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探析

2022-02-15张娟辛莹娟于雪

安徽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授双高石油化工

张娟,辛莹娟,于雪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化工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高质量专业群建设单位。“双高”建设的核心和本质是质量的提升。在“双高”的引领和带动下,一大批课程进行内容整合,知识体系调整。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团队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不断探索。

1 课程整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以知识和技能讲授为主,思政元素融入不够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2]。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以上述重要论述武装自己,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主动融入思政元素,实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一共有8门专业核心课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该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围绕石化行业所需的C2H4、C3H6、C4H6、C6H6、C7H8、C8H10、CH3OH等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以上产品的衍生产品生产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练习为主,在备课时主要以理论内容的准备为主,没有专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1.2 课程思政元素缺乏专业性、系统性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系统的思政思维,没有从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应遵循的原则出发,制定可实施性较高的教学改革方案。思政元素的融入主要是在化工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精益求精的探究意识等,起到促进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在培养人才上的良性互动,各自“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该课程任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恰如其分地选择相应的思政元素,尽可能挖掘和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另外,受制于体制机制,课程思政教学部分通常流于形式,这就导致思政教育体现出较强的主观色彩,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将思政内容讲解独立出来,导致整个课程出现教学内容分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并且不能保证思政内容在课程中系统呈现。

1.3 课程教师思政理论水平有待提升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度。为了确保思政元素和专业课内容有机结合,对该课程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在教师对思政理论系统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思政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思政理论水平的提高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实现,要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师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系统学习,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证该课程教师能很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为学生提供教育价值较高的思政教育内容。如当前一些学校为专业课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促使教师掌握新的思想政治动向,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教学实践。

2 “双高”背景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探析

2.1 课程育人目标

通过“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的讲授,教会学生石化行业所需的C2H4、C3H6、C4H6、C6H6、C7H8、C8H10、CH3OH等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生产技术。在知识传授中渗透思政元素,用思政教育映射、融入到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从而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使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让本专业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通过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等,进一步优化本课程内容。

2.2 思政元素挖掘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传统备课中,教师通常只准备理论知识,在“双高”背景下,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润物细无声”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精益求精的探究意识等,思政元素的融入和挖掘详见表1。

表1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示例

2.3 教学实施过程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是片面地把思政内容与知识点剥离开,单独传授,而是通过视频、案例、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内容的传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通过观看“十九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的获得者姜妍的视频,引起学生对乙烯压缩机的兴趣,得知姜妍团队设计的乙烯压缩机每年给国家节省一大笔开支,不愧是中国乙烯压缩机设计第一人,以此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报国。

3 结论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是“双高”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紧密结合,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深挖思政元素,确立专业核心课程的德育目标,将“立德”与“树人”紧密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传授双高石油化工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山西省2018年对口升学考试 石油化工类
传授技艺
河南龙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