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鱼菌轮作模式种植羊肚菌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2022-02-12陈炳银于嘉欣任哓波杨晨雨陈春霞谷梦雪欧运霞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羊肚底泥鱼塘

袁 晋,陈炳银,于嘉欣,任哓波,杨晨雨,陈春霞,谷梦雪,欧运霞,何 舜*

(1.成都市种子管理站,成都 610072 ; 2.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成都 610095;3.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都 610399)

羊肚菌产业是新兴的食用菌产业,在2012年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因生产栽培具有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周期短和效益好等优势,发展较为迅速,栽培区域从四川、云南等地扩展到全国20余省市[1]。2020年,四川省羊肚菌种植规模约667hm2,位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前列[2],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川省新津区五河汇集,水域广阔,是全省有名的特色水产大县,千亩鱼塘冬季休渔期后形成了千亩鱼塘塘基。为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鱼塘塘基,新津区永商镇宝桥村探索出了一种利用冬季休渔期的鱼塘底泥种植羊肚菌的鱼-菌轮作栽培新模式,该模式具有种养循环、绿色高效的特点,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田栽培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现将其栽培技术、特点与优势及应用前景介绍如下。

1 栽培技术

1.1 栽培设施

常见的栽培羊肚菌设施有简易小拱棚(高30~50cm或70~100cm)、方形矮棚(高50~80cm)、大平棚(高150~180cm或200~300cm)、北方的暖棚、连棚(玻璃温室,2个或以上的拱棚相连),大棚通常包括拱形棚与平棚,拱形棚的通风换热性能较差,造成热量集中,易出现棚内积温高、含氧量低等问题,而平棚的保温效果较差,且棚内温度、含氧量等条件不易控制,这几种方式均容易造成羊肚菌的出菇品质降低。鱼塘轮作羊肚菌采用中平棚:用钢管、塑料薄膜和遮阳网搭建菇棚,顶部凸起。立柱高250cm,埋地下30~50cm,每600cm 1根立柱,棚高200~220cm遮阳网3~6针,搭建好的遮阳棚更坚固,可在较大风力作用下保持稳固,内部人员操作更便捷。大棚宽600cm,大棚外设排水沟,沟深20~30cm,沟宽40~50cm。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层的上表面,且开设有若干通孔,遮阳棚通过安装架安装于土壤层的上方,遮阳棚为平棚,遮阳棚与塑料薄膜之间具有间距,且遮阳棚的边缘与鱼塘基坑边沿具有通风间隙,塑料薄膜能阻碍土壤层中的水分大量蒸发,遮阳棚遮挡阳光的同时,还能与鱼塘基坑侧壁共同起到一定的挡风作用,遮阳棚与塑料薄膜之间的空气流动保持相对稳定、柔和,还能避免热量在遮阳棚与塑料薄膜之间聚集,温度相对恒定,这样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羊肚菌健康稳定地生长。

1.2 环境条件

1.2.1 选地整地 鱼菌轮作模式栽培羊肚菌选用鱼塘塘基作为栽培地块,在鱼塘的冬季休渔期(10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先将鱼塘水分放干,将鱼塘底泥暴晒至出现4~5cm裂口,把鱼塘底泥中异物清理干净,撒施生石灰以杀灭土壤中的杂菌和害虫。用微耕机耕地1~2遍,耕深15~20cm,土粒最大直径不超过3cm,保证地面平整。

1.2.2 温度湿度管理 鱼菌轮作栽培模式通过在大棚内安装温湿度实时监控仪来观测并实时调节大棚内温湿度以保证羊肚菌最适宜温湿度,连续低温天气时还可利用鱼塘壁以及天膜直接盖顶的方式来避免低温影响羊肚菌生长。利用鱼塘基坑、塑料薄膜和遮阳棚阻隔水分大量蒸发,将菇棚温度控制在16~18℃,微弱光管理,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15%~25%,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春季地温逐渐回升至6~10℃,将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60%~70%,土壤含水量20%~30%。翌年气温升高至6~10℃时,撒营养袋,在畦面喷重水,用水量5kg/m2,土壤湿度80%~85%,空间湿度85%~95%,促进原基形成。在安全度过12月到次年2月,2~3月可出菇。

1.3 营养袋管理

营养袋是决定羊肚菌产量的重要因素。使用劣质营养袋、营养袋基质配方不恰当、灭菌不彻底等都会导致种植失败的风险。鱼菌轮作栽培模式选用配方科学的营养袋,500g小麦装入聚乙烯或聚丙烯食用菌菌袋,封口机封口或用橡皮筋、细绳扎紧袋口,高温蒸煮8~10h灭菌,冷却后待用,营养袋在摆放前1~2d制备,以防感染杂菌。在羊肚菌播种后第20~25d,在地面摆放灭菌营养袋。摆放前用刀具在接触地面的一侧,划开2~3条缝隙,将营养袋有缝隙的一侧平放在地面,稍压实,营养袋用量为1200袋/667m2。营养袋摆放时,留出中间操作过道。

1.4 病虫害防治

大田栽培羊肚菌常见的昆虫有跳虫、蛞蝓、菌 蝇、菌蚊、马陆、线虫等[3],主要靠在空中悬挂黄板、安装诱虫灯、土壤中预先接种生物杀虫剂来防治病虫害[4],羊肚菌大田栽培模式容易受到土传病害的影响,造成减产、品质下降等严重问题,选用水旱轮作模式可减少病菌与害虫基数[1]。大田栽培羊肚菌在整地翻耕前后往往会使用除草剂及农药杀菌,羊肚菌往往因为药物残留而销售受阻,还要增施有机肥等保证土壤肥力。鱼菌轮作栽培模式中羊肚菌生长环境相对独立,选用的未施用农药、肥料的鱼塘底泥作为栽培基质,是一种特殊的水旱轮作模式,相较水稻田的淹水时间更长,有效减少了底泥中病菌和害虫的基数,避免了大田栽培中普遍存在的土传病虫害发生。通过3年(2020~2022年)的观察表明,鱼菌轮作栽培羊肚菌的虫害可通过悬挂黄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基本无病害发生,病虫害未对羊肚菌产量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2 特点与优势

2.1 种植规模和经济风险更可控

羊肚菌种植栽培环节较多,在地块整理、播种和采收期需要大量人工,部分农户只看到羊肚菌收益高,不顾自身技术水平、经济投入能力和劳动力状况,怀着贪大求多的心态就盲目大规模种植,结果因为遭遇极端恶劣天气,栽培技术不过关,经营管理失误,往往出现“种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惨痛局面[2]。调查表明,单户的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趋势是栽培面积越大,亏损和绝收的风险就越大,单户投入200万以上,栽培规模在13hm2以上能够赚钱的案例很少[3]。因此,羊肚菌种植风险高,种植面积越大,亏损和绝收的风险就越大,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在本模式中,由于单户养殖鱼塘的规模普遍不大,客观上限制了羊肚菌的种植面积和投资规模,规避了大面积种植羊肚菌时减产、绝收造成的重大经济亏损风险,避免发生群体性纠纷事件,有利于社会稳定。

2.2 应对极端天气能力更强

羊肚菌属低温型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后期、原基形成时及幼菇生长期抗逆性差,对低温、高温及温度变化极为敏感[4]。南方冬季遇上连续低温时菌床表层土壤结冰,菌丝体、原基或小菇死亡,将会导致歉收和绝收[5]。大田栽培中,羊肚菌在原基分化和幼菇生长发育期间遭受到外界气温突然升高或者陡降,以及遭受狂风暴雨等极端恶劣气候袭击,会因激烈高温或低温出现原基消失、幼菇死亡问题,导致减产甚至绝收[2]。本模式中,鱼塘深度一般为2~3m,相比大田栽培,鱼塘底部搭建的栽培大棚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气候。从温度来看,棚内温度相比大田遮阳棚平均高2℃,有利于减少极端低温伤害。从地势分析,栽培大棚设置于2~3m深的鱼塘底部,防风能力更强,能避免突发大风吹开甚至吹翻栽培大棚进而导致羊肚菌生长温度急剧变化造成的减产或绝收。从控温手段看,在遭遇极端高温或低温时,还可以采用把鱼塘整体覆膜来达到降温或保温的效果,避免极端气候造成的减产、绝收风险。

2.3 对鱼塘资源利用更绿色高效

鱼菌轮作模式中选用的底泥基质中含有大量鱼类的排泄物,其中所含有的丰富有机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从而促进养分循环和土壤原有养分的活化。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表明(表1),鱼塘底泥肥力较高,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普通大田、果园等土壤类型,且肥力等级均为I级。相比传统大田栽培,实际生产中不必另外增施有机肥或者化肥,减少了肥料的使用。同时,羊肚菌可以分解利用鱼塘底泥中丰富的营养元素,解决底泥富营养化的问题,有助于改善来年鱼塘的水质条件,减少鱼类患病概率。在大田栽培中,羊肚菌的前茬作物为了保证品质和产量,往往会大量施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可能会被羊肚菌吸收,对其生长及品质造成不利影响,而鱼菌轮作模式则可以避免。综合来看,鱼菌轮作栽培羊肚菌既不施用肥料,也避免了前茬作物的农残污染,是一种更为绿色高效的栽培模式。

表1 土壤肥力

2.4 有效克服连作障碍

研究表明,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羊肚菌,一般连续2年以上种植就会观察到羊肚菌产量明显下降和病虫发生率上升,连作障碍明显。但是,同一地块利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能连续7年实现羊肚菌稳产和丰产[1]。鱼菌轮作模式相比于传统水稻——旱地轮作方式,淹水时间更长(7个月),能更有效减少底泥中病菌和害虫的基数,避免大田栽培中普遍存在的土传病虫害发生。在同一鱼塘连续3年种植羊肚菌的结果,未发现羊肚菌产量明显下降和病虫害发生率上升的问题,无连作障碍,说明鱼菌轮作栽培羊肚菌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栽培地块选择和田间水分调控对羊肚菌生产尤为重要。如果采用地势低洼、排灌水困难的地块栽培羊肚菌,会因菌床积水、覆土层透气性差,出现羊肚菌菌丝缺氧而生长瘦弱甚至死亡、出菇少甚至不出菇等问题[2]。本模式中,鱼塘本身地势低洼,土壤容易积水,种植羊肚菌过程中如果排水不良,容易出现菌床积水,影响羊肚菌正常生长发育,这是生产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温度是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关键因素,原基形成期和幼菇生长阶段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鱼塘底部相比大田气温略高,高温天气时升温会更快,当大棚内温度超过20℃时,羊肚菌的原基和幼菇就会大量死亡,造成减产或绝收,因此,本模式需要特别注意高温天气时的降温措施。从羊肚菌产品质量来看,2022年2月抽检的产品检测结果表明:本模式产出的羊肚菌产品质量符合NY/T 749《绿色食品 食用菌》标准,但NY/T749标准的检测项目并未涉及鱼类养殖过程中的饲料、兽药等残留指标。因此,饲料、兽残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推广应用前景

新津基地鱼菌轮作栽培羊肚菌面积2.33hm2,2020~2022年产鲜羊肚菌250kg/667m2,按照价格100元/kg计算,产值约为2.5万元/667m2,扣除种植成本0.8万元,预计收益1.7万元/667m2。据新津区水产行业协会统计,新津区现有适宜羊肚菌种植的池塘面积约400hm2,如果50%的鱼塘采取该模式种植羊肚菌,可增加羊肚菌种植面积200hm2,总产量约750t,按收益1.7万元/667m2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约为5100万元。另外,根据成都统计年鉴(2021)数据,成都市现有养殖池塘面积8004hm2,利用养殖鱼塘休渔期种植羊肚菌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综上,这种利用鱼塘冬季休渔期种植羊肚菌的鱼菌轮作模式,以种养循环的方式实现鱼塘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同时规避了羊肚菌种植盲目扩大规模的风险,应对极端恶劣气候能力也更强,经济收益可观,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猜你喜欢

羊肚底泥鱼塘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鱼塘的面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补肾壮阳
巧建鱼塘
幂律流底泥的质量输移和流场
植树
德兴铜矿HDS底泥回用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