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对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的影响

2022-02-14文/魏

建筑与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站体育设施杭州市

文/魏 薇 于 佳

引言

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重要部分,配置常面临设施分布不均衡、服务可达缺失、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而高校体育设施种类丰富、质量较好,在日常教学使用外有空置情况,向社会开放共享既能提高设施利用率,也能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起到一定补充作用[1]。

1 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情况

1.1 设施类型及数量

截至2020 年底,杭州市下辖十个行政区,考虑到余杭、萧山、富阳、临安四区在2000 年之后撤市并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水平与原主城六区相差较大,高校分布相对较少,无法准确反映高校体育设施共享对体育设施配置的影响,文章主要研究开发时序较早、高校设施正常投入使用的杭州市主城西湖、拱墅、上城、下城、江干、滨江六区。

根据《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2016 修订)》,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在配置上分为市级、区级、城市组团级三级竞技体育设施和室内型、室内外相结合型群众体育设施两大类,在2019 年修订的《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中,将体育设施分为市级、区级、街道(镇)级及基层社区(村)级四个层次。文章涉及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更倾向于共享给居民进行日常运动健身使用,故将公共体育设施分为大型的综合文体中心/体育馆、街道文化站、社区健身设施三级,将中小学及大学体育设施也纳入统计范围。

基于百度POI 数据及浙江省体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健身地图信息。主城六区公共体育设施总量2134 个,其中各类文体中心、体育馆52 个、街道文化站51 个,高水平体育设施数量较少,高校体育设施占总体10.03%,在整体上数量不多,但其种类丰富度高、场馆面积大、质量好,在功能上可以对标文体中心和大型街道文化站,对外共享有利于在高水平体育设施数量上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一定的补充。

1.2 设施分布及服务范围覆盖

1.2.1 设施分布情况

针对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进行具体分析,以下城区武林街道为研究区域中心,除高校体育设施外,社区健身设施、中小学体育设施、街道文化站和大型文体中心各类设施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共性,均呈密集程度由中心向边缘递减的趋势。各类设施中,大型综合文体中心在各区均有分布,整体集中在西湖区东侧与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交界处的主城六区中心带,对于位置边远的街道覆盖略有不足。街道文化站在各街道的分布相对均衡,社区健身呈明显的区块集聚。

区域内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整体呈由研究区域中心向周边密集度逐渐递减的趋势。公共体育设施在拱墅区的小河、湖墅、米市巷街道,江干区凯旋、采荷街道设施密度最高,此外,设施在上城区全域、下城区的武林、天水、长庆、潮鸣街道,西湖区的文新、古荡、翠苑、西溪街道,滨江区的浦沿、西兴街道,江干区的九堡、下沙、白杨街道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聚。设施分布的密集程度与街道人口密度匹配程度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的几个街道设施密度水平普遍较高。

1.2.2 设施服务覆盖情况

根据《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9修编)》,区级体育设施服务半径在4000 米左右,街道(镇)级体育设施服务半径为1000 米,基层社区及村级体育设施服务半径约300 米。应用GIS 网络分析工具[2],基于实际路网生成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区范围[3],并将现有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与实际的居民区范围进行比较。

现有体育设施总体服务范围呈空间不均衡性,对居住区覆盖达到88.37%,尚不能满足全市范围的体育运动需求,以武林街道为中心,覆盖情况向外随距离逐渐递减,设施覆盖不足的居住区多集中于地形较为复杂、开发时序相对较晚的外围区域街道。考虑到设施的实际开放时长、范围有限及居民出行受路况的影响,实际设施覆盖情况更弱。

2 杭州市高校体育设施配置及共享情况

2.1 杭州市高校分布及体育设施配置

杭州市主城六区高校分布呈大学城聚集式与单校区散点式分布结合的特点,区域内小和山高教园、滨江高教园、下沙高教园为典型的聚集型大学城,高校密集,形成一定规模的高新文教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独立布局。各高校体育设施基本都配置了体育馆、田径场、篮球场和网球场,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和浙江警察学院配置了风雨操场和游泳馆,在体育项目上满足各项球类运动及跑步、游泳、健身的需求。

2.2 杭州市高校体育设施共享特征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承接赛事、租借场地器材供校外团体活动使用、日常开放供校内外人士健身,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场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早在2009 年8 月8 日,杭州市首个全民健身日活动中,市属高校体育场馆就向市民免费开放,开放范围以露天场地为主。后续杭州市各高校积极响应《全民健身条例》的号召,在前疫情时期大多主动开放,居民可直接进入或登记身份信息进入校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起杭州市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断,目前在疫情防控影响下仍主要只对本校师生开放。

校内体育设施开放以维护方便、供应相对充足的田径场、篮球场等维护方便、供应相对充足的室外露天场地为主,室内场馆中游泳馆对外开放较为普遍。场地开放时段主要为上课外时段、周末及寒暑假,采取低收费对外开放。随着进入体育设施的外来人员增多,高峰时段设施供给不足,许多院校如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增加了刷校园卡进出体育设施的规定以控制流量,校外居民前往高校进行体育锻炼难度增大。

居民会在大众点评及本地论坛等平台上对设施的开放信息进行交流,各高校官网体育设施开放共享信息及收费情况公布较少,更新较慢,检索困难,居民对官方开放信息的获取有一定难度。多数学校会在官网上对游泳及网球等稀缺场地以及室内场馆的开放进行专门公告通知,对校区内其他体育场地的开放不作具体通知,缺乏完整的开放管理章程。

3 高校体育设施共享对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配置的促进

3.1 对高质量体育设施的补充作用

高校体育场馆普遍布置有田径场、体育馆、风雨操场及多片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部分高校建有游泳馆、高尔夫球场地等稀有种类场地,每个高校的体育场馆共同配合,其服务水平可与大型的综合性文体中心与体育馆相当。将这部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有助于提高高质量体育设施的服务水平。且高校体育设施分布与大型文体中心分布在空间上互补,高校集中分布的街道如西湖区三墩镇、留下街道、滨江区浦沿街道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缺失,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可有效促进设施服务的均衡。且高校体育场馆总体服务水平与大型的综合性文体中心与体育馆相当,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全市高质量体育设施的服务水平。

参照综合性文体中心的服务范围,以4000 米为服务半径,基于实际路网生成服务区(图1)。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尚未达到全市范围内的均衡,高校体育运动设施与大型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范围间有较大差异,能对大型综合场馆的服务区起到较为明显的补充作用,在研究区域外围的街道尤为明显,在目前大型文体中心对周边街道覆盖缺失的情况下,高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对于提高全域范围内高质量体育设施的供给有显著作用。对于开发时序较早的西湖区东部街道、上城区、下城区及拱墅区老拱墅部分在服务范围上补充并不明显,但对以上区域居民区的居民设施服务的水平有所提升。

图1 高校体育设施对综合文体中心的服务补充(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 对十五分钟生活圈构建的促进作用

基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及十五分钟生活圈理念的推广,《杭州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的理念,在公共体育设施中主要落实在数量较大、距离居民区较近的街道文化站、社区健身设施及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体育设施上。其中中小学健身设施虽能提供田径场、篮球场等稍大型的体育设施,但实际开放时长、范围及容量有限。社区健身设施种类较少,简易健身器材占绝大多数,整体质量较差。设施种类完备、规模较大的高校体育设施对于街道文化站的服务补充作用更为显著。

现有街道文化站布局常位于整个街道边缘,文化站难以服务到街道下辖的所有社区,居民日常获取种类丰富、质量较高的公共服务难度较大。且由于街道规模有所差异,西湖区的三墩镇、留下街道等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街道,区域内的一个街道文化站在《杭州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19 修编)》规定的1000 米服务半径下仅能满足辖区内少数居民的日常使用。高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社区文化站的服务压力,对于这类街道的综合体育服务能力提升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因高校体育设施布点与街道文化站不相重合,在1000 米的服务半径上,高校体育设施的服务范围对街道文化站也形成了有效的补充作用。

3.3 对街道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的提高

评估体育设施的服务水平不仅要考虑设施服务半径覆盖的服务区范围,也要考虑人均拥有的设施服务量,以各街道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为评价指标,探究大学体育设施对外共享对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 法)[4],综合考虑了设施的供给、需求规模及距离,常被用于评价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5]。

使用2SFCA 法对各街道计入高校体育设施前后的可达性进行计算,步骤如下:(1)以街道为单位划分研究单元,以各街道办事处的位置为人口数量中心;(2)考虑到居民日常出行前往附近体育设施的方式主要为步行,部分居民选择骑行非机动车,参考十五分钟生活圈,将出行距离极限设置为1500 米;(3)以任一公共体育设施点为起点,1500 米为半径建立搜索范围,计算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规模(面积)与搜寻街道内人口数量的比值作为该设施服务能力;(4)以街道办为中心,同样参照1500 米半径搜索,汇总该街道搜索半径内所有公共体育设施的服务能力,得到街道空间可达性。

通过GIS进行可达性计算并进行比较(图2),高校体育设施共享对于整体的可达性最低值与最高值都有一定的提升。在各街道中,辖区内有高校体育设施分布的街道如西湖区转塘街道、下城区朝晖街道、江干区白杨街道等公共体育设施可达性均有明显的提高,而西湖区北山街道、蒋村街道等辖区内虽没有直接管辖的高校,但与所属周边街道的高校临近,整体可达性同样得到了一定提升。

图2 高校体育设施共享对街道可达性的提升(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语

高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对于高质量体育公共设施的服务补充、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构建、各街道的设施可达性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对杭州市主城六区体育设施配置的质量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推进高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有助于缓解公共体育设施供给矛盾,为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文化站体育设施杭州市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比亚迪集团扶贫
玻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阈下的基层文化站建设分析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