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地区适生核桃品种在低产林改造中的应用

2022-02-13苗利峰马贯羊马克义常丽丹张向科陈向阳

果农之友 2022年1期
关键词:挂果砧木丰产

苗利峰 马贯羊 马克义 常丽丹 张向科 陈向阳

核桃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属落叶乔木,在中国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是我国山区林业产业的重要经济树种,也是重要的栽培坚果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备受消费者和种植者的青睐。洛阳地区是核桃最适栽培区域,栾川、嵩县、洛宁、宜阳等县区均有大面积种植。2010年以来,随着政府产业扶持和示范带动,洛阳地区核桃种植面积大幅提升,但生产中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品质低劣或实生苗建园的核桃园,由于效益差而基本丧失价值。洛阳农林科学院一直从事核桃新品种的引种和选育工作,充分利用品种资源优势,引进培育出一系列新优品种,为核桃低产林改造,为洛阳地区核桃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品种和技术保障。

1 试验地概况

1.1 试验地自然情况

试验地位于洛阳市嵩县何村乡阴坡村,地处于北温带,属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全年2 141.6小时,四季分明,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著季节性特点,年均气温14.86 ℃,年均降水量578.2毫米。

1.2 试验地建设情况

试验地建设于2013年,占地面积100亩,丘陵山地,为林业生产用地,土层深厚,透气性好,排水畅通、不易积水,但肥力较弱,灌溉条件差。种植品种主要为薄皮、早实型杂乱品种。种植密度55株/亩,株行距3米×4米。

1.3 试验地品种现状

1.3.1 品种良莠不齐,资源配置纷杂 试验地建设时正值洛阳核桃产业高速发展时期,良种嫁接核桃苗木供不应求,市场供给良莠不齐,缺少优质苗木,建园时购买的大部分苗木结实后,质量低劣且有大量实生树,品种资源配置杂乱,大部分树体挂果较晚、干果品质极差,缺少市场优势。

1.3.2 品种地域适应性差,丰产性不强 受当时核桃产业大好形势影响,又在核桃品种方面认识不足,盲目选择品种,忽略了不同核桃品种之间地域适应性差异,盲目追求品种薄皮、早实性,果园内黑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严重;品种抗逆性差,早衰、退化现象明显,干果产量低,亩产不足75千克。

1.3.3 管理不到位,树体衰弱明显 立地条件差,加上当前核桃产业低迷现状影响,对核桃园管理积极性不高,基本上轻修剪、少施肥,少打药。园内部分树势衰弱严重,挂果力弱。

2 优化品种资源配置

根据洛阳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和气候特征,结合园区内品种配置、生产现状,利用高接换优技术,选择适合当地地域特征、品质好的优良品种,分批、分步进行品种改良。先对园区内生长旺盛,挂果率低、病虫害发病严重的大树进行改接。大树改接成活后,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好树体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待改接换优后品种大树进入盛果期,再交替对其他挂果但未改接的老旧品种进行品种改良。以现有地产收入弥补改造投入,以较小的经济负担完成果园的品种资源优化,最终实现果园的高效丰产。

2.1 品种选择

优良品种是实现大树高接丰产的基础,要根据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严把品种质量关,选择在当地综合性状表现最佳、可靠、纯正的良种,改接品种不宜过多过杂,以1~3个品种为宜。洛阳农林科学院利用品种资源、科研优势,长期致力于洛阳地区核桃种植产业的发展和科研工作,多年來筛选和选育出多个适合洛阳地域特点和气候特征的优良核桃品种。洛核1号[1]、洛核2号[2]核桃良种201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宜阳、洛宁、汝阳等县区都有种植,表现为地域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性强,品质佳,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是洛阳地区进行低产林改造、品种改良的首选品种。

洛核1号(图1)是从彼特罗×中林5号杂交子代中选育的高抗早实晚熟品种,栽植第二年可见果,侧芽结果率80%,坚果长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46克,仁质量8.38克,出仁率50.81%;核仁饱满,黄色,浓香无涩味;对核桃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抗性极强,耐干旱瘠薄,为洛阳地区山地、丘陵地带的适栽品种。

洛核2号(图2)是从美国核桃品种哈特利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早熟品种,丰产抗病,高抗核桃炭疽病和细菌性黑斑病,适合洛阳地区的山地、丘陵地种植。坚果大,平均单果质量15.9克,卵形,壳光滑,壳厚1.2毫米,仁质量8.47克,饱满,黄色,浓香,无涩味,蛋白质含量16.8%。适合机械脱青皮和长途运输。

洛核1号、洛核2号属于雄先型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要合理配置授粉树种,授粉树品种以雌先型绿波、艾米格为主,按4~8∶1的比例呈带状或交叉状配置分布。

2.2 高接换优

高接换优是对老旧核桃园进行良种改造所运用的一种见效最快、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技术。目前采用的最广泛和成熟的方法是插皮舌接法,在装土保湿插皮舌接法基础上,采用接穗缠膜报纸袋装密封保护插皮舌接法,既提高了成活率又减少了工作量。

2.2.1 接穗的采集、贮藏 接穗在春季萌芽前20~30天,从品种资源纯正、具有可靠丰产性的健壮母树树冠中上部外围一年生生长枝或发育枝中采集。接穗枝条要求粗度为1~1.5厘米,通直健壮,髓心小、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枝条采集后截成1~1.5米长枝段,每50~100枝绑缚扎捆挂上标签,然后用湿报纸或吸水毡布进行包裹(报纸和毡布充分湿润但沥不出水为佳),再将其装入袋状塑料膜内,两端用同样的湿布或报纸填充并扎口,置于0~5 ℃的冷库内遮阴保存。

2.2.2 嫁接 洛阳地区每年3月底4月上旬是最佳嫁接时期。①嫁接之前3~5天对树干进行造伤放水以减少嫁接伤流,在主干下部距地面20~30厘米处用手锯锯破树干皮层深及木质部,可造伤3~5处。选择健壮、光滑枝干进行短截处理作砧木,干长30~50厘米,每棵树留嫁接枝干3~5个。②把没有发芽、没有霉变、没有脱水的接穗枝条依接芽饱满度短截成每段含3~5个接芽的接穗,接穗底端削成斜面长3~5厘米的斜切面,将皮层与木质部剥离。在砧木上选择光滑一面,用刀切成月牙形,宽度0.8~1.0厘米,把砧木皮层上表皮削去露出绿皮,将接穗木质部插入砧木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接穗皮层压在砧木上。③接口处用宽10厘米左右黑地膜由下至上包扎结实,白色地膜将接穗由上至下缠绕一层,然后用尼龙绳把嫁接部位扎绑牢固。最后根据砧木粗细将报纸扎成同口径袋状套于接穗之上绑缚于砧木上固定,长度比接后穗长出5厘米左右(图3)。

2.2.3 接后树体管理 高接后3~4周,接穗萌动发芽,抹除砧木上萌蘖并经常观察接芽生长情况,已展叶的接穗,纸袋顶端开小口放风;接穗枯死的砧木上可适当保留部分萌蘖抚养树体以便翌年再接。当接穗萌生芽长至20厘米时,解除纸袋并用长1米左右、粗1.5~2厘米的木棒扎实绑缚防止枝条折断,待接口愈合充分时及时割绑。

3 加强田间管理

高接后,树势生长旺盛,要加强土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疏松土壤,也可以结合浅根低秆作物间作模式。做好树体的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便早日实现挂果丰产,提高效益。

4 效益评价

试验地果园建立时,由于苗木质量低劣,大部分树挂果量小或不挂果,整体果园内干果产量不足75千克,且品质低劣。通过高接改良,产量逐年稳步提升,盛果期产量可以达到220千克,且干果品质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明显。

参 考 文 献

[1]  马贯羊,苗利峰,王树和,等.优质高抗核桃新品种‘洛核1号’的选育[J].果树学报,2020,37(5):776-778.

[2]  马贯羊,苗利峰,陈向阳,等.核桃新品种‘洛核2号’的选育[J].中国果树,2020(5):105-107.

(作者联系电话:13838824739)

猜你喜欢

挂果砧木丰产
老桃园更新再植不怕重茬病 砧木新品种“中桃抗砧1号”对重茬病有免疫力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每一朵云都下落不明
日暮
你还住在瓜埠乡吗
“统计与概率”易错警示录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