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在快速反应小组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12兰桂香罗秋兰付鸿雁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功率物品药品

兰桂香 罗秋兰 付鸿雁

1.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急诊科,江西赣州 341000;2.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 341000

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RRT)是对病情恶化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干预的一种急救小组,可在患者病情恶化前及时发现并给予对应处理,从而降低转移重症监护病房率、心脏骤停率及病死率[1-2]。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各种人为及自然因素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持续增高,RRT在此类患者救治及护理干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5]。此外,急救箱为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工作的必备物品,急救箱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急救用物,但急救箱的容量有限,以致相关物品叠放在急救箱中,造成抢救时寻找急救药品或物品费时费力等[6-7]。基于此,本研究对急救箱进行改良设计,研制出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探讨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在RRT 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6月至11月赣州市立医院收治的21 例危重症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21 例危重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2 例,女9 例;年龄36~79 岁,平均(57.39±13.37)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病症2 例,水电解质紊乱2 例,代谢障碍3 例,循环系统衰竭6 例,心脏病症6 例,呼吸系统病症2 例;改良早期预警(improv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8]4~10 分,平均(6.04±2.88)分。研究组中,男14 例,女7 例;年龄33~79 岁,平均(56.82±15.11)岁;疾病类型:神经系统病症1 例,水电解质紊乱4 例,代谢障碍2 例,循环系统衰竭5 例,心脏病症3 例,呼吸系统病症6 例;MEWS 评分4~10 分,平均(5.99±3.01)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RRT 成员12 名,其中男5 例,女7 例;年龄24~49 岁,平均(31.49±11.62)岁;受教育程度:大专4 名,本科5 名,硕士及以上3 名;工作年限3~19年,平均(11.04±6.22)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80 岁;②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5 次/min 或<8 次/min、血氧饱和度<90%;④患者心率>120 次/min 或<40 次/min、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4 h 尿量<50 ml。排除标准:①合并良恶性肿瘤者;②意识突然改变、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者;③研究期间病死或自愿退出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RRT 干预,对照组出诊采用常规方法,研究组出诊使用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RRT 成员构成:组长由医疗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由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科室主任担任,并包括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生6 名、护理人员6 名。对照组接到求救电话后常规准备气管插管箱、简易呼吸器、普通出诊箱;研究组采取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参与急救干预,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采取铝合金材料制作为立方体箱子,由外室及内室组成,其中外室配备附件:正上方为硬质塑料所制作的正中手柄、正前方为两个锁扣、正面及后面可贴含急救转运箱物品的清单;内室包括上、中、下三层,内室参照急救流程次序进行功能化分层,层和层间采取“Z”字形可活动支架进行支撑,拉开后能向前后打开为平面,便于取物;底层放置听诊器、呼吸面罩、吸痰管与呼吸囊,中层与上层依据物品体积和形状制作为个性化小格子;内室三层结合危重症患者抢救需求进行对应设计,避免空间浪费,根据疾病相关抢救流程设计,便于物品取用;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制作完成后向RRT成员展示、讲解,并制定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急救用物准备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用物使用满意度及抢救物品药品缺陷率。①抢救用物使用满意度采用自拟抢救用物使用满意度评估量表(经预试验,本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为0.88,效度系数为0.78),由RRT 成员对抢救用物使用便捷情况进行主观评估,共100 分,90~100 分为非常满意,70~<90 分为满意,<7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②抢救物品药品缺陷率主要为准备不充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 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近似服从正态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例数<40 或理论频数T≤1 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例数≥40 且理论频数T>5 或1<T<5 时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救用物准备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研究组的急救用物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急救用物准备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2.2 两组抢救用物使用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的抢救用物使用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抢救用物使用满意度的比较[n(%)]

2.3 两组抢救物品药品缺陷率的比较

研究组未发生抢救物品药品缺陷,对照组发生抢救物品缺陷3 例,抢救药品缺陷1 例,研究组的抢救物品药品缺陷率低于对照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P=0.035)。

3 讨论

医院常规急救流程通常为公共急救模式,难以有效将突发公共事件中不可预见性因素和实际状况相结合,以致出现异常时医护人员应急反应不足,难以实施有效处理,而RRT 可使护理人员在危重症抢救中做到准确预判、及时干预、避免恶化,最大程度降低疾病病死风险[9-10]。

常规急救中应用的急救箱需用较长时间准备相关用物及药品,易延误患者干预时机,严重者可增加病死风险[11-12]。准备抢救物品与药品时间越短,则抢救成功率越高[13-14],为缩短准备抢救物品时间,本研究在传统急救箱上进行改良,研制出一种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为铝合金材料制作的立方体箱子,根据抢救需求进行空间结构的设计,如抢救患者时首先要进行气管插管,因此第一层为气管插管所需用物,二层为输液用具及抢救药品,底层为简单呼吸气囊,每一层的格子依据相关用物的体积进行个性化设计,能节省空间,且相关用物准备用时短、取用方便,可有效缩短抢救用时。同时,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制作简单、携带方便、 便于临床实用,危重症患者因病情异常需启动RRT 时,相关成员仅需携带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即可,极大程度缩短了抢救相关用物准备时间,可提升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保证疾病良好转归[1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急救用物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物品药品缺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在RRT 小组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安全性。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有效整合抢救用物,取用方便,便于取药、展收,可降低抢救工作的难度,且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根据功能及抢救情况进行结构划分,分类清楚、分层明确,便于相关用物的取用,可缩短抢救用时、提升抢救效率。

综上所述,一体化多功能急救箱在RRT 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缩短急救用物准备时间,减少抢救物品药品缺陷,利于提升抢救成功率。

猜你喜欢

成功率物品药品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称物品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药品保存细解读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水果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