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

2022-02-14苑振云李丽博韩彩莉杨洁代桂宁王彦永

山东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分型血症

苑振云,李丽博,韩彩莉,杨洁,代桂宁,王彦永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石家庄 050031

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居民第一位的致死致残原因,而青年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梗死的2.7%~14%[1-2],近年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显著增加[3]。青年卒中患者在其最年富力强的时候失去劳动能力,对家庭、社会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进行深入探讨,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卒中的发生意义深远。目前对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的性别差异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性别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TOAST 病因分型的差异,为预防青年卒中的发生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15 例。纳入标准:发病年龄18~45岁;发病在14 d 内;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 和(或)头颅MRI 证实。排除标准:年龄超出范围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假性卒中。男性组176 例,年龄(36.2 ± 7.91)岁,入院时NIHSS 评分(4.25 ±1.2)分,出院时MRS 评分预后良好125 例(71.0%);女性组39 例,年龄(37.6 ± 8.22)岁,入院时NIHSS评分(4.11 ± 1.02)岁,出院时MRS评分预后良好28例(71.8%),两组上述各指标比较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分析方法 收集男性、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是否吸烟、饮酒,是否有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颤等可致心源性卒中的心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入院时NIHSS 评分和出院时MRS 评分;血液指标检查包括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血管CTA和(或)MRA 或DSA、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病因分型:依据美国Adams 提出的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A)、心源性栓塞型(CE)、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和不明原因型(SUE),共5个亚型。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在危险因素 中,男 性 组 吸 烟98 例(55.7%)、饮 酒94 例(53.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27 例(72.2%)、高尿酸血症59 例(33.5%)、高血压111 例(63.1%)、睡眠 呼 吸 暂 停30 例(17.0%)、高 脂 血 症103 例(58.5%),家族史35 例(19.9%),糖尿病30 例(17.0%)、心脏病10 例(5.7%)。女性组分别为0、0、5(12.8%)、2(5.1%)、17(43.6%)、1(2.6%)、16(41.0%)、7(17.9%)、7(17.9%)、3例(7.7%)。两组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脂血症比较,χ2值分别为39.91、37.01、47.42、11.31、6.07、4.31、3.95,P均<0.05。两组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比较,χ2值分别为0.018、0.30、0.076,P均>0.0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均为男女青年患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男女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 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TOAST 病因分型 在TOAST 病因分型中,男性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66 例(37.5%)、小动脉闭塞型(SAA)69 例(39.2%)、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CE)10 例(5.7%)、其他可明原因型(SOE)16 例(9.1%)和不明原因型脑梗死(SUE)15 例(8.5%)。 女性组分别为12(30.8%)、14(35.9%)、3(7.6%)、8(20.5%)、2 例(5.1%)。 男性、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小SAA、LAA 型多见,两组比较,P>0.05。两组SOE 型百分比比较,P<0.05,均以烟雾病多见。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5]。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性别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分型,为临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性别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提供参考。

青年卒中的病因不尽相同,其危险因素的分布与性别有关[6]。本研究显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女性少于男性(18.14%:81.86%),其原因可能与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有关。青年男性更容易吸烟、饮酒、高脂高盐饮食及经常熬夜等。吸烟、饮酒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7],吸烟会导致血管功能紊乱,也会导致短暂的血管痉挛,长期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抑制前列环素的形成、升高血压,从而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8]。 长期饮酒可引起血小板功能异常、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本研究显示男性患者吸烟者占55.7%,饮酒者占53.4%,而在39 例女性患者中,吸烟、饮酒比例均为0,男性患者吸烟、饮酒率高于女性。提示戒烟戒酒可能是预防男性青年卒中的因素之一。另外女性体内有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9]。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卒中的发生[10]。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等[11-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3-16],与青年卒中关系密切[17-18]。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会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激活血液的凝血系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19]。本研究显示,在男性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达72.2%,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而高血压为63.1%,占据了第二的位置,与以往的报道有所差异[20]。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地域因素,也与医生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重视程度有关。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男女青年患缺血性卒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1],与卒中的发病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可能增加青年患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女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第一高危因素是高血压(43.6%),第二是高脂血症(41%),与男性患者有所不同。这可能与男性患者吸烟、饮酒、高脂高热量饮食,影响B 族维生素、叶酸的吸收有关。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青年人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22],多项研究已经证实了高血压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无论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会增加卒中的发生风险[23-24],及早发现并控制好血压有助于减少青年卒中的发生。提示医生平时要加强健康宣教、注重定期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指导治疗,从而降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5],二者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显示,男性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比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这也是男性青年卒中比率高于女性青年卒中的原因之一。

TOAST 分型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26]。本研究显示,在TOAST 病因分型中,男性组LAA 占37.5%、SAA 占39.2%、CE 占5.7%、SOE占9.1% 和SUE 占8.5%。女性组分别为30.8%、35.9%、7.6%、20.5%、5.1%。二者均以SAA 和LAA多见,与报道[27]一致。动脉硬化会增加中风的风险[28]。青年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称之为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传统的危险因素暴露所导致[29]。研究显示,在男性缺血性卒中,SOE比例为9.1%,而在女性缺血性卒中,SOE 比例为20.5%,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在SOE 中,女性和男性均以烟雾病多见。烟雾病是青年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30]。烟雾病发病年龄较早,症状以脑出血或脑梗死为主,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我们要重视颅内血管的检查,早期发现血管畸形及时处置,预防青年卒中的发生。

总之,在青年缺血性卒中,女性危险因素主要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卒中家族史、糖尿病、心脏病等,而男性除上述影响因素外,还有吸烟史及饮酒史。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广泛且复杂,如果能够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尤其对于有家族史的青年,提倡戒烟戒酒,定期体检,早期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积极治疗各种心脏病,早期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及时治疗,将有助于防止卒中发生。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缺乏体质量指数和运动方面的数据,有的患者没有详细的记录,在危险因素分析时没有纳入统计,有待以后的研究改进。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分型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