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2-02-15陆鹏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树人专业课立德

陆鹏飞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

我国高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P376)应用型高校着力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和中坚力量,强化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立德树人的方向有利于锻造时代新人。课程思政是我国坚持立德树人理念的正确选择和实践探索,能够弥补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效果不显著、教师“孤军奋战”的缺陷,也能改变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单纯训练知识技能,缺乏人文精神塑造的窘境。

一、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将德性教育确立为国家的教育目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享誉世界的爱因斯坦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声明中提出,如果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人只能成为一个机器,和谐的发展对于塑造完整的人是不可或缺的。从古至今,德性修养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神和传统,我国古人就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早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就有关于“德”的论述,“立德、立功、立言”被称为人生的“三不朽”,是古代有识之士的人生追求。《大学》中关于大学之道开宗明义的理念影响至今,成为今天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和致知立业的永恒追求。相较于西方,中国传统教育更为重视德性的修养,在德性和才能方面,认为德才并重,以德为先。古代知识分子都有拯救天下苍生的情怀,为黎民百姓谋福利的志向,如孔子云“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毕生追求的真实写照。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做人的根本是道德,仅有学问没有道德有时做出的损害要比没有学问的人更甚。他提出的“建筑人格长城”着重于全面发展,形成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面对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虚拟空间的迅速发展,各国思想文化交流、融合日益深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立德树人的宗旨就是要坚守住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都确定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既传承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又回应了今天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立德树人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面临国内外风云变幻,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虽然注重应用技能,但也应看到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当代青年如果缺乏对当下中国社会的认识,缺乏对未来中国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的深刻把握,那么将很难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立德树人的关键是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对学生“德”的培养。课程思政理念创新了传统思政课的教育模式,使学生隐而不显地加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打造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应用型大学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育才理念必将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立脚点,必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德性修养的教育。德性是个人信奉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的总称,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将德育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课程思政的提出有利于转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单纯注重技能培养忽视德育培养的现状,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育人理念与育才理念的融通。

(二)从“孤岛式”到“360度熔炉式”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接受知识,没有很好地内化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专业课教师单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中基本没有德育目标的体现。学生团学部门等其他管理部门往往注重活动的形式,而没有提升活动的精神内涵,从而形成了“孤岛式”的思想教育现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课程思政理念提出,无论是公共课、专业课还是学生的管理工作,都要以德育的培养为宗旨,各门课程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配合、共同发力。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协同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育人力量,齐抓共管,形成“360度熔炉式”的育人环境。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念相结合

依据教育功能的表现形式,教育可划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倾向于理论的灌输,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和显而易见的作用;隐性教育作为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潜在地影响学生的心理,隐而不显地达到育人目的。显性课程更加注重课堂讲解,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逻辑体系;隐性课程则更加注重课堂内外的问题思考和环境熏陶,使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和鼓舞。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教育,利用课堂教学讲清楚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专业课以及其他活动中体现的思政资源属于隐性教育,专业课教师要深挖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资源,可以将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爱国敬业等作为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融入专业课的学习中,因为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导向和价值选择,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方式能够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价值理想,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

三、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理念重在践行,如果仅仅停留于表面就只能是纯粹的理想,只有搭建具体的制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

(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体制机制,搭建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要有效运行,必须进行顶层设计,搭建各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平台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共同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要求。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宣传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做好校内外宣传工作。校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研讨、分工配合有关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工作。思政课教师、各二级学院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有效进行沟通,掌握好各个班级状况和学生思想状况。“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职能部门力量深入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服务学生发展的制度性安排。”[4]推进课程思政高校党委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领导进课堂听课、讲课制度,党委发挥好统领作用,做好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分配工作。建设好课程思政,各个部门必须形成合力,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师一言堂、唱主角的状况,多方面共同作用,真正让学生做到真懂、真信。

1.以学生为中心,侧重个性培养

《学记》中认为,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因此要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要做到讲课有针对性,离不开对学生状况的掌握。这一代青年人是“00后”,可以说是互联网的同时代人,对新事物具有天然的渴望。思政课教师要引领青年人的精神生活就必须保持好奇心,接触新鲜事物,立足于新的时代条件把握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和思想状况,否则课堂教学就会失去针对性和时代感,会被学生嘲讽为“木乃伊”和“古董课”。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八种主要的智能,因此在对学生状况的考察中,不能仅仅以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模式突破了原始教育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的弊端,充分估计了学生的智能差异,从而侧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2.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做到言传身教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5](P108)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发挥课堂教学效果,关键还在于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思政课教师要具有深入学习、吸收和融汇国家当下理论热点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将最新的思想和观点快速、系统、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不断钻研教育学和心理学,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教学案例,结合教育规律进行整理、总结和提升,并进一步探求教育规律。

3.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动力主要靠内在愿望、好奇和成功感驱动,“求学的欲望应彻底在学生身上被激发出来。”[6](P123)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问题领域,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原委,进而找出解决办法。因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所以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引导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设置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既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困惑的问题。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线上教师辅导,线下学生通过看慕课和查找资料的自学模式才能将所学内化,思政课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启迪心智、树立信仰的“金”课。

(三)搭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平台

面对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在专业课教学与学生实训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必定能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念。

1.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7](P4)缺少思政课的方向引领,单纯的专业学习就会失去灵魂和目标。因此在专业学习中要融入思政元素,如在物联网、机器人等专业中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中国制造2025”等理论热点问题来讲解,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未来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专业课程在知识技术的教育中凸显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功能。综合素养课程注重以人文素养涵养人心、培育人格,[8]如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将诚信、公正、敬业的价值观念融入专业课的学习中,为将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打好坚实的基础。总之,课程思政的理念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做到在践行中国梦的奋斗中演绎精彩的人生。

2.顶岗实习中要发挥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功能

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环境进入工作环境的初步转换,学生在接受新的实践知识的同时,心理也会产生兴奋或者失落等不同反应。专业课教师往往只是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指导,思政课教师就要从情感、思想方面引导学生,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适应角色转变。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将实事求是、团队合作、遵纪守法、工匠精神等职业操守渗透给学生。思政课教师参加顶岗实习,既能为未来的课堂教学积累大量的专业素材和经验,又能使思政课深入学生,更接地气,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3.搭建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课程思政的建设要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座谈会等形式定期进行教师间的集体备课活动。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利用理论诠释现实问题的能力,专业课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双方之间进行定期交流,既能够增进对彼此教学内容的了解,也能够激发出教师灵感,寻找彼此需要的交汇点。教师之间可以就某个专业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进行交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整体学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还可以就现实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不断的交流学习,专业课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思政课的性质和导向,在讲授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自然的拓展和升华,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同时通过交流,思政课教师也能够了解基本的专业问题,为教学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材。

(四)搭建“浸润育人”平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倡导通过营造适宜的环境和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人格。“浸润育人”平台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塑造。

1.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校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的校风、校训、校史、校园环境等方方面面都渗透着育人的因子。要利用国庆节、青年节、五一劳动节、宪法日、英雄纪念日等契机,开展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仪式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节日的纪念意义,如哈尔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进行“红色家书”的诵读竞赛、党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

2.搭建网络育人平台

利用好新媒体,搭建线上线下交流融合的平台,可以就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焦虑问题,如恋爱、艾滋病、择业、校园贷等与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经常在平台上推送一些好文章,供大家阅读与评论,引导学生更加阳光地生活。教师可以将承载着正能量的有关大学生励志成才的作品、视频等渗透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正向价值引领。例如,针对校园艾滋病问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推送相关的视频讲座和公益宣传片,让学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的重要性。

3.开展社团活动,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情怀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同现实社会相联系。应用型高校可以联合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牢记历史,奋勇前行—— 寻访家乡抗日历史遗迹与抗日英雄人物”“重走改革开放路,砥砺爱国奋斗情”“三下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赴有关遗址遗迹参观学习或进行服务社会,关爱贫困学生等。在贫困山区的支教活动能够磨炼意志、锤炼品格,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只有当学生真正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中时,才能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修养、信念和品格,形成改造生活和社会的能力。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面对世界大变局,只有依靠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才是根本大计。应用型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来开展思政课程的学习和课程思政的建构。将学校的政策、资源、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整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达到应用技能的传授与品德修养培养的有机融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工作,真正培养出德才兼备,能够与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树人专业课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