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鹿:花花世界,生生不息

2022-02-17钱雪娇

优雅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艺个展装置

钱雪娇

搜索黃鹿,会发现她有很多身份标签,花艺设计师、装置艺术家.......都是她。对此,我问她,这么多身份标签在身,你给自己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她淡然一笑,谦逊地表示,头衔没有一个标准,各种称呼都没错,但更喜欢形容自己为一名艺术工作者。人对自然的亲近,是天生的。好比黄鹿喜欢植物,是因为她觉得植物是和人最贴近的东西,同时也有蓬勃的生命力。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接触里,她时刻都在描绘着对于植物的热忱与向往,从她的言语间能真切感知到自然的美好,以及一个生活在浪漫里的人,是如何在自己的花花世界里生生不息。

“我喜欢花,是会心痛的那种喜欢。”

前不久,黄鹿带着她最新系列作品《梦在灰烬里起舞》亮相西安邻里山灰·社区艺术节。这个作品的产生源于最近黄鹿所观察到的社会环境状态,以及在花艺这条路上自己思想上的一个转变。以前黄鹿会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植物本身,或者从视觉来看比较赏心悦目的东西上。但由于这两年新冠疫情的出现,黄鹿逐渐关注到一些身边朋友的情绪变化,以及整个社会中每个人的不易,于是她想用作品来呈现她眼中看到的世界,便有了《梦在灰烬里起舞》。黄鹿用美术馆装修剩下的建筑材料,500根木桩、6桶油漆、100斤碳,7个人花费了5天时间搭建了一个微观没有生机的世界。整个作品乍一看有些许黑暗,但布满的蒲公英,实际却在传达一种播种的希望,观众可以在看似黑暗的作品里感受到美好缥缈的故事发生。正如梦想是生活里最后的阳光,梦想也光顾黑暗之地,但并不会因此失去光泽。

黄鹿选择植物,这种拥有温度和情绪的材料,将其与特定的空间融合在一起,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展现出它们的生活美学,搭建起大众与艺术的通道。在她的世界里,每一种植物都有独特的面目表情与性格特征,她用心与花草植物相处,将自然状态与艺术形态相结合,让艺术由“感”而发。在此之前,黄鹿的第一个个展《合 · 生》在成都许燎源现代艺术设计博物馆举办。这个展览对她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不仅是黄鹿在完成自我规划中极其重要的一步,更是作为花艺设计师黄鹿到艺术家黄鹿的一个过渡。展览主题意为合为一,生不息。世界是由个体组成的,聚集融合是一种强大的能量。“我想用当代艺术与花艺设计结合的方式去传达‘用心生活,人生皆是艺术’的态度。”于是,黄鹿将花卉这个来自自然的材料,带着有机的温度,在遵守着大自然的原则及不破坏植物本身特性的前提下创造着可能。并且,还运用多维解构、组合、消减等创作方式,融入了建筑设计以及雕塑设计的某些元素,进而传达一种简约动人的美感。主展品《能量收集器Ⅱ》,由前期募捐收集来的废旧包装纸、书籍,制成形如两棵守护人类的大树,传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旁边还放置了便签纸和笔,大家可以写下一句观展灵感贴在作品上,后期这些灵感会被整理出来共享给每一位花艺人。所有展出的作品都是以植物为主材料,生活常见的材料辅助来进行创作的,描绘一种自然的美,与被遗忘的生活之美。作为国内首个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大型花艺装置个展,无论是从设计团队的多元化还是互动方式的独特性上来看,都将艺术的包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装置作品《梦在灰烬里起舞》

在这次展览里,黄鹿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大众对花艺的认知,我们将看到的并不是花翁花束或者任何的插花装饰,而是将当代艺术与植物结合的艺术形态展现,每一件作品都有一份意识流。然而,作为人生的第一个个展,最让黄鹿惊喜的是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走进博物馆来观看。本来还担心没人来的她,早早就召集家里人前来助阵,没曾想开幕当天,博物馆就浩浩荡荡挤进了1000多人。在这之后,观展人数也一度爆棚,原本1个月的展期被一再推延了2个月。当问到为什么举办个展的时候,黄鹿表示:“大部分喜欢我们的粉丝是因为花艺装置,但通常大家只有在网上才能看到作品,很少能真实的接触到花艺装置,所以希望这次展能让更多喜欢装置设计的朋友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另外一方面,花艺装置正在慢慢被市场接纳中,作为花艺设计的新风向,它既能满足客户对设计艺术感的需求,又能增强花艺设计师商业变现能力,会是一个蛮大的商业需求,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能让更多的同行了解装置,并运用到商业里。”真正开始筹备这个展就用了一年的时间,从设计稿子、准备材料、各种人员的安排到场地的联系等,都需要黄鹿一一落实安排,工程量之大,也算是筹备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不过,黄鹿也坦言自己很幸运。“筹备过程中,招募了100多名志愿者,那段时间天气非常热,不巧空调又坏掉了,1000多平米的展厅就像一个大蒸笼,大家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布展,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连续坚持了12天,大家都很给力!”

装置作品《白昼流星》

装置作品《顺势》

装置作品《固步自封》

装置作品《影》

“我想用花来传达你我的内在心声。”

这几年,黄鹿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她和花艺的缘分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大学四年一直在不紧不慢地摸索着花艺。毕业之后兜兜转转多年,最后还是壮着胆子开了INNER Lab花艺工作室。她喜欢植物带给她的惊喜,因为每个阶段认识的它都不一样,这个过程很有趣。“在用它做材料的过程中,我得去了解它每个阶段是什么样子。在做东西的时候我会比较在意一个动态感极限,它虽然看上去是个静态的作品,但希望大众的眼睛看到它的时候,会有一些动态的感受,这样作品和人的交互才会更真切。”于是,通过她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了枝茎的线条,花朵的聚焦,叶片的面积,藤曼的虚实、朦胧与活泼。与此同时,黄鹿还擅长将具有中国元素的素材例如麦秆、竹子、炭等等,结合灯光艺术进行艺术创作,她的作品总是在探讨人与物质之间的能量传递与交流。灵感来自泸沽湖景观的《固步自封》,黄鹿为了呈现这种湖面上长花的视觉效果,选择了摔碎的玻璃和仿真花,看着美好,实际上它的杀伤力很强。她想把这种美感与伤害性的矛盾,在作品中融合,并传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顺势》是黄鹿花了一分钟设计出来的作品,“某一刻的灵感突现,这种感觉美妙极了”!她想永远记住这种状态,并且告诉自己不断努力提升,去拥抱不需要灵光乍现的那一天。在《顺势》中,她用四川特色的竹子为原材料,竹筒与竹条被重新切割组合,形成一种升腾而上的形态。作品《影》的原材料是麦秆,黝黑、暗黄的色泽与炸裂的形态,仿如黑夜中漂浮的暗影,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白昼流星》则如流星一般飘逸动感,因其原材料是文竹,随着时间流逝,作品由原先的白色逐渐发黄,呈现类似黄昏云朵的色彩。

花艺与艺术,它们都有一个“艺”字,很多人对花艺有误解,因为它门槛低、受众群体大。因此它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并不像绘画、音乐那么高级,大众普遍认为它只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然而,要把花艺艺术做好也不容易,需要学习大量知识,还要不断发挥创意。黄鹿一开始做花艺装置,只是单纯地将花艺与装置艺术相结合。后来做得越多,她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植物作为一种媒介在进行艺术化的创作后,可以服务于一些空间和环境。《狂换》算是黄鹿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花艺装置作品。在个展的时候,她做了一个改进后的《狂欢》2.0版本,以银叶菊和永生苔藓为材料。银叶菊的特性是干了以后叶子偏银白色,很有质感,跟普通的植物的叶子很不一样,比较有特色和趣味性,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让大家认识到更多植物有不同的形式存在。虽然植物如同黄鹿的精神堡垒,但这和她想要接触其他东西并不矛盾。从2020年开始,黄鹿就在尝试做一些综合性的材质,而不只局限于植物,比如她正在慢慢探索的机械装置。相比于花艺装置,重在作品的造型设计、质感表达和落地的工艺。机械装置对零件的配置、动态的规划、编程等更为看重。她的第一件机械装置——《寻回》,出现在天府大地艺术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旋转装置。后来她又完成了自己人生第一件互动机械装置——《竹蜻蜓》,灵感来源竹蜻蜓,运用3D打印剪裁技术,呈现出一个上下的仿生呼吸式装置效果,当光洒进来时,竹蜻蜓身上会呈现出若影若现的光影质感。

新年伊始,黄鹿也有着新的期许,首先是希望计划安排在年底的第二次个展能顺利完成;其次是让自己的团队变得更加成熟。工作和生活于她而言,没有界限。她很享受普通生活里的状态,但在这个状态里又得有自己的坚持。当然,她还足够清醒,在她的认知里,女生需要独立,但也不妨碍生活、工作、爱情同时拥有的幸福感。她最喜欢的花是栀子花,冷清又素雅。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蕾,直到夏季才会绽放,因为只在一个时间段出现,给人感觉想要拥有它很容易,但需等待,这也恰好是她喜欢它的原因。不过,黄鹿形容自己更像枯树,在看似没有枝繁叶茂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蠢蠢欲动的嫩芽,呼之欲出,刚劲且硬朗。如同她对植物的这份情愫,纯粹而痴迷。

裝置作品《寻回》

装置作品《狂欢》

人与行为总是给人带来反差感的张志皓,将他隐藏于心的幽默感全部倾注于他的艺术创作中。

猜你喜欢

花艺个展装置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杨海固个展:浮现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浅析花艺职业技能竞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全国选拔赛引发的思考
我们终究要走的都是一条平凡之路二十二due+due花艺工作室
轰趴装置指南
向京个展
王心耀个展
丁乙个展
国际花艺设计师苏丽思 在大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