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靖怡:活用时事教学,“重塑”化学形象

2022-02-14刘靖怡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化学物质重塑负面

刘靖怡

化学对人类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工业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化工企业安全问题频发,“化学是危险的”“化学是有毒的”等印象逐渐占据人们脑海,社会公众谈“化学”色变。与此同时,生活中部分不合格的食品、家居用品、生活用品等给人们健康带来诸多问题,许多人将根源指向化学。人们一边从化工生产中获得每日必要的生活用品,一边对“化学”这个词产生了负面的印象。

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节课是在初中三年级。每当在化学绪言课上问及初中生对化学印象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危险”“恐怖”“爆炸”“不健康”“不应该使用化学物质”等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化学时,重新塑造“化学”的形象,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化学、走进化学,让研究化学成为一件重要且必要的事情?我觉得可以通过立足科学,联系时事热点,挖掘素材等教学策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对化学的正确印象。

公众眼里的化学形象

化学是一门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自然科学,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医药健康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不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化工厂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出现操作失误而导致的火灾和爆炸,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3·15”晚会中曝光的不良商家使用地沟油,食品中的防腐剂超标,毛巾中的有毒物质,化妆品中的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让人们提到化学就想到“有毒”“有害”“危险”的字眼。很多人在买东西时都会问“是否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的产品”,殊不知人类身边的一切包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都是化学物质。

与此同时,由于媒体的错误导向以及正面宣传的缺失,使这种趋势更为严重。甚至有企业为了宣传自身产品无污染、绿色、天然就批判“化学”,加重了化学在公众心中的负面形象。而这一切,很容易让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产生害怕化学、远离化学、排斥化学的心绪,对学生全面发展、科学认知,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重塑“化学形象”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每一个一线教师的身上。

巧借重大突发事件,重塑化学形象

首先是立足科学,解释负面事件的成因。化学的公众形象最初被破坏,主要是因为一些新闻事件,例如化工生产中的事故、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等等,由于思维的惯性或者媒体不当的引导,部分人将问题归咎于化学,而忽视了这一切的原因是相关人员未按规范操作或者是没有合理使用化学物质。

这样的导向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危险和灾难是化学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化工生产导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辩证性地引导孩子们分析这些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化工厂爆炸的原因是没有按要求合理配备一系列必要的安保设备,使工厂处于安全隐患之中,或是工人在操作时未按照要求进行。教师在新课时先不要引入负面的情景素材,而是放在复习课中让学生辩证地分析,例如爆炸的原因,从而提醒学生在化工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对于易燃易爆物品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再比如教师可以在工业流程图的讲解中结合现代工业设计知识,给学生树立环保绿色化学的观念。对食品安全问题,例如防腐剂超标或者地沟油等,我们要帮助学生意识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不合理使用化学物质而不是化学物质本身带来的危害。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着重找一些化学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的实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化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更加客观理智地看待各种负面事件的成因。

其次是结合时事,感悟化学生产的重要。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可以将生活时事热点涉及的化学知识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衣服都可以和化学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是开发素材,体会化学探究的趣味。学生在了解了社会与化学相关的负面事件背后的科学真相之后,重新塑造了化学的实用性形象,感悟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开展学生实验,利用周围环境开发教育资源。例如让学生们自己探究厨房中的各种调味品中含有哪些化学物质,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玄武湖的水进行净化并自制净水器、自制硫酸铜晶体小花,鼓励学生设计创新实验,无污染并且节约药品的“分子运动实验”,并在科技节上与大家分享。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化学小报、化学小论文、化学小讲堂等活动,动员更多的学生一起了解化学物质的“前世今生”,一起设计并进行趣味实验。此外,教师也可以挖掘网络上现有的多媒体素材,如麻省理工公开课《魔术背后的化学》,一共有十节课,用化学实验揭示了魔术背后的秘密。BBC 还推出了一个科普片《你最想知道的科学》,在魔性画风中用愉快趣味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身边神奇现象的化学原理。教师还可以利用《美丽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现象向学生展示化学变化之美。

再从历史的角度,探寻化学的发展历程,号召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不折不挠的探究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师应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多尺度了解化学,感受到化学丰富性和趣味性的形象。

近些年,环境污染、化工厂爆炸、食品化妆品质量不合格等事件导致人们慢慢冷落、害怕化学,同时,对化学的错误认识也会影响化学研究者和化学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影响到化工发展、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在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借用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至关重要。面对社会上对化学存在的负面舆論和误解,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出来为化学正名。很多高校也通过公开课、校园活动和与社会联合组织的各种大众活动中普及化学知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化学的重要性,社会需要化学人才,社会需要更先进、更完善的化工生产。而我们一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化学形象重塑的教育就应运而生,教师引导孩子们形成正确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精神。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化学,热爱化学,研究化学。

为人处世,第一印象很重要。学习也是如此,就像文章里所提到的,当学生身边充满了对化学的排斥时,他们印象里对化学的认知也必然是“有毒”“有害”“危险”的,这样的认知不一定会让他们排斥化学学科,但对深入了解化学或多或少有些影响,能够通过系列创新举措,适时化解学生的错误认知,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的幸运。

猜你喜欢

化学物质重塑负面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撞色拼接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高中化学物质的漂白性辨析
专题I身边的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