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节热”的冷思考

2022-02-14迂夫子

杂文选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冷思考热衷传统节日

迂夫子

自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很多西方節日也渐渐被中国人所了解、接受乃至推崇,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洋节热”。尤其青年学生热衷过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让很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大声疾呼:“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要过传统的中国节。”有一阶段,互联网上还热传起老师领着学生举着拳头宣誓坚决不过“洋节”的视频。

中国人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没错。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哪一个节日不蕴藏着一段历史或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过好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强化民族的认同感,毋庸置疑。但是有识之士们有没有认真地反思,为什么孩子们热衷过“洋节”?如若在圣诞节前到街市上去看一看,他们似乎就能找到一些答案。商家们为了促销而营造的浓浓的圣诞节气氛,怎能不吸引孩子?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任何新鲜的东西都想探个究竟,比如国外影视剧、英语课本中明显不同于中国文化的西方元素。所以,根本不该埋怨孩子们热衷过“洋节”,而应该好好地反思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得好不好。

我不清楚那些不让孩子过“洋节”的大人们都如何过传统节日,但我知道很多家庭过传统节日,不过就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顿饭而已。吃顿饭就算过节,一点仪式感都没有,连大人都草草应付了事,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必须对传统节日兴趣盎然?因此,面对“洋节热”,我们要冷思考。不要冲动地去压制,甚至搞宣誓之类的围追堵截,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过好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摒弃传统节日中的陋习,把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过得既有仪式感又有趣、有意义,孩子们自然就会热衷过传统节日了。

在地球已经变成“地球村”的今天,世界各国、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如果仍然视“洋节”为洪水猛兽,给热衷过“洋节”的人扣上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大帽子,恐怕都不是理智的行为。其实孩子们并不会因为过了几次“洋节”就改变了中国心,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这么容易就丢失了,我们更应该好好反思,是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出了问题。

其实,近些年来很多外国人也热衷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外国人热衷中国的美食,更是不争的事实,甚至还因此讽刺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是垃圾。但我们并没见他们的国家给他们扣数典忘祖的大帽子。在文化上,我们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基础不被西化,有取舍的学习,这也是对外开放的本意。

中国人如果看到有外国人熟练地用筷子夹菜,说很地道的中国话,往往很开心很自豪。换位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我们的孩子去尝试了解西方的节日,以达到吸收外来文化的目的?

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别,笼统地拒绝或打压过“洋节”是不理性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洋节”,尊重每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毕竟那些能流传至今的节日,无一不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西方的感恩节如此,中国的中秋节亦如此。

【选自微信公众号“古今笑弹”,本刊有删改】

插图 / 团圆饭 / 佚 名

猜你喜欢

冷思考热衷传统节日
我国马拉松赛事“热”现象的冷思考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烘焙小宇宙
全球整形观
惠小江
中美南海军事交锋的“冷思考”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