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能大赛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路径探索

2022-02-15汤俊梅

安徽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赛项职业技能大赛

汤俊梅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江苏太仓 215411)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选拔优秀技能人才和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有效途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并牵头,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一项年度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技能赛事,其竞赛标准代表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最高水平。竞赛内容来源于行业、企业一线的生产实际,是对典型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要求的高度概括和细化考核[1]。学生想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仅仅拥有娴熟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它是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的动力源泉。两者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本文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为研究对象,比较近几年赛项规程的变化,分析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要求,进而探索技能大赛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路径。

1 化学实验技术赛项的变化趋势

对比2019、2020、2021三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规程,可以看出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

(1)赛项内容变化。2019、2020年赛项名称为“工业分析检验”,2021年变更为“化学实验技术”。2019年“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设立理论知识考核、仿真操作考核、化学分析操作、仪器分析操作四个竞赛项目;2020年“工业分析检验”赛项设立仿真操作考核、采样操作考核、化学分析操作、仪器分析操作四个竞赛项目;2021年“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设立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产品合成及质量评价三个竞赛项目。

从赛项内容上看,2021年在以往侧重分析检验技术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有机合成项目,从单一技能向多元化技能转变,对于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更为全面,此外,逐渐取消了独立的理论考核和仿真操作,将其融入到实践操作中考核,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

(2)赛项目的变化。2019年“工业分析检验”赛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与企业岗位对接,同时增强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2];2020年“工业分析检验”赛项主要体现世赛理念,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3];2021年“化学实验技术”赛项则是要发挥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体现世赛理念,瞄准世界高水平,营造崇尚技能氛围,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4]。

从发展趋势来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始对标国际高水平发展,体现实际工作场景中。作为职业人所需具备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强调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突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2 化学实验技术赛项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要求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规程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明确列出选手能力的标准规范,作为竞赛选手训练及准备的指南。能力标准规范从工作组织和管理、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技术程序和方法、数据处理和记录、分析解释评价、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应用化学发展趋势7个方面提出要求,但学生要达到这些要求,仅仅依靠单纯的技能训练是不够的,而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精神,以职业精神为内驱力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精神主要分为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信誉、职业规范、职业信念5个要素,表1罗列出主要的职业能力对应的职业精神要素。

表1 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中主要职业能力要求和应具备的职业精神

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是由行业技术专家、专业技术能手和职业院校专家的智慧结晶[5],比赛内容展现了当前化学实验的前沿技术,比赛要求体现了相关行业的标准和岗位规范,涵盖了实际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指引了方向。

3 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

3.1 以赛促教,发挥专业课程在融合培养中的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技能课程是落实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重要载体。职业技能课程是依据专业对应的核心岗位设置,按照“具体工作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能力分析→设计教学项目→形成课程结构”的流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职业技能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训练技能,同时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但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技能的训练,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不足,导致技能提升空间受限,职业生涯发展后劲不够。将职业技能大赛项目引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大赛的标准开展教学,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渗透职业精神培养。例如,将2021年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中“产品合成及质量评价”模块引入职业技能课程中,按照大赛标准开展教学。课前,布置学生自主预习,强调环保意识。除了查找实验方案外,还要列出实验试剂、仪器存在的危害和污染,并说明应对措施;课中,情景引入时通过工作实例、人物事迹让学生更加了解产品合成岗位工作,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以小组形式开展,要求成员相互配合,良好沟通,强调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以企业标准要求学生,强化技能练习,注重文明操作、程序规范,追求精益求精,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验结果,强调实事求是,自行设计实验记录表,选择合适的方式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自我评价。以技能大赛为改革目标,将本专业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每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2 以赛促建,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有着较高的要求。技能大赛表面上是赛学生,其实是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间接考察[6]。因此,职业院校需要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教育教学和工作经验兼备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来自于高等院校,他们专业知识丰富,科研能力较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而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必须具备直接指导学生进行岗位技术操作的能力,仅仅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因此,企业挂职锻炼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进行锻炼,教师可以了解专业领域发展相关的产业最新发展动态,接触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请教最资深的行业专家,掌握最前沿的生产技术,有利于快速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有形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时,更要培养学生无形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言传身教是职业精神培养的最好方式[7]。学生能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必定有指导老师背后艰辛的付出,如放弃节假日指导实验的无私奉献,对技能操作的精益求精,遇到问题刻苦钻研不言放弃,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思维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用良好的师德形象感染熏陶学生。

3.3 以赛促评,引入大赛考核标准,完善评价体系

在高职人才评价体系中,对于职业技能的评价更加容易量化,而对于职业精神的评价相对缺失。随着国家对高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职业精神的评价必不可少。纵观职业技能大赛评价标准的演变,除了技能考核外,逐渐增加了健康安全、环保意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考核。因此,借鉴职业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需要构建以职业精神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抓手的人才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结果考核+过程考核”“技能考核+素养考核”“定性考核+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形成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同时建立良好的反馈沟通机制,确保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赛项职业技能大赛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荣获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团体一等奖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亲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