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学会从自然段中提取主要信息

2022-02-11谢肖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赵州桥语句段落

谢肖香

在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的阅读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单元编排了《花钟》《蜜蜂》两篇精读课文和《小虾》这篇略读课文以及“交流平台”等栏目,集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锻炼学生读懂自然段、学会从自然段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一、什么是“关键语句”

关键句一般是指能够提示文章的主旨,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或是能够集中体现段落意思的句子。 从内容来看,中心句、主旨句是关键句。

统编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中的关键语句,应该界定在“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上面。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安排了这样的内容:“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的不同位置,如《花种》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二句话,《小虾》中的第3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是第一句话”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主要是指“段落中的关键语句”。

从结构上看,总起句、总结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从出现的频率上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

二、借助关键语句直接概括自然段的大意

(一)在文章的开头,总起句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首次接触总起句。学习第五自然段时,可先让学生结合文中出现的泡泡中的提示“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请学生抓住关键词“围绕”、“一句话”带着问题读第五自然段。接着让学生标出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思考每句话分别写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画出这段话到底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大部分学生能找到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时,教师再进行引导:这句话是整段的总起句,也是关键句,总写了鸟的数量多。下面所讲的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总起句来说的。

学生初步掌握了总起句就是关键语句后,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段落之后的“读懂句意”。如教学《海滨小城》时可以这样引导:

1.海滨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各自又有什么特点?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请把概括它们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画出来的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4.小结:像这样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能够概括这一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它。它对我们快速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直接用关键语句概括这一段话的大意。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勾画出每一自然段概括小城景物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每段的“关键句”展开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这些句子能让他们很快知道一段话的意思。

在三年上学期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基础上,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阅读要素 “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如《赵州桥》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一幅名揚中外的画》第三自然段。这些自然段都是先写一个中心句,后面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由于在《美丽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赵州桥》《小虾》……这些课文中有不少段落是总起句是关键句,导致不少三年级的学生,出现了一种误区——段首句就是关键句。因此在教学中常常有学生不认真读短文,让他画段落关键句时,不动脑筋,动笔就去画段落第一句。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具体的指导让学生通过例子深刻认识到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二)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花钟》第一自然段为例,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点拨:

1.请大家读读《花钟》里这段话找找关键句吧。

2.有的同学找到的是第一句话。有的同学找的是第二句话。到底哪一句是关键句呢?我们一起读读后面的内容就能判断出来

3.读完文字,我们知道,这段话写了牵牛花、蔷薇花等9种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4.不同的时间开不同的花。

5.显而易见,第二句才是关键句。看来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的不同位置。

6.只有读懂整段话的意思,才能找准关键词。我们可以用关键语句直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值得注意的是,用关键语句直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不是教会学生完全照搬句子概括段落大意,需要指导学生对关键句进行修改,使语言更加简洁,在这里,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掉第二句话前面的内容,将段落大意改为:“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三)在文章结尾起总结的作用

例1: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绿色的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粉红的桃花纷纷绽开笑脸。春天真美啊!

可见“春天真美啊!”是这自然段的总结句。可以用关键语句直接概括这一段话的大意:春天真美。

找关键语句直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种方法相对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想想每句话都写了什么,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关键句写的。学生就能比较容易找出段落中的关键句。

三、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整合、修改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改造、转化关键语句概括,这是单元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以《赵州桥》第3自然段为例。 这段话主要是围绕着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意思来写的。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得根据段落内容,看主要讲的是哪一个特点。读了后文,我们发现这一段话主要是写赵州桥的美观。“坚固”是承接上文,“美观”是引出下文。因此,在概括这一段话的大意时,不能直接用上这个关键句。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转化为:赵州桥十分美观。

学习概括一段话大意,较多学生还会出现另一个误区——关键句就是中心句。要给学生纠正过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中心句是关键句,而关键句不一定是中心句。再以《花钟》第二段为例,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点拨:

1.默读《花钟》第二自然段,请你找找它的关键句,说说这段话的大意。

2.很多同学很快就找到这段话的第一句是关键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可是它是一个问句,不能直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不过它很重要,对概括这段的大意有着提示的作用。

3.有问就有答  你能根据下面的内容回答这个问句吗?

4.读了下文我们知道: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和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這两句话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把这两类原因加一加,就能完整地概括这段话的大意了。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5.小结:看来,关键句有时候不能直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我们可以根据关键句的提示进行整合、修改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四、掌握概括一段话大意的原则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概括一段话大意的学习经验,要在练习中及时修正学生的思考方向,总结有效的概括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概括一段话大意的原则: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学生段落大意时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这考察的是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完整”是指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概括的要点不能有遗漏。

“简要”是指概括段落大意的语句要简洁,要做到言简意明,不要啰啰嗦嗦。

“通顺”是指能通顺地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语意不颠倒、逻辑不混乱。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需要学生在学习阅读中不断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在读懂每句话意思的基础上作准确判断,防止学生盲目猜测关键句,防止学生简单地用摘录关键句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在每次的训练中都要提醒学生不是所有的关键句都能直接概括段落大意,有时要对关键语句作必要的修改。

学生掌握了转化、改造关键语句来概括段意的方法后,教师要重视知识点的重现,通过反复的操练和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方法,从而使这一要素自然落地。

(责任编辑:周炎平)

猜你喜欢

赵州桥语句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雄伟、坚固的赵州桥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赵州桥
基本算法语句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
历史悠久的赵州桥