为这是婚姻持续维系的重要因素。我们之前研究发现,中国中年夫妻都被亲子关系挤压。大部分夫妻聊到的冲突话题都是孩子,社会支持话题也是孩子,对于自己和夫妻关系关注太少了”。

不管几岁,有爱真好。

猜你喜欢

李小姐离婚率小敏
单亲家庭,风雨前行
“畅销书小姐”的蹩脚人生
药店认识
离婚率与房价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心理学之恋
离婚率逐年攀升 是什么让婚姻变得脆弱
『剩女』遭抑郁母亲相逼成婚法院判决撤销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