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2022-02-16朱月馨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成熟度科技成果成果

朱月馨

(江苏南工大科技园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9)

科技成果转化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自2015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效。近年来,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我国的科技成果产出水平也持续提升,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众多领域形成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但是,在科技成果产出取得丰硕成绩的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难、落地难的问题仍不容忽视[1]。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痛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打通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方和主要受益者,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是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将通过中小企业的视角,剖析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及其成因,探讨解决方案。

1 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增加,中小企业生存难、发展更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客户需求乃至潜在需求为落脚点,持续创新,走在技术前沿,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稳步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方式,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认可度、增强企业影响力,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2 影响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2.1 缺少有效的创新战略规划

纵观世界生存能力强的企业,都具备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在创新战略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规划体系。例如,人们熟知的华为正是依靠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创新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对于企业巩固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对于中小企业更是如此。现阶段,多数中小企业对创新战略规划认识不足,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及战略规划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多数中小企业是借助政策导向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沉浸于当下市场红利带来的短期收益,忽视市场形势未来的走向,对创新需求认识不够,从而对科技成果转化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我国战略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主要以大企业为实例,对中小企业的借鉴意义有限,中小企业在制定创新战略规划时,往往会偏离实际,或者很难从管理、生产、技术、营销、服务等各层面进行通盘考虑[2]。

2.2 缺乏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不仅需要转化平台、产线设备等硬件资源的投入,人才、管理体系等软件资源也不可或缺,而中小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欠缺直接导致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1)资金能力不足。中小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苛刻等问题直接导致其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尽管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围绕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融资难仍然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瓶颈之一[3]。

(2)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科技成果的转化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4]。而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很多局限于一锤子买卖,出让方缺少对成果转化的持续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一项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涉及到其上、下游相关技术的集成,相关集成技术的难以获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门槛。

2.3 缺少成熟度高的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从立项到落地大致可以分为4 个阶段: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技术开发研究阶段、产品与服务开发阶段。其中,基础研究一般都在实验室内完成,而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研究则是处于中试阶段,产品与服务开发属于最后的产业化阶段。应用研究及技术开发研究阶段因投入大、产出少,获得的关注及资源投入相对较少,是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科创大峡谷”,经历过这一阶段的科技成果才可以说是相对成熟的科技成果,具有较高的市场接受度和较高的转化落地效率,科技成果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对应关系见表1。

表1 科技成果成熟度与市场接受度

正是由于成熟的科技成果更容易直接变现为企业产出,为企业带来产业价值,企业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更倾向于选择完成中试的、成熟度相对较高的科技成果。而成熟度相对较低的科技成果则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开发,承当相应风险,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杨登才等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与科技成果成熟度的相关关系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5]。对于企业来说,科技成果可来源于自主研发及高校等科研院所的科研项目。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来看,目前,成果的成熟度普遍不高,多数停留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阶段,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前景不明朗,企业不愿承担中试风险,造成科技成果被封锁在实验室里走不出来。而对于企业自主研发来说,其技术创新更多体现在工艺改良或产品升级方面,而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等重大科技成果,受研发周期过长、资金投入过高、研发人员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自主形成具有较高成熟度的科技成果。

2.4 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了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江苏省为例,2018年以来,省级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省技术转移奖补资金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南京、苏州等多个设区市也相继出台技术转移鼓励奖补等政策。但通过对江苏省相关企业的走访调研,发现多数中小型企业对政策的研究和解读不够深入,对科技成果转化奖补等政策知之甚少,相关政策的利用率较低,导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云南省的企业调研也有类似结论[6]。

2.5 缺少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配套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人才的配套更是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在人才配套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1)缺少核心技术人员。目前,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工作环境、薪酬体系等方面与大企业的差距依然存在,导致其招人难、留任难,难以组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团队。

(2)缺少对核心技术人员的素质拓展培训。核心技术人员可以说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学习及培训,中小企业在进行成果转化时一般都会选择让核心技术人员来主导工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本身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交叉学科理论知识及其实践的灵活运用,如财务、生产管理乃至沟通技巧等,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导致成果落地的失败,而中小企业对核心技术人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培训极为缺乏。

(3)缺少高素质操作人员。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需要在生产线上不断进行工艺及设备的优化、调整。在还没有形成成熟工艺条件时,除了需要核心技术人员的跟踪、调试外,更需要操作人员的密切配合,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操作指令理解得透彻与否对成果转化的结果都有直接影响。而中小企业在招聘操作人员时不注重其可培养性,同时,很多中小企业也缺乏对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养,这些都会对成果转化造成负面影响。企业在经历过失败后,对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也就大大降低。

2.6 缺少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械设备及生产环境配套

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车间布局及生产设备采购时缺乏长远眼光,以追求低成本为目标,或者在进行成果转化时,认为现有设备依旧可用,不愿意另行投入新设备,这些都可能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科技成果的转化关键不仅仅是其技术本身,要想将技术转化为合格的产品,同样离不开生产活动五大要素中的设备和环境。很多经过中试放大的成果技术在拿到企业进行工业化生产时往往还会出现各种问题。研究者从生产原料、工艺方案、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经常会发现出现问题的是设备或者环境条件。以设备来说,虽然其表观条件都符合要求,但是由于设备过于陈旧,其效率低下;或者是设备的控制系统不够先进、反应不够灵敏等对成果转化结果来说都可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环境条件来说,也曾了解过因环境湿度不达标造成失败的案例。因此,在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对机械设备及生产环境的忽视往往也是影响其成果转化的因素。

3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逐步完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链条。第一,对中小企业给予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惠,提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法律事务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服务。第二,以平台为依托,联合研究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点进行战略管理研究,辅助中小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帮助企业成长[7]。第三,发挥平台的纽带作用,为企业提供金融及担保机构的对接服务,落实企业成果转化资金需求。第四,完善平台的技术经理人团队建设,提高技术经理人素质,通过专业的技术经理人,对企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进行全过程技术跟踪,实时提供技术对接。第五,开通政策解读通道,与各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联合面向中小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政策宣讲,提高政策利用率。

3.2 搭建高水平共享中试平台

依靠政府行为,联合企业、中介机构等共同建设工程中心或中试基地等,组建专业中试团队,面向中小企业成果转化提供共享服务[8-9],弥补中小企业自建中试平台能力的不足。以广西搭建的专业通用型共享功能材料中试基地为参考[10],充分调动政府、高校院所、金融机构、龙头企业等各方力量,聚集资金、政策、技术、人才、设备设施等优势资源,共同搭建高水平共享中试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中试设计与试验、分析检测、样机试制、示范工程建设等全过程服务。通过共享中试平台,一方面有效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充分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降低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从而提高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3.3 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团队

积极探索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现有基础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组建针对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专业化人才团队。众所周知,成果转化是一项极具创新和挑战性的工作,对成果转化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非常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其具有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企业管理和运营能力,在面对中小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各种障碍中能设计出有效的成果转化方案,促使成果落地转化[11]。

当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两种方式:一种是高校的学位教育,另一种是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及其类似机构的继续教育。通过高校的学位教育,受教育者能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包括企业管理、金融、技术转移实务等;而对于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多为政策解读、运营实务、案例分享等。但是无论对哪种方式而言,其教育体系中都缺乏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专用技能的培训。因此,通过校企融合的模式,依托学校的教育资源,结合企业的实训,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团队,服务中小企业,将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4 结语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分析影响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科技成果在中小企业转化落地,需要从企业战略规划、人才建设、科技成果成熟度、金融政策等多方面对中小企业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案,提升中小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猜你喜欢

成熟度科技成果成果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工大成果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